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王府主院墨竹軒裡,門內門外的御醫們來來往往,忙得連頭都不曾抬起。
經過太醫院所有太醫三天三夜堅持不懈的研究治療,最終也研究不出睿王昏睡不醒的原因。就連御醫聖手張院判也是束手無策,皇上當場大罵太醫院的太醫們是一群廢物。卻仍然氣怒難平,他老兒一怒之下便把院判張大人打入了天牢,擇日處斬。本來是要降旨都打殺了這些太醫的,但因為所有人都束手無措,而睿王還需要這些太醫的治療,所以太醫們抹了把頭上的汗,哆哆嗦嗦的從睿王府出來,一個個的都跟篩糠似的提著小命。
這麼一來,太醫院裡個個都惶恐不已,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的太醫們都在通宵達旦,兢兢業業的繼續研究睿王昏迷不醒的原因,奈何多日研究無果。我們的戰神沐軒浩宇依然還昏迷不醒來著,御醫們只能說是中毒,但是毒性複雜,一時不知成分,不敢妄斷定論,更無法配製解藥。
同時聖乾宮裡,龍顏大怒。當今聖上揚手命令御林軍全力追查,一定要抓住兇手,竟然敢在背後使陰招行刺沐軒王國的戰神王爺,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嗎?
帝王同時下旨廣招天下名醫為睿王診治,皇上愛護幼弟之情也因此天下皆知。當然,天下皆知的還有睿王傷重不醒的事實。
就在這時,一個遊方道士途經帝都,斷言睿王並無中毒現象,只是在陣中中了秘族邪術,需要衝喜方可醒轉。皇上想到自己這個與已逝太子同樣大小的胞弟從小就命途多舛,多災多難,確實需要一個女人來照料,便想起了鎮國公府的小姐命中帶貴,想來再是適合不過了。
果不其然,兩天之後,鎮國公府便接到了一道賜婚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公府女子福祿雙厚,品貌出眾,溫婉賢淑,舉止有禮,端莊大方乃眾女子之典範。朕有皇弟,驍勇善戰,乃我皇朝英雄,英雄美女,堪稱天設地造,實乃良配,特賜鎮國公府與睿王府聯姻,下月中旬完婚,欽此!”
皇恩浩蕩!?什麼皇恩浩蕩?
一道聖旨打的鎮國公府眾人措手不及,說白了,不過是去沖喜殉葬,尚若睿王醒來還好,如若死了,那麼鎮國公府女兒是絕對活不成的了,就怕是鎮國公府的女兒一死也難辭其咎,這背後自然牽連著整個鎮國公府以及遠在封地當初背族而出族人的後人。
帝王意難測,皇上這是要鬧的那般?這是想要滅了鎮國公府的節奏啊!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建國以來,哪屆國公大人不是受皇命戍守邊關,兢兢業業,拋家舍業,盡忠效國,鎮國公府做的還不夠嗎?如今,鎮國公府爵位尚未續上,皇帝這就開始卸磨殺驢了?!這種死局,如果掌有軍隊實權的國公大人尚在,還可抗爭一二,可今日還真的是,皇命不可違啊!
此時的鎮國公府搖搖欲墜,如履薄冰,危在旦夕!稍有不慎,便是一個挾恩圖報就可以生生把鎮國公府毀於一旦啊!
確實,君臣之間,哪有情意之說?那又何來的恩?保衛家園國土那叫恩情嗎?聖上看重你,那才是有恩!
再說那戰神睿王雖然名滿京城,但是卻鮮少在人前露臉,還是位出了名的不喜與人相近。就算是一些位高權重的朝中重臣,還有一些皇親貴胄,都難以見其真容。可想而知,見過他的人那可是寥寥可數。
據說他是煞星之命,天性兇殘暴虐,夜能止小兒啼哭,長得其醜無比還有個怪癖,喜好吸食少女鮮血,日日夜夜飲食處子之血充飢解渴,民間也曾有女子靠近睿王丈許即刻喪命之說。因此,戰神睿王爺也有著鬼王之稱。此名號誰人不知,無人不曉。真可謂是家喻戶曉,三歲小兒皆知,且大有蓋過戰神之稱謂。
傳聞說睿王府中就連小丫鬟都沒有著一個。據實,睿王居住的主院墨竹軒裡,也只有四個近身的護衛照顧著他的飲食起居。傳聞還說睿王身高體壯,全身還長滿了濃密的黑毛。而且臉似鬼魅,青筋突起,所以外出必要銀具遮面,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也有傳聞說他貌比潘安,是放眼整個星穹大陸無人可及的美貌,可是自視甚高,不喜女子近身,傳說任何女子靠近五步之內,他就會脾氣暴躁,發瘋想要殺人,方丈見血。
民間關於這個戰神睿王的傳聞,可謂是五花八門,總之,亂七八槽的傳聞滿天飛,各種說法,傳奇又可怕。這種人沾上都不得好,更何況現如今是要嫁給他做個沖喜新娘了。
這般的姻緣,那鎮國公府自是萬般地不願意的,小姐夏紫瑩更是尋死覓活,死活不依。後還是兄長夏子奇拍胸脯保證想法不讓妹妹嫁予睿王,這鎮國公府才得以安寧。不過,這只是關起門來私下裡的垂死掙扎,明裡自然也不敢鬧大了去。
“上天還真是有著好生之德!”夏子奇本是被賜婚一事弄的一個頭兩個大,沒想到雪地裡憑空就冒出了這麼一個女子,他苦大仇深的臉色才有了些微的變化,像是在思考著什麼,低聲喃喃道。
“鎮國公府終於有活路了!”
夏子奇差手下仔細排查過了,這女子果然查無此人,當真是上天派來拯救鎮國公府的仙女。雖然法子拙劣了些,可是在這種弱肉強食的帝王強權社會,這麼一個孤單女子,什麼都沒有。就算是仙女,那也難以存活下去。不如發揮餘熱,幫了鎮國公府度過這個難關。如若她有命,今後鎮國公府定然會是她此生不變的堅實後盾!
歸根到底,要不是皇家逼得太甚,他也不想讓這麼一個無辜而又來歷不明的女子,代替瑩兒出嫁睿王府了。夏子奇憤憤然!
其實細究想來也無非如此,鎮國公府的世襲爵位,還有那隨爵位而來世襲掌控雄兵百萬的實權。偏偏還又沒了背後大家古族資源可利用,卻總頂著開國功臣的光環。光憑這一點,就算這鎮國公府對帝王是處處小心翼翼,一心只精忠為國,皇帝想的肯定也是要將其除之而後快。
俗話有云,實力越大,危險也就越大。再者,虎臥側榻,焉能自安?一國之君,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抹除掉能夠對自己造成威脅的臣子。
況且,這鎮國公府已然一顆無任何潛力的廢子!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予人話柄。有此大好由頭,自是不遺餘力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