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漸漸走進,莫柔卻鬆開了孩子們的手。
“娘,你怎麼來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莫柔的親孃莫米氏。
看著頭髮花白的老人,莫柔的眼淚再也忍不住滾了下來。
“娘,你的腿還疼嗎?外面這麼冷,你出來幹什麼!”
她想找個沒有風雪的地方歇息一下,只是這莫家村跟安家村不一樣,地勢平坦,連棵遮雪的樹都沒有。
“沒事,娘不放心你們,出來看看。”
莫米氏抖抖索索的掏出一個荷包,“你嫂子當家,我不好說什麼,這些是我平時節省下來的,你拿著,先跟孩子找個地方住下。”
莫柔還想推辭,莫米氏聲音嚴厲起來:“讓你拿著你就拿著,你想讓我外孫流落街頭?”
莫米氏以前識過字,算起來是一個比較有文化的人。
“這幾個野菜餅子你也拿著,讓孩子們路上吃。”
“娘。”
“別說了,我老人家人雖然老了,但心還沒老。你走吧,離開這裡,永遠不要再回來了。”
看著老人一瘸一拐的消失在風雪中,莫柔跪在了地上。
“孃親……”
米小清示意米大恭同她一起攙扶莫柔,卻怎麼也扶不起來,擔心她會受風寒,只能也跪了下來。
“清丫頭,你傷還沒好呢,快起來。”
莫柔大驚,連忙去攙扶自己女兒。
“你說你也真是的,這麼冷的天,又受著傷,怎麼能跪在雪地裡。”
“娘不跪,清兒就不跪了。”
“對,娘不跪,恭兒、順兒就不跪了。”
嗚嗚嗚,莫柔又哭了起來,這次是感動的。
“好,不跪,不跪,我們都不跪。”
沒了相公,婆家不要,孃家不能回的莫柔,突然之間就堅強起來了。
“走,我們回安家村。”
無論如何,那裡都是她的家!
他們決定走近路回安家村,不料在轉過一處山坳時卻遇到一頭狼。
那頭狼或許是在躲避風雪,一看到幾人出現,當即興奮的嗷嗷直叫。
“狼……狼……”米大恭一急,更加結巴了。
“大家不要動,緊緊抱在一起。”
冰天雪地,狹路遇狼,米小清第一時間只能想到裝死。
曾經看過似乎兇獸吃飽了就不會再襲擊人,也不知道這頭狼有沒有吃飽,目前也只能祈禱它剛剛飽餐過。
看著越來越近的狼,莫柔緊緊抱著幾個孩子,身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那頭狼衝到她們面前,圍著轉了幾圈,鼻尖噴出的熱氣落到幾人身上,嚇的她們大氣也不敢出。
“娘,娘我怕。”米二順畢竟年紀小,被那頭半人高的狼一嚇,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看見那頭狼面露兇光,米小清情知要壞,連忙奪過米大恭身上的包袱。
“啊嗚”大狼一口就將扔到面前的包袱咬下,頭一甩,裡面的舊衣服就被撕的滿地。
沒有吃到肉,大狼被惹怒了,張嘴連聲吼叫。
“你這惡狼,快滾開。”米小清團起雪球,衝它砸去。
雪球落在大狼額尖,糊住了它的視線。
雖然這一下不痛不癢,但卻惹惱了它,拋開米二順咬向米小清。
“天要亡我”,看著越來越近的血盆大口,米小清閉上了眼睛。
“我跟你拼了。”身為一個母親,眼看孩子就要在自己眼前喪生,莫柔哪裡忍的住。
也不知哪來的力氣,她用自己的身軀生生將大狼撞歪。
三番兩次被打攪,大狼站了起來。
一個猛撲,就將莫柔壓在了身下。
“不要,娘”看到她為了救自己竟然活活用手去扳狼的嘴,米小清瘋了一般撲過去。
“不要,你們快走!”
莫柔身體本就受了風寒,又能支撐多久?
眼看就要喪生狼口,一支利箭斜斜射了過來。
大狼頭顱被射穿,痛的滾到一旁,抽搐幾下,便不再動了。
“你們沒事吧!”
一個男子遠遠走了過來,他的手中還有一個劍弩。
剛剛,就是他救了他們一家吧。
米小清默然,向他施禮:“沒事,剛才多謝公子相救。”
“小事一樁,不足掛齒,咦?你們,是米二家嬸子?”
這是遇到熟人了嗎,米小清有些詫異的回頭看向母親,卻見她也是一副迷惑的樣子。
“嬸子,你不認識我了,我是小浩啊,良姜家的小浩。”
男子激動的又叫又跳,“我可算是找到你們了。”
原來,良姜知道消息後就讓小浩出來找他們,誰知他們卻去了莫家村,小浩便又前往莫家村。
“好在那頭狼的叫聲把我引了過來,不然我們就又錯開了。”
小浩高興的攙扶起莫柔,說道:“走吧,米二嬸子,我娘已經等你們好久了。”
“對了,這個好東西可不能丟了。”
單手一甩,那頭重達幾十斤的狼就被他甩上了肩頭,看的米家兄妹直瞪眼。
“走吧,我娘一定等急了。”
說完又高興的對米家兄妹說:“今天晚上,我們有狼肉可以吃了。”
一聽到有肉吃,米小清也恨高興,但是——狼的肉能吃嗎?應該是酸的吧!
米大恭兄弟兩可不管那多,他們想吃肉,還對小浩的箭術感興趣。
一路圍著他問了許多問題,等回到安家村,天已經快黑了。
小浩沒有進村,帶著他們向山腳走去,經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又行了幾步,眼前突然開闊起來。
一個約莫十幾丈寬的大壩出現在他們眼前,大壩後面是一座茅草屋。
“娘,娘,你看誰來了?”
隨著小浩的呼喊,一個穿著布衣的身影,從草屋裡走了出來。
“米二家的你可回來了”,她親熱的挽著莫柔的手臂,“走,房間我都收拾好了”
“那我去處理這頭狼,你們先進去休息一下。”
“浩哥哥,我跟你去。”
“我……我也……也……去,去。”
或許是男孩子,天生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米大恭兄弟兩都跟小浩去了,米小清則跟莫柔進了草屋。
良家是一副典型的農家風範,一桌一炕,屋內的牆上掛了一把長刀,牆角還有一把鋤頭,典型的普通農家標配。
不過那張四方桌上卻放了一張墊子,令小屋看上去溫馨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