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寡人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嬴稷,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實現一統天下的大願,他,即將成為歷代先君的一員。
秦平王嬴渠梁,廣佈“招賢令”,幸得商君衛鞅,以重刑峭法為秦國基,取得河西之地,遙望山東六國。
秦惠文王嬴駟,連橫六國,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
秦武王嬴蕩,凡體以身舉鼎,撼周王室氣運,平蜀亂,拔宜陽,為秦東出開路。
秦昭襄王嬴稷,東出擴張,伊闕之戰斬韓魏聯軍24萬,迫使魏國割讓河東四百里地及韓國割讓二百里地,抗齊、趙、魏、韓、燕五國聯軍;
齊國吞併宋國,秦聯縱燕、韓、趙、魏四國伐齊,連下七十三城,齊大傷。
取范雎“遠交近攻”之策,鄢郢之戰中,取楚國國都,華陽之戰取南陽,殲魏趙十五萬軍,長平之戰重傷趙國,殲滅四十五萬軍。
邯鄲之戰敗後,攻韓陽城,斬首四萬,再攻趙國,斬首九萬,順傷東周。
嬴稷以一君之力,對戰國後期強盛的齊、趙、楚三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更是將魏國納入附屬國。
作為史書上,先秦時期的超級大反派,嬴稷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極致。
他,無愧秦國的列祖列宗。
……
嬴稷在嬴柱的攙扶下,走到窗邊,他遙望著遠方的大好河山。
“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然,秦邑弱,戎狄強,後卒獲為諸侯。”
“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
“歷經四世餘烈,孝公之後,豪取河西,野望山東。”
“直至寡人,打下這大大的疆土。”
秦昭襄王嬴稷執政疆域對比圖,上圖登基時,下圖駕崩時,赭黃色為秦國,源:史圖館
嬴稷展開雙臂,豪邁的說道,此刻的他,絲毫沒有了行將就木的頹廢。
他的眼裡,閃爍著光。
“可惜,寡人,老了。”
“寡人慾向上天,再借五十載歲,五十,足矣。”
“只要再給寡人五十載,定能橫掃六合,一統華宇!”
試問,誰不想成為歷史拼圖的最後一塊?
嬴柱默然,許久才開口說道:“王父,你已經做得足夠多了。”
確實,超強待機王嬴稷執政五十五年,把太子都熬成了五十二歲高齡。
嬴柱心裡苦啊,王父你再不下來,我可能就要先下線了,能不能讓我摸摸,這王座是軟是硬?
“留在趙國的王孫,是何人子孫?”
“是吾兒子楚的嫡子,但母妃,乃一介舞姬。”
嬴稷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
回寢宮之後,嬴稷抽出刻刀與竹簡,下刀之前,他猶豫了。
嬴政在趙國的表現,確實出乎他所料。
原本對這個八歲孩童沒抱多少希望,卻沒想到,竟然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小小年紀,竟能審時度勢,頗具寡人當年的模樣。”
但是嬴稷捫心自問,如果角色對換,他不一定能做得到。
因為,嬴政的處境比他之前在燕國為質,要悲慘上一百倍,不止。
反抗,並不屬於最大的加分項。
別人都欺負到你頭上了,再懦弱下去,那才是有問題。
手段,才是讓嬴稷最為驚喜的一方面。
“迅疾有速,不給對方的反應時間;”
“遭遇失敗不屈不撓,起身再戰;”
“趁其虛弱,把握機會給予致命一擊;”
“見勢不妙,懂得全身而退。”
別看只是一場簡單的稚兒互毆,不同的人,解讀自然不同。
從嬴稷的眼裡,他卻從中看到了治國之策。
他忍不住咳嗽,用手帕捂嘴,布上的血跡,鮮明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