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他們,林煙趴在床上開始寫作。
用原主能寫出來的語句,將這個頂替事件完整的寫成了一封舉報信。
文章裡她仔細闡明瞭事情經過,再開始擴大影響面。
她指出,一個小縣城的公職人員都能換掉她的身份,頂替她的學籍,那不由讓人懷疑,全國範圍內,這樣的事情還有多少?
最後,開始上高度、上價值。
真正憑本事考上好大學的普通人被剝奪成績,而有權有勢、毫無底線道德、無視法律的無能之人,卻能進入好的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以後還會進入好的工作崗位……
但這樣連靠自己本事爭取的實力都沒有的人,真的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嗎?
高考是一件公平的人才選拔考試,但特權階級卻讓這份公平染上陰影,這與恢復高考的初衷無疑背道而馳。
而被他們奪走學籍的人,幸運的或許還能再次參加高考,不幸的或許終生都沒有再次高考的機會,強行剝奪別人的人生,這無異於變相殺人。
這樣的事情不加以制止,那高考的意義又在哪裡?
……
一紙實名舉報信投到了京市教育局,同時抄送到了京市政府部門、京大招生辦等所有她能想到的地方。
她相信,只要有人看到了她的舉報信,絕對不會視而不見。
畢竟這是高考恢復的第一年,各方領導都極為重視,收到這樣的舉報信,怎麼也會重視三分。
期間,報紙先一步被刊登了出來。
並且因為加上了高考、第一屆考生、權勢壓人等等熱門話題,準備好的報紙很快便被一售而空。
一時間,關於頂替高考成績、學籍造假等新聞就開始大肆傳播,引起巨大反響。
她拿了一份貼在了京大廣場公告欄上,並用毛筆將文章內容抄寫了一篇大字號的,貼在了一起,保證能讓人一眼就看見。
報紙上寫出了那個小偷的專業、班級,姓名用林某煙代替,就差指名道姓的說明對方的無恥行徑了。
“這個叫林某煙的同志是誰?有人認識嗎?”
“我們班有個林語煙,不會是她吧?”
“肯定是她!沒見上面寫了中文3班嗎,我們班只有她一個叫林某煙的同志,這樣的人怎麼會是我們班的?簡直丟盡了我們班的臉!”
“……”
京大的學生都不恥自己的學校竟然出現了這樣拖後腿的人,紛紛向校領導反應情況。
特別是老師將拿出試卷,讓林語寫,而她因為心虛,憤怒拒絕之後,京大師生對她的情緒到達了頂峰。
她的拒絕相當於直接將她最後能自證的機會都拒之門外,雖然她不拒絕也無法自證就是了。
一時之間,林語的日子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
路上遇到的每個人都會對她指指點點,更有性格直率暴躁的,直接跑到她面前破口大罵。
她自然也看到了公示牆上面的內容,憤怒的衝上去將其撕得粉碎,但毫無用處。
反而罵她的人更多了。
林語躲在宿舍裡,再不敢出門。
但宿舍裡還有其它的同學,她們是之前跟林語交流最多的人,更是覺得受到了欺騙,對她噁心透頂。
再難以忍受和她同寢室,聯名向老師請求將她換出去。
……
這些事情林煙哪怕不知道,卻也能想象到。
這個時代的人大多還是淳樸正義的,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觀念根植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