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义穿了一身赭色长袍,大热天的戴着顶瓜皮帽,拖了长腔念道:“今夏税收取户税二百五十六文,丁身税每丁四十文……”
终于开始收税了,山前村迎来了卖粮热潮。
小麦都收回来入库有一阵时间了,大家都老老实实的不敢动,就是因为税还没交呢。只是没想到今年夏税还没算要收的粮食呢,只银钱就要收好几百文了!
姜大喜坐在院子里算账,“户税二百五十六文,咱家现在丁三人,一人四十文,是一百二十文,只是这役银每丁又是一百二十文,今年春上,不是服役了么?”
家里当时可是出了三十两银子!!!
姜大喜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肝脾肺肾都疼!
姜大喜今儿坐的靠后了些,没听清孟里正说的役银后面具体都有啥,姜万银坐在前面听见了,“说是押运田税入京需要脚力官差,还有什么驿传,这些役不用咱们出了,但得出银钱。”
这就又是三百六十文,加在一块儿,今年这还没收粮食呢,只银钱就要出七百三十六文!
姜沅蔓坐在一旁,脑子里啪嗒啪嗒的算开了。
这是今年丰收了,若是还如往常年一样,二十亩地的麦子能收个二十六石左右,一石麦去年能卖上八百文,只银钱就要一石麦,再加上田税,家里一共是四十亩地,每亩地三升,就是一石两斗,家里就只能剩下二十四石的麦。
撑死二十四石,人家来收粮税的时候,你应当交一石两斗,多收走你两斗,那都是收税的差役脚下留情了。
一大家子,十三口子,一年的吃喝嚼用,就全指着这二十四石麦,也就是两千多斤的麦子,再加上那二十亩地种的地瓜,豆子等等。
若是一分钱不花,只一家子吃喝,地瓜亩产高啊,是饿不着肚子,可是还有小叔要念书,姜梓姜炎也读书认字呢,今年两人一个五岁一个四岁,明年还打算送这两个去读书呢!
再者油盐酱醋不要钱?
全指着地里这点产出,就又是紧巴巴的一年。
这还是老姜家地多呢,山前村可还有家里只十几亩地,甚至只有几亩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狗官还只是第一年上任,往年可没有摊派役银这一说。
但不管怎么说,官字两张口,人家怎么说,小老百姓就只能怎么办,赶紧的先卖粮交税呗!
老姜家今年不打算卖粮食,平日里姜沅蔓进山打猎,又有姜万银日日往县里跑着卖菜,这都是进项,姜大喜就觉得先囤一年的粮,心里才有底呢,万一明年年景不好,不丰收了呢?
要知道卖粮的时候一石八百文,买粮可就不止这个价了。
姜大喜虽然不打算卖粮,但村子里家家户户的,谁家不得卖,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进村子里来收粮的,多是县里的粮商,到村子里来收粮价格上会便宜些,为着方便的,山前村的村民大多都是直接卖给收粮的。
只是今年来收粮的给的价,叫山前村的村民红了眼珠子。
“一石麦六百文???”
赶着马车的伙计天生一张笑脸,扬了声道,“不是我们压价,实在是今年的粮价都低,咱们南边更便宜呢,一石麦才五百文!就是去咱们县里粮铺卖,也是这个价儿。这是咱们东家听说今年粮价便宜,便叫我们白跑腿呢!叫我们下来收粮,也按着六百文一石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