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禍躲不過(3)
“能有什麼問題?”顧明遠眼前又閃現出那似隨時都包著一汪水的大眼睛,聲音有些乾巴巴的,“人大哥你也不是沒聽見,一個十四五歲的鄉下愣頭青,一個看著還沒過十的黃毛丫頭,能有什麼問題?”
顧明德有些奇怪地回頭看他,末了搖頭笑道:“他們有什麼問題我是不知道,但是明遠你今天倒是有些奇怪,忽然對大哥的生意這麼熱心,怎麼著,你是覺著飯莊的生意做著沒意思,要來給我幫手?”
顧明遠臉色微熱,總有種被人瞧破了心思的窘迫感。
“大哥你哪裡還需要我幫手,我過來不給你添亂就不錯了。”
這話卻是過謙了,顧家上下,從沒有誰能像顧明遠一樣,僅在十五歲“稚齡”,就將起手的生意做到這樣的地步。飯莊生意看著小,可進項卻驚人,光顧明遠現在手頭上的鋪子,一季收入就頂的上二弟顧明善手下鋪子一年的收入。全年總收和淫浸商道近十載的顧明德手下產業總收相比,也不遑多讓,以三分之二的追勢年年緊逼,持平之日近在眉睫。
“行了,咱們兩兄弟之間就別說這些客套話了。那兄妹有什麼問題我也懶得計較,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找著人,看看他們最多能供給多少的數量,能合上我那邊的要求便最好,合不上就另說了。”
顧明德眼下最著急的事情,就是和徽商談好了合作印冊子,四萬冊的官冊《十三經》,要不是單子太大徽商那邊吃不下獨食,這樣的好買賣也不會落到他的頭上。刻板師傅和油墨這些由徽商提供,而顧明德負責的就是七萬冊印冊要用刀的紙張。一冊《十三經》連前後封皮在內總共286頁,四萬冊印冊不計損耗就已經高達11萬頁之巨,可見所需紙張之費。
而且是官冊用紙,對紙張要求更高。顧明德這兩個月都在忙著找造紙作坊打聽貨源,但大多作坊出貨量有限,各家出品的質量也參差不齊。顧明德為了拿下這個大單,在內造黃公公面上留個好印象,回鄉的這個年都沒好好過。
中間他倒也不是沒起過向父親顧成業求助的心思,但一來他到底是做大哥的,底下還有兩個弟弟抬頭看著自己,便是再著急上火,面上也得做出風輕雲淡的樣子來。二來,顧家沒有這樣的先例,讓大家長出手替自己收拾爛攤子的。畢竟按照顧家家規,未來的家主可不是看年齡長幼來挑選的,而是憑兒孫們的本事,賺下最大產業的,才能繼任成為顧家家主。
而向大家長求助,那就等於是公然作弊,提早退出了對家主的競爭。
顧明德對這個位置其實沒那麼看重,畢竟顧家子弟從小在這種大環境中耳濡目染,就算到最後沒有那點祖產,他們靠自身努力和家族人脈所攢下的錢財,就夠世人仰望一輩子的了。但一件事情尚未做,便提前認了輸下了戰場,終歸覺著十分丟人。
是故他格外看中黑豆和李妍年的出現。商人的直覺告訴他,這古怪的兩兄妹背後,一定有他想要的東西。
須臾間,顧明德已經想了不下五種尋人的對策。一旁的顧明遠見他鐵了心要找人,心思一動。
“大哥,我看你要找這兩兄妹說難也不難。”
顧明德瞬間被勾住心神,連聲發問:“哦,你知道他們的落腳處?有什麼法子,快說來聽聽。”
“做哥哥的前幾天在路上被二哥馬車撞到過,大冷天就穿著一件單衣,家中必定苦寒。前一次走路,下午才到書肆,這一次趕車,中午便到了。鄉下人趕路講究趕早,他借了別人的牛車也要早還,這麼一推測,兩兄妹必定不是附近鎮上的人,應該是李家莊附近村子裡的。大哥何不派人打聽打聽,村子裡有誰家長輩過逝或者重病,留下相近歲數的孩子。”
“這樣情形的人家恐怕還有許多,罷了,就聽你的,我明天就派人去附近村子裡打聽打聽。”
顧明遠笑著點頭:“大哥手下的人沒見過那兩兄妹,我最近倒無事,在家也是閒著,便替大哥走一遭。對了,大哥,還有欠人家的六十兩銀子。”
顧明遠攤手笑得十分坦然,顧明德摸摸腰間荷包,碎銀都被小子們給賣好要走了,身上只剩了兩錠金子,又氣又好笑地扔出一錠來:“便是替大哥先還了又如何,你這個小飯莊老闆,身上還欠這六十兩銀子使?給你罷,近來倒小氣計較得很,五兩整的,他們也該知足,已經比姓刑的給價高出不少了。”
顧明遠抖手掂了掂金子的重量,確認是五兩重無虞,才笑嘻嘻地塞進自己腰包裡:“親兄弟明算賬,爹就是借咱們二兩銀子不是還要算六文錢的利錢嘛,我這是跟爹看齊。”
顧明德被幼弟逗得發笑,提起自家老爹,他倒是想起一樁事情來。
“娘和你說了沒有,年後就要替你張羅婚事的事情?”
顧明遠顯然沒聽長輩提起過,十分吃驚:“什麼時候說的事?我都才十五,都還沒立業,成什麼家!”
顧明德聽他這話音不對,嬉笑道:“難不成你是早有看好的人家了,怕娘錯點鴛鴦譜?”
顧明遠面上又是一紅,他倒不是那般禽獸,見過李妍年一眼便對個小丫頭起了婚嫁之心。應該說他的心思從來都是用在做生意賺錢上,極少有關注過年齡相近的異性,也從來沒往那方面想過。只是覺著中午見著個很特別的小姑娘,對她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親近感罷了。
但男女之間,誰不是從當初那一點點莫名其妙的吸引開始的呢?
顧明德是過來人,看出他神色有異,忽地十分慶幸自己順口提了這一茬。從他聽來的隻言片語來看,也足夠推斷出家中有意拿他兩個弟弟的婚事大做文章,爭取能和皇室宗親結親家。
要在以往,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商人屬賤籍,子孫都不得參加科舉。但新皇登基之後,一改前朝積弊,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不說,還允許商人捐出身,付出一定數量的銀兩,就能讓子孫脫籍,以平民的身份參加科舉。
這一條對顧家顧明德這一輩來說是已經來不及了,顧家三個嫡子都已經過了讀書的年紀,上從顧明德自己,下至顧明遠,從小跟夫子讀的書頁都是為著識字明理,明聰耳目,並未朝著科舉的學問去做。
但就像世人常說的,女子一生有兩次投胎選擇的機會,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嫁人。對於顧家來說,這道理也一樣行得通,全因半年前朝廷剛開始推行的“施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