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現如今北曜七州中,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州已經收復,剩玉衡、開陽、搖光三州仍被離狗霸佔!以微臣愚見……..”
他跪地,擲地有聲:
“以微臣愚見,當讓姜什長官復原職,出兵收復北曜剩下三州!”
忙,陳老將軍應和:“臣附議!”
緊接著朝中其他依舊迎合:“臣附議!”
一旁有不服姜錦夏之人,例如丞相,此刻想著挑些錯誤,見夏帝正在興頭,又不得不縮回去。
“官復原職”四字讓夏帝遲疑,手磕著龍案,頭扭向東面的蘇幕遮:“太子以為如何?”
自一年前沙海劫營之事,蘇幕遮安分守己,除卻東宮之中批閱奏章,查看各州府奏章,便是與太子妃情意綿綿。
有東宮宮人回稟,一年來他從未提起姜錦夏隻字片語,即便有人無意說到,他也是輕“呵”一聲,不做理會。
太子妃為世間少有的絕色,太子能花些心思在她身上,漸漸忘記姜錦夏,夏帝十分欣慰。
畢恭畢敬,蘇幕遮上前叩拜:
“稟父皇,沙海駐軍有此功績,乃是鎮北大將軍凌雲指揮得當,無姜錦夏,還有姜盛夏,姜秀夏……..”
“兒臣愚見,當封凌將軍為兵馬大元帥,以如今局勢,不出半年,北曜七州盡歸!”
凌雲之力,如今凌太尉是信的。只是他一心念著姜錦夏名譽生死,不覺得又道:
“太子蔑贊!皇上明鑑,吾兒愚鈍,多虧姜什長教導,才有今日榮光。臣以為,當推姜什長為帥!”
蘇幕遮拳頭握緊:一介武夫,如何知道父皇的心思?若師父當真官復原職,又收回北曜七州,功高蓋主,這朝堂之上豈能容她?
輕蔑,她向身後的一位文官使個眼色,那文官點頭應允,上前先向夏帝拘禮,隨後反駁凌太尉道:
“姜錦夏通敵賣國,如今罪還未清,凌太尉便如此求情,莫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
凌太尉火爆脾氣上來,要發怒,被徐老將軍攔住。徐老將軍會心一笑,陰陽怪氣道:
“於大人這般急於要置姜什長於死地,可是因為曾經姜府提親,被姜什長扔出聘禮的緣故?”
這話反將於大人搪塞的一口說不出話來……..
夏帝手抬起,幾位見狀不敢再爭,退至一邊。
偌大的朝堂霎時間沒了聲響,眾人的目光移在夏帝身上。
只見他從龍椅起身,踱步,手扣著龍案,沉思。
凌太尉與眾人面面相覷,心下著急想再勸,又被徐老將軍拉住,退回去。
蘇幕遮低頭面無聲色。
手敲了三下,夏帝開口:
“傳朕旨意,著凌雲為兵馬大元帥,帶甲……..”
話未罷,猛然腦袋昏沉,倒下去。
………………………………….
甘泉宮外。
眾臣匍匐跪地,默默然不語,直至太醫走上來,一溜煙兒奔上去詢問。
太醫搖了搖頭,摸著下巴處乾枯的幾捋白鬍,道:“聖上積勞成疾,臣開了幾貼藥,只能暫且維持,至於之後,唉!”
一旁跪地的蘇幕遮嘴角彎彎上笑:是啊,積勞成疾,若是再配上他發孝心送上的碧雪九香茶,便是真的回天乏術。
如今不論姜錦夏為將不為將都無關緊要,即便父皇要殺她,也等不到北曜七州收復了。
甘泉宮內。
夏帝由人扶著坐起來。
張常侍拿了朱匣過來:“皇上,您要的東西。”
他打開,將一塊令牌拿出來。令牌為金制公主令,上刻“玉錦”兩字。
他沒多少時日了,只望有生之年見北曜七州收復。
常侍端了茶來,他略喝一口,神清氣爽,不覺得暗暗滿意太子的孝心。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