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陸正淵睡眼朦朧的跟著陸謹去上早朝。
到了金鑾殿門前,陸正淵自然是進不去了,就在門外等候。
殿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請起。”
仁孝皇帝一臉疲憊的看著下面說道。
“關於離河水患之事,諸位愛卿可有頭緒了?”
見沒人說話,戶部尚書劉則站出來眉頭微皺道:
“回稟陛下,當務之急應該先派人前去賑災!如今遭受此大害,災民不可勝計,首要任務應是賑濟災民,安撫民心,彰顯朝堂的仁德,方不至於引起譁變!”
“此言有理,一切錢糧調度皆由戶部籌算,劉愛卿費心了。”
劉則一拱手稱是。
“馬愛卿,還需一支軍馬隨行,護送糧草,防止譁變生事,此事由兵部調度。”
兵部尚書馬晉站出來連忙稱是。
“賑災之事容後再議,諸位愛卿覺得離河決堤之事該如何是好啊?”
“趙愛卿可有法子?”
吏部尚書趙雲迪是趙皇后的哥哥,仁孝皇帝還賜封寧遠侯,可謂是位極人臣!
此時也只是搖頭不語,工事並非他所擅長。
“曾愛卿呢?你作為工部尚書,對於工程之事應有獨到之處吧?”
工部尚書曾建義站出來苦笑道:
“稟陛下,臣已派人前去封堵堤壩,只是此次決堤之口過大,還未有成效。”
“唉,難道就無一人能為朕分憂嗎?”
仁孝皇帝蹙額道。
此時陸謹見都不說話了,他便站出來。
“陸愛卿,可是有法子?”
見陸謹站出來,仁孝皇帝面色一喜,連忙問道。
“回稟陛下,臣無法子,或許臣子正淵有辦法!”
仁孝皇帝聽到此,大喜過望,破口而出道:
“早聞陸愛卿之子天資聰穎,才智過人,有何辦法快快請講!”
“臣子正在殿外,不如由他進殿說與陛下。”
陸謹一拱手說道。
“快快有請。”
殿內諸公此時有些回過味兒來了。
好你個陸謹啊!定是你想出法子教育你兒,以此來在陛下面前露臉!
好生陰險狡詐!
陸謹看著滿朝大臣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也不解釋。
陸正淵被太監領到了大殿內。
哇!金鑾殿吶!
原來只在電視上見過,如今親眼得見了!還有活得皇帝啊!
陸正淵心裡小鹿亂撞。
但他也知道要跪拜行禮,不然被治個大不敬之罪拉出去砍了就虧大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快請起,聽說關於離河決堤之事你有法子?”
仁孝皇帝早前就聽聞陸正淵的名號,此時又聽到他有法子。
對陸正淵是越看越順眼啊!
陸正淵不慌不忙的起身答道:
“正是。”
“呲,小兒還敢妄言國事!”
工部尚書曾建義嗤笑道。
要是連他都解決不了的事被陸正淵解決了,他在這朝堂之上還怎麼混吶?
“還未請教這位大人是?”
陸正淵突然有人出口譏諷他,也不惱。
“這位是工部尚書曾大人。”
倒是陸謹為他解釋道。
“哦,原來是曾大人啊!敢問曾大人有何高見?”
陸正淵似笑非笑的問道。
“哼!”
曾建義不說話了。
“啟稟陛下,離河水患是由於離河之水狂奔而下,衝破了堤壩,而又無法及時將豁口堵住,才釀成大禍!所以只需將此豁口堵住就可!”
“試問誰不知道?”
見陸正淵就說出來這,曾建義忙出來諷刺道。
“這堵住豁口是兩端往中間堵,最後剩下中間一個口子,稱為‘合龍門’。只是這口子,將近六十米,多次圍堵都沒能成功。”
聽到這,仁孝皇帝也有些失望:
唉,陸正淵還是太年輕了啊!
“我既然如此說,那就是有辦法將此口子合上。”
之見陸正淵又悠然自得的說道。
“哦?願聞其詳。”
曾建義一臉戲謔的說道。
“之所以合不攏,是因為龍門太長了,水流又湍急。若是用石木填壓,太重了搬不動,太輕了又封不住口子。”
“那到底如何將龍門堵住呢?”
仁孝皇帝一臉疑惑的問道。
“只需把之前的堤壩墩子分成三分,這樣雖然決口的地方多了,但是水量會下降,之後逐一封堵……”
還未等陸正淵說完,曾建義又跳出來了。
“不可啊,陛下!用此法子大大增加了工程量,甚至會沖毀之前已經修好的堤壩,這不是白白糟蹋銀子嗎?”
曾建義痛心疾首的說道。
“這……”
仁孝皇帝心裡有些為難。
“雖然工程量增大了,甚至確實如曾大人所說會沖毀之前修好的堤壩,但對於整個工程來說,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了!”
“陛下,不可啊!小兒妄言,豈可輕信!”
曾建義又說道。
仁孝皇帝此時就有些舉棋不定了。
不用吧?
也沒有好的辦法了。
用吧?
萬一如曾建義所說,那便是勞民傷財!
此時陸謹站出來了,面不改色的說道:
“臣願為小兒正淵擔保!此法可行!”
陸正淵有些感動,弄不好是要丟官的呀!
於是,便又胸有成竹的說道:
“若是曾大人沒有更好的辦法,何不一試呢?”
“你……”
曾建義對著他吹鬍子瞪眼的,但偏偏又無法反駁。
“依臣之見,不如一試!”
劉則又站了出來。
之前陸正淵作詩給劉奇的事並未張揚出去。
他決定這個時候站出來說一句話,也算是還一個人情。
仁孝皇帝沉思了一會,開口道:
“那便依陸正淵的法子試試吧!此事不如就派陸正淵前去吧?”
說著露出一副玩味的笑容。
既然你說能行,那便你去吧!
正好也試試陸正淵是否真的有治世之才!
曾建義本來還想開口反對,突然仁孝皇帝說讓陸正淵去,他便有些看好戲的意思了。
顯然他並不覺得陸正淵的法子有效,若是造成更大的危害,嘿嘿……
“陛下,派陸正淵一人前去……是否有些不妥?”
趙雲迪略一皺眉開口道。
“那便由陸正淵為欽差大臣前往指揮圍堵堤壩,戶部侍郎隨行監督並調度賑災事宜,兵部委派一支軍馬押運,以防不測!”
“臣遵旨。”
“具體事宜隨後整理個章程出來呈給朕看看。”
解決了離河水患的事,仁孝皇帝有些眉飛色舞。
怎麼看這陸正淵都比太子強上百倍啊!
太子這混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