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孤峰話音落下以後,整個皇極殿裡直接炸鍋了!
祭天!
這兩個字,頓時讓這些文臣們慌了。
在大景,向來祭天,無一不是大事。
祈福,特赦,辭歲,等等這些特殊的時日,便會用上祭天。
但是,如果葉孤峰要殺了他們祭天,也就是說,他們將揹負上不忠之臣的名聲,被新皇殺了祭天!
這些人當中倒是有些不怕死的,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名聲!
葉孤峰若當真如此,那他們絕對落一個‘遺臭萬年’的名聲!
也就是說新皇這是打算徹底把他們定個謀逆的罪名,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啊!
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這手段,就連聽到命令的仇文峰都有些不寒而慄!
但是聽到葉孤峰的話之後,得到命令的仇文峰此刻沒有一絲的猶豫,立馬領命道:“臣這就將他們拿下。”
其實,如果周大同沒有被殺,又或者葉孤峰沒有這麼強勢的話。
仇文峰恐怕也會勸阻或者猶豫一番,畢竟一次性拿下這麼多大臣,他自然也怕被報復。
只是自從周大同被殺以後,仇文峰就很清楚一件事,新皇,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荒唐的皇子了!
他,是真正的君臨天下!
聽葉孤峰的話,生死五五開!
可一旦有所猶豫,他必定會步人後塵!
仇文峰帶著手下,沒有絲毫手軟,一個一個將這些眼高於頂的蠢臣拿下。
朝堂之中,頓時如同菜市場一般喧鬧無比。
蘇遷皺眉了起來,看了看王東陽,眼神之中頗有不屑。
他跟張建王東陽不一樣,這倆皆是心思深沉之輩,所以現在不是支持就是不表態。
可是蘇遷,就是一個直腸子,且極為頑固。
而且,一向自詡為清流,此刻他哪裡還坐得住,如何能眼睜睜看著葉孤峰行‘大逆不道’的事呢?
於是蘇遷站出來,慷慨激昂的為群臣辯解道:“不可啊陛下!萬萬不可啊!”
“如今您剛剛登臨大位,千萬不可大興刑法啊,前朝三世而亡的歷史就在眼前啊。”
蘇遷自認為自己也算是士紳代言人,雖然平時覺得這群言官有些聒噪,可他也明白,這個時候不能讓葉孤峰得逞,皇權,不能交出去!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如果沒有了這群人限制和爭奪皇權的手段,他這個內閣次輔還算個什麼玩意?
葉孤峰微笑著看著蘇遷,這個傢伙果然野心不小。
雖然這原主以前荒唐,但是對於便宜父親對朝中重要大臣的點評,原主的記憶之中還是有印象的。
這蘇遷,在景元大帝的點評下就是三個字‘野心家’!
只是可惜,這一次,蘇遷算盤可是要落空了!
仗著自己是內閣次輔,當真以為葉孤峰不敢連他一起祭天!?
等到蘇遷說完,葉孤峰冷笑的指著蘇遷等人說道:“這群人要毀我大景萬世根基,朕還殺不得了?這到底是朕的江山還是你們的江山!”
此番話,已然是誅心之言!
蘇遷畢竟身居高位這麼多年,自然不可能被一句話嚇到,他繼續說道:“陛下此言差矣,臣一心只在大景江山社稷,御史言官們雖然話語之中有些不妥之處,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他侃侃而談道:“我等通經義,寒窗苦讀十數載,才位列士大夫之位!自古真正賢明的帝王,都是善待士大夫的,一群賤民怎能與我等士大夫相比?”
聽到蘇遷這震耳欲聾的發聲,御史言官們,被感動的快要哭了!
看看,這才是文官三大佬該有的樣子啊,哪裡像王東陽那個老東西,提起褲子不認人。
彈劾政敵的時候用他們,現在立馬翻臉不認人了!
李成再次站出來馳援蘇遷:“陛下,蘇公說的有道理啊,自古賢明的帝王,無一例外全都善待士大夫,陛下現在的做法乃是暴君之行啊!”
文官們跟葉孤峰的爭吵已然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如此劇烈的爭吵,在前朝從未出現過。
以前,只要文官一反抗,皇帝就認慫!
這一次更是有蘇遷這個內閣次輔帶頭,這一下子這群人文臣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抨擊葉孤峰。
如此熱鬧的場景,這是大景三十多年來的第一次。
相比文官文的激動,武將們則淡定很多了。
不過眾多武將選擇視而不見,沒有爵位的武將,這群文官向來是看不起他們的。
現在大景因為這群文官把持朝堂,導致武將的低位是在是堪憂。
甚至出現過,一個三品的文官,敢斬一品的武將。
這些武將除非是有爵位的勳貴,不然武將地位極其低微。
如今看一群文官倒黴,他們心裡面其實是很樂呵的。
葉孤峰也沒想到,今天能吵成這個樣子。
蘇遷畢竟門生故吏眾多,身居高位多年,這阻力不可能沒有。
葉孤峰心中怒火已起,他決定真正動手了。
這群人,就是大景的蛀蟲!
“爾等說不善待士大夫的就不是明君,你們的意思也就是太祖高皇帝是個暴君嘍?”
高皇帝葉十六驅除外族,力挽狂瀾,雖然登基以後,殺得人頭滾滾,但誰敢說他是個暴君?
“這……”蘇遷一時語塞,這話他都不知道該怎麼接了。
大景能傳承至今,就是因為太祖德國之正,民心所向!
可是你要說太祖善待士大夫那就是扯淡。
太祖在位之時,文官前去上朝都要跟家人含淚告別,因為沒人能確定可以活著回去。
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了,誰能昧著良心說瞎話啊!
“呵。”
葉孤峰看蘇遷無言繼續道:“爾等誹謗太祖高皇帝是暴君,此乃不忠!爾等皆是朕的子民,不思報國,不救黎民,此為不孝!”
“一群不忠不孝的人,留著何用?”
“仇文峰,朕令你立刻將這些人拿入詔獄,包括內閣大學士蘇遷,明日朕就要殺他們祭天!”
“不得有誤!”
此話一齣,皇極殿內,無數人噤若寒蟬。
明明是三月豔陽天,卻彷彿身處寒冬臘月之中,冰冷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