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笙咬牙,“這不是做哪個生意的問題,這是有人搶生意搶到頭上來了,我問你二哥,假如有人搶了你給悠然居供菜的生意怎麼辦?”
剛才還勸人的鄭如謙蹦了起來,“幹他,錘死他個鱉孫。”
這就是拳頭沒打自己身上不知道疼。
驢車上的方恆扶住額頭,出聲建議,“那要不換一家店吧,縣裡至少三四家成衣店呢。”
總不能所有的灰棉衣都被買走了,一般有這麼多本錢的人,也不屑於做這種生意。
鄭如謙恢復冷靜,小雞啄米,“對對對,小妹你別生氣了,我們換一家店。”
姜笙沒說話。
她原本第一反應也是,換家店買棉衣就是了。
可冷靜下來想想,別人已經在叫賣灰色棉衣了,她就算能重新買到,想要賣出去也難。
除非能夠降價,降到不要利潤。
可她賣棉衣就是為了賺錢,不賺錢幹嘛還做這個生意。
姜笙覺得自己應該想辦法打破這種僵局,但她的人生經歷太短,年紀太小,縱使摸爬滾打,也只有七歲而已。
姜笙沒有辦法,只能坐在驢車上發呆。
路過悠然居的時候,她突然叫停。
“哥哥們在這裡等我。”姜笙丟下一句話,衝進悠然居。
她想起來剛才二哥談判生意,白掌櫃明明猶豫著要不要拒絕,最後還是心軟答應了合作。
此舉是在幫他們,姜笙明白,所以她想看看,白掌櫃還能不能再幫她一次。
這是姜笙第一次自我領悟人世間的道理——你幫助過的人,不一定能夠幫你,但幫助過你一次的人,大部分都願意幫你第二次。
所以姜笙踮著腳尖趴在櫃檯上,乖巧地叫白伯伯,並把問題誠懇問出的時候,白掌櫃捋了捋鬍鬚,心底格外受用。
他沒有吝嗇這點教學,“這人搶了你的生意,你應該想想,怎麼做能把這個生意搶回來,最好讓他一件都賣不出去,那麼即使付出一些代價也值得。”
姜笙怔怔思考許久,才回過神來。
她甜笑著跟白掌櫃告別,“謝謝白伯伯”,又一蹦三跳地回到馬車上。
白掌櫃笑眯眯地望著她,心底感慨萬千。
負責稱重的小二哥不解,“掌櫃的,為什麼要一次兩次的幫他們?”
“小小年紀,就知道做生意賺錢,這本就是普通孩子不具備的能力與天賦。”白掌櫃悠悠道,“我既遇見,便順手幫扶一把,結個善緣而已。”
至於將來成就如何,全靠他們自己。
小二哥不再多言,低頭忙碌。
與此同時。
馬車上的姜笙已經做好決定,破釜沉舟,“三哥,去成衣店。”
方恆還以為她想好要進灰色棉衣了,連忙停在一家新的成衣店門口。
可沒想到姜笙進去大半天,竟然買了一堆花花綠綠的,好看的彩色棉衣。
“彩色棉衣跟灰色棉衣是一個價格?”鄭如謙忍不住問。
姜笙搖頭,“灰色棉衣十二文一件,彩色棉衣十四文一件。”
還是她跟老闆娘磨了許久才拿下的價格。
“這彩色棉衣進價都十四文了,賣不得十八文。”鄭如謙幫忙把棉衣挪到驢車上。
姜笙沒說話。
等驢車往回走了,她才輕輕張口,“不賣十八文,就賣十四文。”
鄭如謙大吃一驚,原價買原價買,豈不是白倒騰。
不對,算虧錢,因為驢車一次帶四個人回去,還能賺八文呢。
素來聰明的小妹為什麼會做這種虧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