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直播間內寥寥無幾的幾個人本是在廣場上隨手點進來的,可此時已經目瞪口呆,難以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兄弟們,是我眼瞎了嗎?這尼瑪還是直播?跟我鬧呢?”

“這氣氛,這特效,實不相瞞,我是做後期的,這要是後期剪輯的還好,但要是直播,那真的恐怖。”

“本來是想看妹子的,但這直播成功的吸引了我,妹子什麼的一邊去吧,只是希望接下來也有這樣的水準!”

“兄弟們,跟我衝,直播裡的清流呀,我要分享給我姥爺姥娘,爺爺奶奶看!”

為數不多的幾個觀眾都是紛紛加入了熱烈的討論當中,彈幕飛起,不知道的還以為有成百上千人呢。

寧安全然沒有關心這些,他的面前彷彿出現了一道虛無之門,寂靜的空間內顯得有些壓抑,沉重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他雙手撐起放於門上,輕輕一推。

光芒閃過,已然變了場景。

眼前,鳥語花香,山清水秀。

一身穿樸素長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盤坐於細柳之下,輕風之中。伏於案臺,一股浩然正氣自老者身上盪漾開來,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在他身旁,數百弟子拱衛,皆是手持竹簡,手提狼毫,悉聽教導。

頗有悠然自得,樂在其中的味道。

雖說樸素,卻別有一番滋味。

那穿著雖然樸素,可氣質不凡的老者似乎是察覺異樣,微微抬起頭來,望向寧安。

當四目相對之際,火花驟然而起,跨越了兩千多年的對視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孔子,孔丘!

當然,後人或許更喜歡叫他。

孔聖人!

此刻,直播間已經有上百人了,過好的留存讓顫音將他推給了更多的人。

那雙眼睛不僅僅是和寧安產生了碰撞,更是和上百的觀眾產生了火花!

千古第一聖人,孔子。

一生為仁,儒學創始人,那一身坦蕩浩然之氣,不由自主的散發出來,那火花讓許多觀眾都是心神動盪。

“我天,這老爺爺看上去好慈祥,不知怎麼回事,總覺得心裡暖暖的,極為安心。這就是千古第一聖人嗎?”

“我也是,總覺得這老爺爺身上有一股別樣的氣質,很是舒心,讓人不由自主的空靈起來。聖人的話,莫非是孔夫子?”

“道!我竟然透過一個屏幕從一個演員身上感受到了道的味道,這,太玄妙了!我是道士!”

“哇,樓上這麼一說,我好像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對不起,我沒啥文化,只能說一句,臥槽,牛逼!!!”

“這直播也太讚了,就衝著這老爺爺的演技,都可以給十分了,比那些扭屁股,露胸的好看多了。”

許多人都是默默地關了彈幕,很難想象,一百來人的直播間,彈幕竟然會無縫銜接,壓得看不到人。

“何人?!”

孔夫子身旁一弟子猛然起身拔劍,警惕的看著寧安,周圍的弟子也都是面色不善。

然而未等寧安開口,孔夫子便先笑了起來,雖蒼老卻有力,他抬起衣袖輕輕地壓了壓,對著眾弟子而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子貢,難道你忘了這個道理嗎?”

子貢聽到後連生愧色,急忙躬身作揖,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夫子,子貢知錯。”

“夫子,弟子知錯!”

諸多弟子都是面色羞愧,收起武器,作揖拜向孔夫子。

孔夫子則是看向了寧安,,滿懷歉意,微微躬身。

“諸弟子警惕,朋友勿怪,魯國孔丘,足下是?”

寧安連忙回禮,在這位聖人面前,他不敢託大,更是懷著崇高的敬意而來。

“晚輩寧安,來自兩千多年後的一個讀書人,此行,特來一睹夫子風采,求教論語。”

當諸多弟子聽到寧安的話後,都是激烈的討論了起來。

“兩千多年後?不可能吧,此子定然是欺詐矇騙之徒。”

“莫非要借用夫子之名,我等要小心,夫子仁義,切莫讓此子騙了。”

“…………”

對於周圍的一切,寧安也是充耳不聞,他自然明白,要讓古人接受此言,極難。

孔夫子打量著面前這個奇裝異服的晚輩,隨後,忽然開懷大笑起來。

諸弟子皆是不明所以,就連寧安都是有些錯愕,未曾想到孔夫子竟會如此。

“不語怪力亂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遠之。不論朋友來自何方,凡間仙界皆無妨,探討學問便是同道中人。”

孔夫子這話讓弟子們都是汗顏,愧疚而生,寧安也是敬佩不已。

幾千年唯有孔夫子在讀書人地位非凡,不是沒有道理的。

“夫子度量,晚輩敬佩!”

寧安現在是由衷的感到佩服,比起書本里生硬的形象,面前的孔夫子才是讓他貼切的感受到了聖人之德。

“朋友剛才所言,論語,是何物?”

孔夫子發出了自己的疑惑,弟子們也都是正襟危坐。

“論語乃是夫子以及諸位弟子言行彙總之作。”寧安提起論語,更為恭敬。

“論乃編纂之意,語乃談吐之言,論語,好名字。”

孔夫子沒有去驚奇於言行彙總之作,反倒是稱讚起論語此名。在孔夫子眼裡,既然寧安都說了是兩千多年後穿越而來,此行倒也不古怪了。他已然將自己代入寧安的立場當中,去看待寧安的話。

“不知,是何人命名?”孔夫子如今已經年逾古稀,卻未曾有蒼老,沉寂,交談之中竟顯出幾分朝氣。

寧安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這個,我還真不知道。”

孔夫子聽到後哈哈大笑起來,不知為何,孔夫子總覺得面前的青年不似瘋癲,也不像欺詐之徒,有一種莫名的親近。

“無礙,小友既然是來探討論語,不妨說出疑惑。”

寧安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看著孔夫子。

“夫子於這禮樂崩壞,動盪亂世之中,傳言身教,所求為何?”

(注:論形聲兼會意字。篆文從言,從侖(表條理),會有條理地分析事理之意,侖也兼表聲。如今簡化作論。從侖聲的字多有條理、層次義。論源自侖當無可疑。論僅見於秦漢文字,出現不會太早。情節需要,無需較真。)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