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德抬眼望去,這裡是一個小坡,怪異的是這裡居然異常的乾淨,別說這裡樹沒有長,連根草也沒有,只是藉著月光看著是片白滲滲的泥地。
趙四看著這片泥地,似乎下定決心一樣,回過頭來,對著宋有德說道:“就是這裡,這裡有東西,只要拿出來,給城裡遇到的人,能換很多錢。”說到這裡,有手指著泥地的左前方道:“你就從那裡開始挖,現在還沒有到半夜,我們必須在2小時內挖開,不然,裡面時間可就不夠了,你累了,我就換你,我們輪著來。”
宋有德點點頭,拿起手裡的鋤頭挖了過去。
等宋有德累了,趙四就接過鋤頭挖了起來,雖然那個年代糧食不夠,但畢竟是正是身子壯實的歲數,不到2小時,就挖了一個直徑1米,深度近2米的大泥坑,這時的趙四一鋤下去,發現手裡的鋤頭一空,下面居然是個洞,趙四心裡一喜的說道:“盜洞。”
宋有德不解的問道:“盜洞,四哥,什麼意思啊。”
趙四看了看宋有德道:“宋有德,我們這次來主要的目的就是下鬥,也就是挖墳。”
宋有德大吃一驚,因為在習俗裡,挖別人的墳,是種極度惡毒之事,除非是那種不共戴天之仇才會來幹這些事。
趙四看著宋有德的樣子說道:“有德,我知道你想些什麼,不過,我們挖的這個墳,都不知是何年所建的,是一座無主之墳。而盜洞也就是說曾經有人在我們之就挖過了,但現看這洞口,肯定也有些年限了,如果我猜的沒有錯的話,上回進去人,東西不一定帶的完,裡面可能還有些東西。”
宋有德心裡好受了一些,但有些不解的問道:“四哥,你怎麼知道這裡有座墳啊,我看這裡除了不長草木外,也看不出什麼啊。”
趙四接口道:“我家是從外面搬過來的,有回村裡一家人害病死了,父親給請去做道場,那時雖然我不大,但很多事情,也能幫襯父親一二了,因此父親叫上我來。這人就埋在謝子林的林口,結果後來就聽到邊上的人談及,說謝子林不乾淨,只是因為是父親點的穴,也沒有辦法,就葬在這裡了。這事讓我很好奇,就進來想看看怎麼回事,結果就看到這裡。”趙四說到這裡,用手指著眼前的這片泥地。
宋有德摸了摸頭道:“但,四哥,這片地就能看出是座墳。”
趙四緩緩的點了點頭道:“是的,父親雖然平時做些幫人做做道場、測測日子這些,不過,還會一些別東西,這些平日裡,我也學了很多。當然,這些事現在和你講,你不懂。現在你只需知道,我們就要下去,下去了,能取些東西上來,以後就不會給餓著了。”
宋有德想起自己的目的,也就沒有說什麼。兩人走到洞口,對著這個黑深深的洞口,對望一眼,看來是要下洞了。
趙四從懷裡掏出一個火把來,這個火把是趙四自己做的,先是找了一枝曬乾的竹子,選擇了中間較為粗大的一段,再找了些煤油注入竹筒,並在裡面塞了一些破布條,外面用黃紙紮線進行包裹。
趙四對著宋有德道:“有德,一會你在上面,你先前這個麻繩捆在邊上的大樹上。我先下去,我如果不叫你,你就不要下來,如果我叫你向上拉的話,你就趕快拉我上來。還有,這個火把能用上幾小時,你不用擔心。
宋有德走到邊上的大樹邊,用麻繩在樹腰上捆好後,並用力扯了下,確認捆緊後,向趙四點點頭。趙四將麻繩向洞裡一扔,轉過來對著宋有德比了個姿勢,用手抓住麻繩,雙腳伸進洞內,藉著洞壁,慢慢向下滑去。
這個洞,實際上不太深,也就7、8米,很快趙四就下到了底部,底部的邊上還有個洞,僅夠一個人爬著進去。
看來,以前下斗的盜墓者並沒有挖對方向,挖到這裡時可能臨時改變了挖的方向。趙四心想:這樣下去的話,如果有問題,可能那個繩子就沒有什麼用了,但如果不跟著這個洞繼續往下走,那等於今天就白白挖那個坑了。想到這裡,將心一狠,拿出火把向洞口爬去。.
由於這個洞口實在太小,爬在裡面只能雙腿脆地,左手舉著火把,右手扶著洞壁,慢慢的前進。不過,還好,裡面的空氣並不稀薄,火把燃燒的很正常。
爬著爬著,趙四感覺這個洞是向下傾斜,這樣在裡面就感覺省力多了,由於那時也沒有什麼手錶,趙四也不知爬了好久,只能全靠猜測,估計至少有一二個小時的時間,右手一空,摸不到兩邊的洞壁了。也就是說,終於來到了洞的出口。
趙照舉起火把向下照去,看著洞底僅有一人高度,慢慢的弓起身子,雙腳懸在外面,深呼了一口氣,縱身向下躍去。當腳接觸地面時,感覺很硬,放眼看去,原來地上並不是泥土,而是堅硬的岩石。
趙四高舉火把,這才發現,原來這裡是一個很大的山洞,可以看出,這裡應該是以鑿山為室大型石崖墓,也就是人工在堅硬的崖石中開鑿出來的,而這個盜洞恰巧就開在山洞的中間,從盜洞進來,等於直接進入到山洞的中間了。這裡空間很大,左右兩邊有各一個坑,左手邊放置的全是一些木製的器物,可能由於放置時間太久,大多已經腐朽,不過離近看,這些散落的木製的器物上卻有些暗紅色的花紋,想是多年前墓主人下葬之時,這些器物肯定是光鮮照人,而且裡面隱約可以看見較大的骨骸,這種一眼就看出是種動物的而非人的,加上邊上幾塊還算成型的車輪狀的東西,可以看出這些多半是一些馬車,而且是裡面的骨骸可以確定是用真馬來陪葬。
古時中原實際上一直缺馬,正所謂是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馬,大夫駕三馬,學問人可以駕二馬,而老百姓只能駕一馬。但這僅是制度,能真正的達到這種標準,在出行時配上幾匹馬的,非候即貴。而所謂的有錢人,在古時是沒有地位可言的。
中國古代,對於所謂的古代的遊牧民族幾千年來一直爭戰不休,但大多數候是被動的,通常都是這些遊牧民族遇上天氣不好,牛羊凍死,就會集結起來,進行打草谷,也就是到邊關來搶上幾回,見糧食搶糧食,見人搶人。糧食不用說,拿來吃的,人就是拿來當奴隸的,在古代遊牧民族的心裡,這人口就是物品。當遊牧民族來侵我我們時,我們在做什麼呢?是被動的防禦,對,是防禦,為什麼呢?不是說打仗不行,而是缺馬,別人打不過,可以騎著馬跑,而中國的軍隊只能靠兩腳,那能追上,當然,除了秦時蒙恬、漢時霍去病、唐時李靖這三位奇人以外,千年以來,對著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還真的沒有什麼大勝仗。
中國的古代的人民早就意思到這種問題,因此也在努力的進行養馬,先不說中國的馬好還是不好,關健是古時中國那裡有合適的養馬場,像那時的河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寧夏、內蒙古和陝西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在古時大都不是中國的地盤,中國古時所謂十萬鐵騎,都是小說演義,有個三、五萬就頂天了,而大多戰馬還是那種個頭小,耐力足的滇馬和川馬,運送點物質還行,衝鋒陷陣那可就差遠了。因此中國古代最多的車,不是馬車,而是牛車。
用這麼多馬進行陪葬的,不是皇帝就是公候顯貴,看到這裡,趙四心裡有底了,看來這次下來,肯定不會白走一趟。而右邊的卻是眾多的宮裝陶俑,這些陶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身上的彩繪大都已經未脫落,看上去更顯出蒼桑的歷史。看到這裡,已經明顯了這裡是車馬陪葬室了,這裡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趙四看了看,正打算繼續住洞裡走時。突然聽到撲通的一聲。在這幽黑的山洞腹心深處的墓穴裡,突然出現聲音,嚇得趙四一下汗毛豎立,只是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就聽見一個熟習的聲音:“四哥,等等我。”
趙四這才藉著火把的光亮看見了來人,是宋有德。原來宋有德在上面等了好久,沒有見到麻繩晃動。宋有德雖然人不大,但也算是個夠義氣的人,想著四哥在下面,如果有什麼危險,一個人可能應付不來。想了想,鼓起膽子,跟了下來。
趙四雖然有些意外,不過總歸還是很感動,對著宋有德笑了笑道:“即然已經下來了,別亂走別亂摸,緊跟著我就行了。”
宋有德嘿嘿的笑了下,點點頭,但隨即就給洞內的東西給震撼了。一輩子在村裡長大的宋有德平時也沒有什麼見識,文化也就識一些字。像這洞裡呈現的一切已經超過宋有德的想象。
趙四看著火把,裡面的煤油已經燒去了一小半,但這才剛進洞口,心裡也有所擔憂,想盡快進到裡面,取出一些東西,回到地面上去。因此給宋有德打了個向前走的的姿勢,轉身就向洞穴深處走去。
宋有德還沉溺在這洞穴給他的震憾之中,看著趙四的手勢,心裡一心慌,急急的跟上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