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蘇家的這兩兄弟居然都做著有一些成就的生意。
難怪蘇琳琳這個千金大小姐。
在陳安這紈絝子弟的面前那麼臨危不懼。
這是從小就在上流社會里形成的大氣。
張凡把報紙給合上,轉頭就出了圖書館。
他走到汽車站,買了一張長途汽車票。
“六山村?小夥子,你確定你沒買錯票?”
司機看著眼前斯斯文文的年輕人。
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手上拿到的這張車票。
“怎麼了,六山村難道是什麼龍潭虎穴?”
中巴車上只有零零散散幾個人。
張凡也不知道這地方有什麼不能去的。
“這村子已經好些年沒有外人了。
“我就是隨便問問。”
中巴車司機看著車上的人。
這些都是六山村的村民。
他經常拉這些人回村也都很眼熟。
突然之間看到了一個斯文年輕人。
他才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小夥子,你來俺們村要幹什麼?”
一個曬得皮膚黝黑,戴草帽的年輕人。
說著一口非常濃重口音的普通話。
“我知道你們村子有磨坊。
“想去跟你們買麵粉。”
鄉下人都很老實。
張凡也不怕跟這年輕人說實話。
“你要買麵粉,那你可真是運氣好了。”
“那磨坊就是俺們家的!”
年輕人的眼睛亮了。
“你們家的磨坊一天能生產多少麵粉?”
張凡在那雜誌上看到六山村有老磨坊。
但是具體的規模跟生產量他都不瞭解。
“俺家的磨坊可大了。
“就是現在沒什麼人願意幹。
“一直都是半廢不廢著。”
年輕人嘆了口氣。
在這經濟發展的年代。
很多年輕人都是到城市裡來打工。
沒幾個會安分在自家小村子裡幹活。
“你想要多少麵粉,如果少的就別白跑這一趟了。
“村子裡人手雖然不多,但也不接白活。”
“俺們家的叔叔嬸嬸們也不會開工的。”
年輕人也是打量了一下張凡。
突然發現他生的很英挺俊朗。
有些像村子裡老人說得一表人才。
“越多越好,最好能一天一噸!”
張凡正好也不想要少的數量。
麵包廠裡的麵粉現在是多多益善。
只要是能堆在倉庫裡。
那些工人看著也能多加幾分幹活的衝勁。
“一噸?我說小哥,你可別拿我開玩笑。”
“你怎麼也是讀書人。”
“不會不知道一噸有多少吧。”
年輕人是有些愣了。
車上的人聽見有人往村子裡要一噸麵粉。
也都是齊齊看向了張凡。
“我是成林麵包廠的少東家,張凡。”
沒有名片,張凡只能是口頭介紹自己。
“那個往貧困山區裡面捐送麵包的。”
“就是你們啊!”
車上一個人嗓門大的整車都聽得見。
“小哥,你是成明麵包廠的!”
“那可是我們村子的大恩人了。”
這麼一說,年輕人激動得牽起張凡的手。
這突然的變故也是讓張凡沒想到。
原來,六山村是非常偏僻,貧瘠的村子。
年輕人都想著往外跑。
老人沒辦法才留守在村子裡面養老。
小孩子們沒有書念。
只能是幹些農活,幫忙養家餬口。
誰知道在一個月前。
一場大雨把小麥都打壞了。
收入直接是等於折損了一半。
幸虧提前收割了一部分麥田。
不然今年他們就是顆粒無收。
但是剩下來的這些收成。
根本就不足以維持一年的吃喝。
村子裡的各家各戶都在發愁,要不要出去再謀一份生路。
但是年輕人帶出去的都出去了。
如果老人再出去幹活。
小孩子就沒人照顧。
就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時候。
突然傳來了一個消息。
“聽說有個好心老闆,送了幾車麵包來。”
“那些麵包還都是新鮮的老麵包。”
“一下子可把村民們都高興壞了。”
年輕人說起來的時候都是眉開眼笑。
張凡有些不能理解。
老麵包最多也就保存個五到七天。
也不足以他們吃上一年半載吧。
“老人們直接把那些麵包都賣給了隔壁。”
“足足是換回了五百塊錢。”
“娃兒們吃喝不愁,還能換上新衣裳!”
車上的其他人也都是紛紛點頭。
他們家裡也是分到錢了的。
同樣是村子,有的村子富,有的村子窮。
張凡也是見過挨著的村子。
貧富差距卻很大的。
“所以那些麵包就等於救了你們村子?”
張凡沒想到自己的造勢之舉。
還是了這麼大的好事。
“當然啦!可不知救了多少娃兒的命!”
“恩人,你這要多少麵粉?”
“俺們家的磨坊都包了!”
年輕人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
“如果缺人手,俺可以幫著幹!”
“村子裡我也有娃,俺也算一個!”
中巴車上有好幾個人都是舉起的手。
農村人淳樸老實,有絕對會報恩。
見到這些鄉民如此熱情。
張凡知道他的麵粉是有著落了。
跟著那年輕人入了村,張凡見到那磨坊。
果然跟他形容的規模一樣大。
只不過可能真的太久沒用。
那外面的臺階上都是生了一層青苔。
“小哥,我說了要一天一噸麵粉。”
“但情況緊急,你能生產多少我就要多少。”
既然是來談合作,張凡也是帶足了現金。
他直接是很大方拿出了五百塊錢。
既然這些村民賣了麵包是這個數。
說明在他們心目中。
這已經是很大的一筆錢了。
“你放心,俺們村子裡有車!
“只要給你做出麵粉來。”
“直接就送到你成林麵包廠!”
看到那五百塊錢,年輕人是熱淚盈眶。
“有了這錢,我們都能夠換上新衣裳了!”
其他的村民也都是笑逐顏開。
鄉下人就是務實,說幹就幹。
他們當著張凡的面。
直接就把磨坊裡給打掃乾淨。
把新鮮的小麥取出來開始做麵粉。
在這非常老舊的磨坊裡。
有著一個也相對老舊的機器。
但是運作起來還是很好。
聽說有人出錢要買麵粉。
村民們也都是把自家的小麥都拿了出來。
看著那白色的麵粉傾瀉而出。
張凡知道自己這下鄉來尋求麵粉的目標。
是徹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