“李息,那刺客現在被關押在中尉大牢,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證他不能死。”
“若是沒有朕的命令,此人出了什麼意外,朕拿你是問!”
李息聞言也是後知後覺,猜到了高陽背後可能有朝中大臣指使,一時間緊張起來。
他這個中尉雖說是北軍統帥,也是兩千石的高官,但還算不上九卿。
此時忽然接到這麼棘手的任務,做好了是他的分內之事還會得罪高陽背後的人,要是搞砸了那更慘!
但這可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李息只能是應下,拍著胸脯保證高陽在中尉大牢絕不會出現意外。
“此事爾等不可對外聲張,好了,都散了吧。”
末了,劉徹又補充了一句接著就揮手屏退眾人。
當群臣退出大殿後,衛青從屏風後緩緩走出。
劉徹望著殿外,想到高陽所說的有關大漢的種種未來可能,有些心神不寧。
為什麼要打匈奴,這事兒他自然是無比清楚的,因為這本就是他一手推行的。
但高陽講述漢匈戰爭引發的一系列後續,譬如缺錢而賣官鬻爵和讓百姓之間互相告發,這兩件事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卻是劉徹所未能察覺的。
或者說,他本不認為後果會有這麼嚴重!
本來自認完美無缺的計劃,現在被高陽這麼一攪,讓劉徹猶豫不定起來。
甚至是恐懼!
沒錯,就是恐懼!
“大漢,不能在朕的手中衰落!”
“朕也不想看到幾十年後大漢步大秦的前塵!”
衛青聽到劉徹這般自言自語,十分驚訝。
因為在他的印象裡,劉徹一直都是無比自信的,即便是元光二年調集三十萬漢軍伏擊匈奴主力無功而返,也沒讓陛下這樣失神!
“陛下,或許那高陽只是在危言悚人?”
劉徹頭也沒回的說道:“你真這麼認為?”
“就算他是在危言悚人,朕也要為大漢負責,為天下負責!”
“何況,此人談吐不凡,知識淵博,十幾歲的年紀就有這般能力,朕豈可輕視?”
說完劉徹嘆了口氣,道。
“召張騫來罷,算了,將鄭當時也一併召來。”
“朕有話要問他們。”
衛青領命後出了殿尋得黃門侍郎,很快鄭當時就折返了回來,見到劉徹只讓他一人留下來,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作為大漢有名的賢人,鄭當時歷來以廉潔奉公,知人善用聞名。
雖然此前也有過支持主和,反對與匈奴開戰的經歷。
但是竇嬰田蚡之爭畏懼中因權貴不想得罪人被漢武帝貶斥後,就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了,而是常常附和皇帝之意。
所以,一被召來鄭當時就做好了劉徹說什麼,他都“啊對對對”的準備。
然而劉徹的話卻讓鄭當時愣住了。
“國庫的錢糧還有多少?”
“這,陛下,國庫錢糧與先帝時所比自然是少的,不過…”
鄭當時沒想到皇帝竟然會過問國庫的事情,要知道在此之前除了大軍出動之外,皇帝一向是不問國庫存餘的。
“朕當然知道不能與先帝時候比!”
“假如,朕是說假如朕要擴大對匈奴用兵,國庫可能支撐?”
劉徹有些急躁的打斷了鄭當時的話,然後問道,犀利眸子中閃過一抹精光。
假如?
“陛下,恕臣直言,眼下國庫就已經捉襟見肘了,若是再擴大用兵,決計無法支撐!”
作為大漢財政長官,管理國家倉稟以及勸課農桑的九卿之一大農令,鄭當時不得不明確告知劉徹國庫的現狀。
特別是在聽到劉徹說的藥擴大對匈奴用兵時,鄭當時心想,自己的猜想果然應驗了!
陛下竟然這麼急,今年春天才一場大勝,竟然這就想要再擴軍了?
劉徹嘴角抽搐了兩下想發火,但鄭當時說的都是事實,這讓他更煩躁了。
“朕身為大漢天子,對諸公以禮待之,為何諸公不能解朕之憂?”
發了個牢騷,劉徹轉頭冷冷問道。
“若朕拾文帝‘令民得賣爵’之舉,可否籌得足數錢糧?”
不等鄭當時思考回答,劉徹就接著說道。
“倘若不夠,‘令民得賣吏、官’呢?”
這話一齣,鄭當時一下瞪大了雙眼,怔怔地看向劉徹。
那眼神彷彿是在說,陛下,您瘋了嗎?
現在鄭當時才明白過來,為什麼陛下要屏退一眾公卿之後,單獨叫自己過來。
這話若是傳出去,朝堂還不得炸鍋了?!
瞥見鄭當時臉上的表情,劉徹心中思量起來。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
“若只是令民得賣爵也就算了,當不得什麼大礙,但這令民得賣吏甚至是官,可是自掘根基之舉!”饒是已經因為常常迎合上意而遭到部分朝臣不齒的鄭當時,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力諫。
別的事你迎合皇帝也就算了,頂多被同僚們譏諷幾句。
但這事兒絕不能讓步!
畢竟這可是關乎無數人的仕途!
誰敢在此事上站在皇帝那邊,就是與天下人為敵。
恐怕也只有一些出身底層,沒有其他途徑升遷的孤臣、酷吏,才會這麼做。
“是不是還會因為令民得賣官吏,導致各個郡國吏治不清,百姓受迫,大漢風氣自此不正?”
“是不是朕如果還缺錢糧,加一稅下去,就會變成五稅,十稅,徒增百姓負擔,動搖國本?”
“是不是朕…”
隨著劉徹的聲音在殿內迴盪,鄭當時的表情逐漸從狐疑變為詫異,最後一臉驚懼的問道。
“陛下,恕臣斗膽。”
“敢問這諸般,呃,推斷,出自何人之口?”
劉徹俯視著鄭當時,想到了鄭當時善於舉薦賢才,登時笑了起來。
“這人可不簡單,而今尚未加冠,朕初見都不敢相信。”
還,還未加冠?!
鄭當時頓感無比震驚!
這是什麼概念?男子二十而冠,也就是說這些推斷都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所提出的!
兩相比較之下,鄭當時感覺自己這些年舉薦給朝廷的那些所謂賢才,都不值一提了!
這才是大才啊!
瞧見鄭當時那副見了鬼一樣的表情,劉徹靠在龍椅上悠悠說道。
“今日當街行刺朕的,就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