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發佈會前後不過一天。
雖然價格區間不同。
但依舊被大量人群拿來對比。
某車帝連夜發文,斬下千萬閱讀量。
“國為和新創兩場發佈會相隔不過一天,雖然定位有所不同,但難免引發大量對比和討論。
先來看看鴻蒙問界的核心參數,以旗艦型號問界9為例:
續航里程(CLTC):920公里
0-100km/h加速:3.8秒
電池容量:135kWh
電池類型:CTP第三代柔性鋰電池
峰值功率:760馬力
自動駕駛等級:L4級
顯示屏尺寸:17.6吋觸控大屏+10.4吋液晶儀表+9.4寸HUD抬頭顯示
車身長寬高:5160/1990/1720mm
再來看看鐵蛋的參數:
續航里程(NEDC):1200公里
電池類型:液態原子電池
快充:15分鐘續航里程達300公里
車身材料:原子鋼,硬度8000MPa
發佈會現場並未公佈鐵蛋更多參數,這也引發一些質疑之聲。
乍一對比,鐵蛋在續航里程、快充等方面似乎佔優,但考慮到NEDC工況向來”寬鬆”,而鴻蒙問界採用更加接近實際的CLTC工況,因此這個1200公里續航恐怕要打個問號。
一位網友就尖銳指出:”新創這是在刷數據吧?什麼1200公里續航,空車狀態估計都夠嗆,更別提滿載了。相比之下,鴻蒙920公里CLTC續航我覺得更真實可信。”
在動力性能方面,問界9的3.8秒破百成績令人驚豔,完全不輸超跑。反觀鐵蛋,除了一個15分鐘充電跑300公里的數據,在加速、峰值功率等硬指標上閃爍其詞,實在令人生疑。
“前腳剛被鴻蒙760馬力的怪獸震撼,後腳就看到鐵蛋只會吹個充電速度,該不會是50kW電機+100碼時速的水平吧?哈哈哈。”一位網友戲謔道。
安全性方面,鐵蛋著重強調原子鋼硬度高達8000MPa,但並未提及整車安全性設計,這樣的說法恐怕有些本末倒置。
相比之下,鴻蒙問界採用全車熱成型鋼+鋁合金的輕量化車身,內置1.9米超長加強筋、0.9米環形緩衝區等多項高強度防護,通過了最嚴苛的歐洲NCAP碰撞測試,安全性有目共睹。
一位汽車工程師評論道:”僅靠單一的高強度材料並不能決定整車安全性,鴻蒙的仿生骨架車身才是業界典範。新創作為新企業,在安全性研發、測試等方面,與國為這樣的大廠相比,差距恐怕不小。”
智能科技方面,問界搭載鴻蒙OS+智能座艙+L4級自動駕駛,構築移動智能空間。
反觀鐵蛋,20分鐘連個中控大屏都沒露臉,更別提什麼智能輔助駕駛了。
一位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家指出:”L4級自動駕駛可不是喊喊口號就行的,需要感知、決策、執行等一整套解決方案,更需要海量的路測數據積累。
問界有國為多年自動駕駛技術沉澱,鐵蛋有什麼?”
網友們更是群情激奮:”還記得鐵蛋發佈會上,方總信誓旦旦要革誰的命嗎?”
“合著除了個殼子,啥黑科技也沒看見啊?”
“新創不還號稱要向鴻蒙看齊嗎?怎麼看著差了十萬八千里?”
價格方面,問界9預計售價50-60萬元,定位中大型智能電動SUV。
而鐵蛋主打10萬元級平民電動車,兩者客群確實有所區隔。
但大部分網友認為,以鴻蒙問界的過硬實力,這個價位很有誠意:”50萬買到移動的未來智能座艙,我覺得很超值!”
“對標Model Y,鴻蒙這是要殺瘋特斯拉啊!”
“寧願多等幾個月,也要買鴻蒙,新創這種不靠譜的也就圖個新鮮。”
還有網友表示:”就算鐵蛋賣5萬,我也不會考慮。電動車安全性最重要,命都豁出去了,省那幾個錢幹嘛?”
總的來說,雖然鐵蛋標榜”液態原子電池””原子鋼”等噱頭,但真正拿出手的核心技術寥寥無幾。
相比之下,鴻蒙問界在動力、智能、安全等各方面都展現出紮實的實力,樹立了智能電動車的新標杆。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鴻蒙問界是’實’出來的未來感,新創鐵蛋只是’畫’出來的概念車。
再多炫酷的黑科技,沒有過硬的產品力,都只是鏡花水月。”
可以預見,鴻蒙問界將掀起智能電動車的新風暴,讓更多國人儘早享受到面向未來的智慧出行,國為也必將引領中國汽車工業闊步邁向”智能+”新時代!”
某車帝的文章一齣,徹底引領全網風潮。
新創這個剛剛建立沒多久的小公司。
自然無法和老大哥進行對抗。
在全網風潮之下,就連之前新創和短安的愛恨情仇,都被大眾暫時擱置了。
轉而是鐵蛋和問界的全網對比。
“鴻蒙問界太炸了!國為這次是真的下血本!”
“針不戳,這才是頂級電動車該有的樣子,新創還是洗洗睡吧。”
“這液態原子電池是什麼鬼?就鐵蛋那點三腳貓功夫,搞出這種黑科技?”
“感覺新創就是蹭鴻蒙的熱度,這不比差了十萬八千里?”
“新創還是先把基本功做紮實再吹牛吧,光嘴上說有啥用。”
“兩個都還沒上市呢,看官方數據鴻蒙是完勝,但真實體驗還不好說。”
“既然是面向大眾的,我覺得鐵蛋10萬這個價還蠻有競爭力的。”
“支持國貨!不管是鴻蒙還是鐵蛋,哪個強就買哪個!”
豆瓣:
“作為一名設計狗,鴻蒙問界的外觀設計語言太前衛了,自動駕駛的交互體驗也非常出色。”
“新創這液態電池聽著像噱頭,但要是真能量產,續航和快充確實會很厲害。”
“感覺新創CEO在發佈會上有些誇大其詞,很多都是還沒實現的畫餅。”
“雖然智能化和新能源是大勢所趨,但我還是更關心整車品質和服務。”
“價格擺在這裡,我肯定選鴻蒙啊,哪怕貴一點也值。”
“兩家的受眾群應該還是有區別的,鴻蒙走高端路線,鐵蛋走平民路線。”
“鴻蒙的L4級自動駕駛有點心動,期待快點量產落地!”
“據說鐵蛋那個原子鋼硬度比現在的車身高几倍?如果是真的倒還挺厲害。”
小紅書:
“汽車愛好小姐姐”:”作為一名女性車主,我更關注的是汽車的安全性和智能化體驗。
雖然鐵蛋號稱採用了什麼原子鋼,但感覺更像是噱頭,整車安全性方案並不明確。
而鴻蒙的仿生骨架車身、L4級自動駕駛等,給我的信心更足一些。”
“環保主義者”:”支持新能源,反對汙染!不過鐵蛋也好鴻蒙也罷,希望都能把電池回收利用做好,別讓環保事業再背鍋了。”
懂車帝:
“鐵桿車迷”:”其實鐵蛋和鴻蒙的受眾群體應該不太一樣,一個主打平民化,一個走高端智能路線。
但就技術實力而言,鴻蒙確實比鐵蛋高出不止一個檔次。液態電池?原子鋼?聽著是很唬人,但能不能真正量產還兩說呢。”
“測評小王子”:”確實,鴻蒙背靠整車廠,在供應鏈、技術積累等方面有著先天優勢。
新創這種新勢力,想在兩三年內追趕上,難度不小。不過競爭總歸是好事,或許幾年後,10來萬就能買到智能電動車了呢。”
知乎:
問題:”如何評價國為鴻蒙問界和新創鐵蛋這兩款新車?”
“汽車行業分析師”(獲贊1.2k):”從整體來看,鴻蒙問界無論是整車實力還是企業背書,都要明顯優於鐵蛋。
鴻蒙OS、自動駕駛、CTP電池等,每一項都代表當前最前沿的技術水平。而鐵蛋雖然在電池、車身材料上有所創新,但並未形成成熟的量產方案。
另外在智能化層面,鐵蛋目前來看也是一片空白。綜合考慮,鴻蒙問界更具技術競爭力。”
“新創鐵粉”(獲贊263):”不要因為新創是新企業就一棒子打死!鐵蛋的續航、充電速度,哪一個不是刷新你的認知?
人家才成立三年就做到這一步,未來潛力無限,現在黑鐵蛋我看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一兩年後,鴻蒙還有的是被碾壓的時候!”
“電池專家”(獲贊687):”作為電池行業的從業者,我其實對鐵蛋的’液態原子電池’持謹慎態度。
電解質變液態金屬,這種說法大概率是誇大其詞。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室溫熔鹽電解質的電導率確實可以接近液態金屬,但離子擴散能力和穩定性是個大問題,量產還為時尚早。
相比之下,鴻蒙採用的CTP方案接地氣得多,雖然沒那麼炫酷,但勝在成熟可靠。”
“理性分析派”(獲贊2.4k):”其實這場”戰爭”還為時尚早。鴻蒙和鐵蛋都只是剛剛發佈,量產交付還遙遙無期。
一款車的成敗,關鍵要看終端市場的反饋。
紙面參數再強,也抵不過用戶的直觀感受。
何況電動車行業日新月異,不出半年又是滿目琳琅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