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也是和他們一起被楊知府邀請來的嗎??”
李泰儼然如笑面虎一般望著眾人。
“不,不是的。”
眾人結巴地回答著李泰,此刻的他們已經被楊知府嚇傻了,他居然勾結匪徒想要殺害揚州都督,李泰更是皇子的身份,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你父親是漕運衙門縣令,你來說!”
李泰指著之前對自己不尊重的錦衣少年。
“我,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都與那楊知府沒有任何關係!”
錦衣少年顫顫巍巍地對著李泰說道。
“哦?你的意思是這場謀反你們沒有參與?”
李泰反問道。
“是,大人明鑑。”
看到李泰為自己等人開脫,激動地回應道。
“匪徒無故出現在這裡,而你們早早地便在這裡等候,你們一個也跑不了!”
李泰憤怒地說道。
“這,大人,饒命呀,我家只是和楊家做做生意,並未參與任何政治上的事情,您要殺便殺他,他是楊知府的外甥!”
人群中的一個小胖子衝到李泰面前跪著求饒道。
“哦?是誰呀?”
李泰饒有興致看著這群人狗咬狗。
“可惡。”
人群中與楊知府頗有幾分相似的少年走了出來。
“大人海涵,這一切都是我舅舅糊塗,與家族無關,望大人高抬貴手。”
少年鼓起勇氣對著李泰說道。
“不錯,不過,我不接受,給你們一刻鐘的時間回去告訴你們家族內管事的,三刻鐘內趕至這裡,我有要事相商。”
李泰冷聲地對著眾人說道。
“額,這。”
眾人並未馬上離去,此刻竟都有些遲疑起來。
“一刻鐘,一刻鐘內,諸位未將家族中管事的帶到這裡,李泰必定帶人親自上訪!現在都給我滾!
李泰霸氣地說道。
兩刻鐘前還意氣風發的眾人,一個個都如楊知府之前一般,極為狼狽地離開了此處。
尉遲恭此刻也回到了李泰身邊,對於李泰的做法沒有任何意義,不管今天李泰是以揚州都督的身份還是以四皇子的身份。
都不是這些人能夠招惹的,在尉遲恭看來李泰的做法還是仁慈的。
李泰不再去看落荒而逃的眾人,反而轉身對著尉遲恭說道。
“尉遲叔叔戰場戰鬥可令您感到盡興?”
“哈哈哈,算是略微熱身了一下吧,賢侄呀,這不會就是你所說的盡興吧,那叔叔我可就太失望了。”
尉遲恭拿著李泰打趣道。
“叔叔放心,這當然只是熱身,硬菜很快就上。”
李泰神秘兮兮地對著尉遲恭說道。
“嗯?這又是什麼意思?”
尉遲恭有些生氣地對著不斷打謎語的李泰說道。
“叔叔,沒有發現他們身上都有共同的標誌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們是揚州地帶最臭名昭著的匪徒。”
李泰淡淡地說道。
“嗯?你怎麼知道的?”
尉遲恭疑惑地問著李泰。
“小侄來之前翻閱並瞭解過揚州的檔案,知道這地區自三年前突然出現了一群匪徒燒殺搶淫無惡不作,但是一年後卻突然消失了。”
李泰向尉遲恭解釋道。
“你的意思是,他們全部進城了!”
尉遲恭瞳孔一縮不敢置信地對著李泰說道。
“事情可能更嚴重,說不定不止揚州城還有其它地區也可能有他們的人混進去。”
李泰沉思道。
“事態嚴重,應該馬上稟報朝廷。”
尉遲恭嚴肅地對著李泰說道。
“尉遲叔叔不要著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整頓揚州城。”
李泰對著尉遲恭說道。
“難道有一大群匪徒潛入了幾個城池這種事情還沒有整頓揚州城重要嗎?”
尉遲恭訓斥著李泰。
“尉遲叔叔,哪怕現在上報朝廷,最後處理這件事情還是要依靠揚州城當地的力量,我們為何不從本質入手,一面上報朝廷,一面將揚州城徹底整頓好!”
李泰有條不紊地回答著尉遲恭的疑惑。
“那,你打算從哪裡開始整頓?”
尉遲恭疑惑的問道。
“尉遲叔叔,我們不是已經開始整頓了嗎?”
李泰對著尉遲恭神秘一笑。
聞言尉遲恭不再言語,既然李泰這個揚州都督都不著急,自己便不再畫蛇添足,安心保護他的安全就好。
“楊大人,可否告知,此人是誰呀?”
李泰轉過頭來對著已經甦醒的楊知府說道。
“楊知府,我們約定好了的,你可不能出賣我!”
王季朝著楊知府大吼道。
“哼哼,稟告都督,這一切都是王家後面密謀,為的就是謀反,下官愚鈍收了他們的銀子,這才被他們以此威脅。”
“懇請大人,准許我戴罪立功,將那王家餘孽一網打盡!”
楊知府一時間將所有的屎盆子扣在了王家的頭上,一虛一實的敘述,一時間讓人分不清真假。
可惜李泰得到了系統的加強,楊知府口中有幾句真話,幾句假話全逃不過李泰的雙眼。
“哦?看樣子楊大人也有隱情,那麼待會一定要和本官說道說道。”
李泰笑眯眯地對著楊知府說道。
“都督明鑑。”
楊知府無奈地對著李泰說道。
此刻楊知府才回想起來,李泰之前表明的身份一直都是揚州都督自居。
“有勞尉遲叔叔將這些帶給程叔叔了。”
李泰轉過身來對著尉遲恭說道。
“為何?”
尉遲恭不解的問道。
“小侄猜測,程叔叔比小侄先行大約一月趕至封地,這期間從未回朝,恐怕父皇早已讓程叔叔在調查了。”
“說不定,我們的出現便是這整個計劃中的一環。”
李泰淡然地對著尉遲恭說道。
尉遲恭直勾勾地盯著李泰說不出話來。
因為李泰的這個猜測很有可能就是真相!
尉遲恭沉默片刻後詢問李泰。
“你打算怎麼做?”
“第一步,勞煩尉遲叔叔安排玄甲軍將這幾名匪徒沿著來時的路送給程叔叔,並讓程叔叔給我們派一點增援。”
“第二步,我會提前寫一封書信給父皇有“將軍”在,最多三日父皇便可得知揚州城的情況。”
“第三步,勞煩叔叔陪同我一起整頓整個揚、越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