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繼續帶著三人朝山路上走了兩里路,但是這兩里路的距離,他們遇到三波巡邏隊。
這讓崇禎三人心中意識到山上的東西將是非常重要,三人目光對視了一眼,崇禎給他們使了一個靜觀其變的神色。
他心中很是好奇,這座山上到底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居然讓秦漢安排如此多的人守衛著。
就在三人心中好奇的時候,他們就看到一棟四米多高的房子,四周牆面全都粉刷著水泥,四四方方的坐落在一處山谷口。
正巧,山谷內出來一隊馬車隊伍,足足有十輛馬車,上堆滿了灰色的水泥。
看到這一幕,崇禎一下子想到,馬車上所裝之物,定是那水泥。
同時,腦子一下子不夠用了,剛才秦漢不是一年才能生產一石水泥嘛?
但是,這十輛馬車裝的水泥,何止一石啊!起碼有二十石了。
崇禎滿心疑惑的看了曹化淳一眼,又看了一眼走在前頭的秦漢,示意他去問問。
“秦老弟,你等等,我有個事想問你。”
曹化淳清了清嗓子,便對秦漢喊了起來。
“噢,曹管家,你有何問題想問,但說無妨。”
秦漢回過頭來,正好撞見崇禎,洪承疇二人目光閃爍的盯著拉水泥的馬車,他略一思考便猜到問題的所在了。
原來他們是看上了自己水泥廠了,正好可以帶他們參觀一下。
“秦老弟,剛才離開的馬車,所拉的貨物,可是水泥呢?”
曹化淳一臉不解的問道,打算先確定清楚車上是不是水泥。
“沒錯啊!可惜水泥廠只有一個,而且規模還小,所以產量不高,每個月只能往山下拉兩次,既然你們感興趣,我就帶你們到裡面看看吧!”
秦漢一邊嘆息的開口,一邊朝水裡廠走去。
說完後,根本沒注意到,身後的三人的臉上滿是驚駭,難以置信的互相對視了一眼。
原來是我們理解錯了啊!秦漢說的一石產量是一天啊!
崇禎心中想得更加深遠一點,既然秦漢能建造起水泥廠,而且還能大規模生產水泥,要是自己能把秦漢收為己用的話,讓他幫自己建造水泥廠。
全國建造千八百個,那一天的產量將達到一個非常恐怖數量,將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可是自己沒那麼銀子啊!國庫已經空了!
崇禎心中嘆了一口氣,有種手握絕世利器,卻無力揮動,實在讓人遺憾。
雖然心中遺憾,但是崇禎看向秦漢的目光柔和了不少,心中的殺意少了幾分。
就在崇禎滿腦子都在思考,怎麼把秦漢留在身邊,幫自己生產水泥的時候,秦漢已經帶他們來到,水泥房子的大門處。
門口正在四個壯漢,看到秦漢過來後,立馬一臉遵從的開口:“主人!”
“嗯,把門打開,我帶貴客進去看看。”
秦漢面無表情的吩咐起來。
“遵命!”
四人連忙應了一聲,就跑去為秦漢開門了。
也就秦漢來了,要是換做他人的話,這四個守衛,肯定會進去嚴加盤查,甚至沒有秦漢的命令,一般人都休想進入到裡面。
要知道,這裡面的東西,可都沒什麼技術可言,要是被外人看到的話,肯定能模仿出來,他不得以大量的人力去保護好。
所以,秦漢在後山上,不僅設立巡邏隊,還在暗中安排了不下百人的暗哨。
當有人前腳剛踏上後山一步,就會被守衛發現。
就算是連只蒼蠅都休想飛進來。
看到如此嚴密的守衛,洪承疇忍不住的疑惑道:“秦老弟,你安排那麼多守衛,是不是擔心有人偷水泥啊!”
“洪護衛,你多慮了,雖然水泥用處很大,但卻是便宜貨,一石水泥價值不過百文銅錢,為何好守?”
秦漢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看向洪承疇。
這個價格還是因為如今生產工藝落後,產量不高,所以才達到百文銅錢的價格。
“什麼!一石水泥才百文錢?!那修建一里水泥路需要多少水泥呢?”
洪承疇張大了嘴巴,雙眼往外凸起,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秦漢,失聲問道。
剛剛,秦漢說修建一條水泥路需要十兩銀子,這才讓崇禎三人望而卻步,不敢對水泥路有什麼其他想法。
畢竟造價實在是太高了,高到崇禎這個當今天子,都難以承受。
如今聽到秦漢說,一石水泥才百文錢,這讓崇禎心思又活絡起來了。
“差不多七石水泥就夠了。”秦漢略微一思考便回答了起來。
“那也不過七百文錢啊!那你剛才為何要說十兩銀子?”洪承疇一臉不解的開口道。
七百文和十兩,這裡面可是相差了十多倍啊!
聽到洪承疇的話,秦漢臉上神色一愣,翻了翻白眼,“洪護衛,這水泥路建造是需要水泥,但其中不僅僅只有水泥,這裡面還需要大量的沙子,石頭,以及大量的人力。”
“對了,如果土地是他人私物的話,還需要付買地的錢,這每一樣都需要花錢,這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就差不多十兩銀子了。”
秦漢耐著性子,給三人講解了起來。
這也是現在在大明這個時期,土地價值沒有到達那麼誇張的地步,不然這個價格肯定要翻上十倍不止。
崇禎心中剛升騰起來的一股熱情,瞬間就熄滅下去了。
而一旁的洪承疇耷拉著腦袋,臉上並沒有多失望,反而心中躍躍欲試,想要弄點水泥回去,把自家的地面上全都鋪上水泥。
既然水泥如此便宜,自然能大規模使用了。
秦漢見崇禎一臉不開心的站在一旁,他以為崇禎是因為覺得水泥路價值太貴了,所以才悶悶不樂,所以緩緩開口,“別看水泥路造價高,但是用處很大,我總結出了,六個字,要致富,先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
崇禎三人嘴裡呢喃著這六個字。
他們三人都是眼光高,見識遠,自然能看出這六個字的意義,也明白一條路對於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性。
好路行千里,壞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