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景今日來見嬴政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就兩個。
第一,給成嬌和呂不韋找點麻煩。
對於不久前遭遇的刺殺,嬴景其實並沒有太過在意。
只不過這種事情若是就這麼忍了,那念頭也不通達,還會被人覺得好欺負。
有位偉大的人物說的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藉著這次機會,給呂不韋和成嬌找找麻煩,省的被當做了軟柿子。
雖然嬴景認為應該是成嬌做的,可呂不韋也有嫌疑來著。
第二,封君,封地。
先王名下三位公子,長子嬴政繼承了王位,是高高在上的秦王,整個秦國都是他的。
次子成嬌雖然競爭王位失敗,可他也有著長安君的封號,更是有著長安這片封地。
唯有三子贏景,到現在還是白身一個!
這怎麼能行?
做大善人也是要有本錢的!
爵位和封地就是根基。
連個根基都沒有,哪有人才會投靠你!
沒有人才這還怎麼做大善人,將來又怎麼繼承政哥的遺志?
怎麼讓大秦繼續偉大,怎麼讓天下蒼生能得到和平穩定的生活?
景大善人的爵位和封地,那可是關乎到這天下蒼生的大事!
相比之下,什麼刺殺,那不過是一點微不足道的風霜罷了。
當然了,在秦國想要封君和封地,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自商君變法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度,國力愈發強盛。
軍功爵制度,乃是秦國國力愈發強盛的根基。
所以在秦國,無軍功者不得封爵。
就算是呂不韋和嬴政,都不敢輕易去觸碰這條規矩。
當然了,有一個人敢。
太后趙姬。
要不然歷史上的嫪毐也不可能封侯。
嬴景想要封君,只有三個辦法。
第一,抱緊趙姬的大白腿,讓趙姬不顧規矩硬封!
以趙姬和嬴景之間的關係,倒是的確有這個可能。
但是這麼一來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可以預見的,首先景大善人的名聲就要壞掉了。
其次,秦國朝堂上下怕是都要不滿,尤其是秦國的軍方勢力。
對於勵志繼承政哥遺志的景大善人來說,這個選擇當然是直接去掉。
第二,想辦法獲取軍功。
可就算是嬴景想辦法去得到一點軍功,也沒多大作用。
難道他堂堂景大善人,還能去封個大夫?
那傳出去不是笑死人了!簡直影響我景大善人英明神武的形象!
可要封侯那也不現實,秦國一統天下的征伐還沒有開始,哪兒能有這麼大的軍功可撈!
所以剩下的,便只有第三種方式了。
為秦國做出巨大的貢獻!
秦國軍功爵制度規定的二十級爵位需要軍功才能擁有,哪怕是有巨大貢獻也不方便去隨便破壞這條規矩。
但是在軍功爵制度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爵位,封君。
往往用來表彰對國家有重大貢獻之人,如商君衛鞅,武安君白起等。
在秦國,封君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是比封侯更高的榮譽。
不過在實際權力上,還是侯爵更香一些,封君不能世襲,而封侯可以。
而且大多數的封君,都只是一種榮譽,或許有一定的食邑,能收點稅,但侯爵卻是能真正治理封地的。
但是沒關係,嬴景倒也不挑!
他所求的也不是封侯,能封君就夠用了。
商君,武安君,昌平君,信陵君,春申君……這些有名有姓的大人物都是封君,咱景大善人也跟個隊形就好。
相比起封侯,封君就沒有那麼大的阻力了。
譬如成嬌,他的背後有著韓系勢力的支持,直接讓韓王同意割地百里。
靠著這個功勞,再加上宗室的身份,成嬌獲封長安君,擁有了長安作為封地。
不過如今這時期的長安,其實只是咸陽附近的一個小村落來著。
只要嬴景能有辦法為秦國做出一定的貢獻,以他先王第三子的身份,再加上趙姬的支持,封君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目的明確,封君!
但是肯定不能直接這麼跟嬴政開口。
嬴景的心裡還是有數兒的!
關係好歸關係好,這位王兄可是個深沉嚴謹的性格,也不會因私而廢公。
“臣弟得知王兄每日處理這些竹簡奏章,辛勞不已,為王兄身體考慮,便一直在思索是否能想辦法用一種更為輕薄簡便的工具來取代竹簡,以增進王兄處理政務的效率,能得到更多的休息。”
景大善人的說話藝術!
咱可不是為了功勞,而是擔心兄長你的身體!
嬴政深邃的眸子中忽的亮起了一道精光:“三弟今日來此莫不是已經有了收穫?”
嬴景也不開口,只是從寬大的袖口之中取出了一本薄冊。
“王兄,此乃臣弟苦思而得的造紙術。”
嬴景淡淡一笑,這就是他有自信能夠封君的大殺器!
如果獻上這足以影響整個天下的造紙術都不算巨大貢獻,那成嬌那割地百里的功勞又算什麼?
“造紙術!”
嬴政從嬴景的手裡接過薄冊,只見得上邊一個個正正方方的秦篆,清晰可見。
“如此輕便,卻能承載文字……”
饒是以嬴政的沉穩,此刻也是禁不住有些激動了。
“此物,造價幾何?”
雖然心中已是一片波濤,但嬴政也不愧是嬴政,還是立刻就想到了關鍵。
“王兄還請放心,我這造紙術以樹皮、麻頭、舊漁網等為原料,經過浸泡、煮熬、搗碎、漂洗、成型、壓榨、烘乾等步驟製成,成本可謂低廉。”
嬴景不假思索就已經回答。
“好,好,好!”
嬴政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三弟獻上此術足可造福天下讀書人,孤當厚賜。”
嬴景頓時眼前一亮,可卻是又很快搖了搖頭:“臣弟創造出此術的初衷只是擔心王兄太過勞碌,一片私心豈敢居功。”
(看看,你的三弟對你多好!一定要厚賞啊!)
嬴政聞言卻是頗為動容,跟著又擺了擺手:“三弟不必多言,我秦國以法治國,有功必賞,有過必究,此等大功豈能不賞?”
“何況三弟為了我而創造出這造福天下讀書人的造紙術,我若不賞,豈不是辜負了三弟的一片情誼!”
連孤都不稱了,可見景大善人這一片赤誠之心讓嬴政有多感動。
“這樣,三弟你今晚先回去,明日記得來上朝,孤要在群臣面前親自為你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