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群臣,以祭蒼天。
古往今來從未出現過的事情,就這樣在大景帝國出現了。
如同一場荒誕的鬧劇,又對整個局勢形成了深遠影響。
葉孤峰此刻,成功的邁出了皇權集中,也就是古代歷史上說的中央集權的第一步!
整個大景,無人能擋!
任誰都清楚,現在跳出來跟葉孤峰抗衡那就完全是死路一條。
這麼多御史言官,還有一位內閣次輔的鮮血令所有心懷異心的人,都暫時將這份心思藏了起來,不敢表露。
繁華的北京城中,喧囂的鬧市在今日第一次變得蕭條。
街道上冷冷清清,幾乎沒有行人。
寥寥的幾個行人皆是神色匆匆,一副焦急的樣子。
平日喧鬧的飯店之中,所有人都在小聲的說著話。
“聽說了麼,內閣大學士蘇遷等人在皇極殿前,說士大夫與平民百姓乃天壤之別,建議皇上不要管邊疆百姓,任由烏爾韃劫掠。”
“什麼,內閣大學士蘇遷說的還是人話麼?”
大景統治天下靠的當然是士大夫,可天底下最多的人還是平民百姓。
如今,一群士大夫公然在朝堂之上說這群人是賤民,不配與士大夫相提並論,徹底引發了民憤。
那人繼續道:“正因為蘇遷等亂臣賊子說這樣的話,皇上一聲令下將他們全都拿到前朝弘治皇帝陵寢前宰了,以祭蒼天。”
“皇上還說,大景的萬世根基就是我等百姓,蘇遷等人不管百姓死活,就是毀我大景萬世根基。”
飯館內聽到這話的人,都神色詫異。
在封建社會,士大夫就是士大夫,百姓就是百姓。
雖然都是命,但是其實,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可,誰又想註定當一條賤民,註定被忽視呢!?
當然了,這些希望,平民百姓也只是偶爾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新皇葉孤峰心裡他們居然比士大夫還要重要。
每一個聽到這話的人,都忍不住的熱血沸騰,拍案叫好。
“殺得好啊,皇上殺得好啊,這群狗官被殺,吾皇真是英明啊!”
“皇上以誠待我等百姓,我等又豈是忘恩負義之人,現如今陛下要對烏爾韃用兵,我這就去參軍,為我大景萬世永昌盡一份綿薄之力!”
那挑起話頭的人說完以後,便走出了飯店。
飯店中的其他人,有樣學樣道:“剛才那位先生說的不錯,我也要去參軍,為陛下打退烏爾韃盡一份力!”
氣氛是會傳染的,如同瘟疫一樣蔓延。
到了最後,整個飯館的人,居然全都約好一起去參軍。
類似的對話,先是在京城之中上演,但是很快就慢慢的擴散了出去,在大景其他地方不斷上演著類似的橋段!
一時間,原本因為葉孤峰殺群臣以祭天導致的緊張氣氛消散全無。
民間對葉孤峰的讚歎之聲此起彼伏。
大景第一權臣,張建府邸之中。
“現在民間反應如何?”
張建一邊喝茶,一邊對身旁的下人問道。
在張建想來,葉孤峰才登基,又一下子殺了這麼多的文官,那在民間,肯定是沸沸揚揚的啊!
那麼多讀書人,那麼多士子,他們怎麼會不為所動呢!?
十年寒窗啊,如今說殺就殺,那能不能寒了心嗎!?
說不定還有人直接有人扯旗造反呢!
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葉孤峰就會知道這大景,沒了三大閣老和一眾士大夫,那他只能把事情做壞。
到時候他張建,就又能夠成為那個對整個天下生殺予奪的第一權臣。
下人撓了撓腦袋,自己老爺的心思他是知道的,正因為知道,他才不知如何開口。
張建見他不說話,微微皺眉,低喝道:“快說!”
同時,他的心裡也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似乎有些事情在經歷了漫長的發酵以後,早就變味了。
下人唯唯諾諾道:“他們,他們說,說皇上殺得好,這群狗官就該殺,而且還爭相組團參軍,說要為我大景萬世永昌盡一份綿薄之力。”
見到老爺沒發火,那下人也不知道怎麼,壯著膽子繼續說道:“老爺,我雖然大字不識一個,可我身為大景子民,也想從軍痛擊烏爾韃!”
張建瞪大了眼睛,這特麼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哪怕以他的涵養,現在也不得不說一句臥槽。
這麼多官吏被殺,居然一點動靜都沒引起?
連自己的家僕都想要去參軍。
現在民間對葉孤峰一片忠心,那他哪還能做大景第一權臣啊!
至此,張建兩眼一黑,直接暈了過去。
紫禁城,乾清宮中。
葉孤峰朝王東陽淡淡問道:“卿家,事情都做好沒有?”
王東陽恭敬道:“陛下,局勢已經穩定了,老臣讓人不斷散播消息民間現在對陛下只有一片讚譽之聲,只等陛下一聲令下,就可以出軍痛擊烏爾韃。”
葉孤峰露出一絲微笑,王東陽辦事果然靠譜。
賞賜了一點東西給王東陽以後,葉孤峰迴到了御座上。
而就在這個時候,系統冰冷的提示音又響了起來。
【檢測到宿主殺亂臣賊子安定局勢,對大景有利,隨機為宿主抽取能力。】
【為宿主抽取能力,天崩地裂,可引起九級地震,每次冷卻時間三個月。】
葉孤峰差點從御座上跳起來,這一次對烏爾韃用兵都不用出現什麼傷亡了。
葉孤峰心中難掩興奮,地震這麼強大的能力都給他了,還是指定地點。
也就是說,他想讓哪裡發地震,系統就能讓哪裡發地震!
現在有了這麼牛逼的技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能力,小小的韃靼不過是一群轉瞬間就灰飛煙滅的料嗎?
次日,皇極殿前。
葉孤峰眼眸冰冷的掃過文武百官,眼神之中透著興奮,用毋庸置疑的語氣自顧自的道:“開始準備吧,即日起,朕就要御駕親征。”
“一個小小的烏爾韃打了這麼多年,你們有些人心裡什麼心思,朕比誰都清楚。”
“一日不寧,三餉一日不絕,爾等潑天富貴就在眼前。”
“養寇自重的道理,朕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