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是臨淄的尹金濤,是不錯的百米選手,聽說百米成績,曾跑出10秒53。”正在熱身,李明似乎看到不少熟人:“那個是羅家鑫,二百米成績很不錯,百米成績也在10秒50左右。那個是李明博,是膠東的,前年國家田徑錦標賽第四名……”
李明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的指著自己認識的或者見過的運動員,為鐘響一一介紹。鐘響有些奇怪,一直待在市隊的李明,怎麼會認識其他地級市的運動員?
“曾經一次選拔賽上,我見過他們,嗯,那一次選拔賽我只是跟著去了,沒有參賽。”
李明臉上有些黯然,卻很好的掩飾過去,臉上浮現一抹複雜。
鐘響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李明介紹的這些運動員,鐘響只記住一個,其他的很快就忘記了。只有一個羅家鑫,跑二百米的,在九運會取得了第四的好成績。
除此之外,齊省沒有出現過幾個百米名將。每次國家性質的大型比賽,齊省百米能進入決賽的,屈指可數,取得成績的,哪怕是進入前三的都沒有。
“我來了我見證,留下我的足跡,留下我的痕跡……”鐘響握緊了拳頭:“齊省也該出現一位百米悍將了,中國也該出現一位短跑名將了……”
只是一個選拔賽,並不是吸人眼目。而且此時國家體育處於低迷時期,只有寥寥幾家歷城地方臺的記者,百無聊賴的把攝像頭對準跑道。
選拔賽並不是今天才開始,楊剛顯然掐著時間才過來的。任城市還有其他的項目選手,已經開始了比賽。吳梅作為領隊,帶領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前天就已經到了。
鐘響一直在熱身,九點的時候,廣播準時響起,鐘響聽到自己的名字,走向賽道。
站在賽道上,鐘響本來激動的心,有些興奮起來。
歷城體育中心,前來觀賽的人並不是很多。只是一些學生還有一些附近的市民,感到有興趣前來看一看。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誰,沒有人為自己歡呼。鐘響雙眼四望,四周的座位稀稀落落的坐了一些人。
鐘響被安排在第一道,第一組第一道,這是對於他這個從未參加過大型比賽的新人一種“特殊”的對待。第一組往往被稱為炮灰組,一般都是短跑成績並不是很出色,或者第一次露相,對大型比賽一片空白的新人。
第一組,因為計時設備,或者人心興奮程度沒有被提升起來,很容易心裡有些莫名的影響。再加上設備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第一組算是調試設備的試驗人員,不受“重視”。
不過炮灰組也有炮灰組的好處,那就是運動員成績相對較弱。
向右側看了看,賽道上九個人,全是陌生面孔,沒有一個後世所“熟悉的人”。膠東市短跑名將“眼睛俠”,這個時候才剛剛嶄露頭角,在這種比賽之中沒有看到,鐘響略微感到遺憾。李明向鐘響遠遠指著介紹的那幾個短跑強將並不在這一組:“眼鏡俠,或許有機會直接進入,九運會百米比賽吧。”
百米比賽向來是門檻最低的一個,同樣也是一個技術要求又很高的運動。齊省十七個地級市,參賽人數達到了近百個,共分十二組,每一組前三進入下一場對決。
百米比賽分為預賽,次賽,半決賽,決賽。
右側幾個賽道上的運動員,高矮不一,其中最高的那個接近一米九,最矮的不過一米七五。年齡似乎也不大,最大的不過二十來歲,最小的應該是鐘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