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一最後看了一眼住了兩個多月的小院,鎖上了大門,把鑰匙交到隔壁王嬸手上。賣了也不值多少錢,不如就留著吧。
王嬸看著比以往高了一個頭的武一,心中也是感嘆,沒想到當初那個老實巴交的武大,如今居然發達了,要去陽穀縣當都頭了。
“王嬸,這房子就交到你手上了,您隨便用。要是哪天我二弟回來了,你要告訴他去陽穀縣尋我。”
武一怕萬一出現點什麼變故,武二沒去打老虎,直接回家了,好讓他能找到自己。
“放心吧,大郎。要是武二回來,我指定轉達到。要是你父母還活著,能看到你出息的一幕該多好。”
武一記憶裡,武大郎的父母形象已經模糊了。想到了在現代的父母,不知道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心裡突然難過起來。自己一直不敢去想他們,今天聽到王嬸的話,卻勾起了他一直壓抑的思念。
“好孩子,別難過。你父母泉下有知,知道大郎現在這麼出息了,一定也會高興的。”
武一嘆了口氣,跟王嬸告別,上了僱來的馬車。
“駕!”
車伕揮動馬鞭,迎著朝陽,帶著三人駛離了武一穿越到大宋朝的第一個家。
石秀坐在車頭和車伕聊著天,顯得有些興奮。
自從那日遇見哥哥之後,自己就轉了運,先是得了周侗指點,武藝大漲。如今又能去當都頭,自己的身份簡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武一和潘金蓮坐在車廂裡,潘金蓮倒是挺高興的,自小長在潘家的她對清河縣也沒什麼別樣的感情。潘公子的事一直是她心裡的一根刺,如今搬離了清河縣也挺好的,心裡反而踏實了。
潘金蓮倒是看著武一有些悶悶不樂,還以為武一是故土難離,所以有些難過。
其實他心裡想的不是這個家,而是那個千年後的家。一陣孤獨感把自己包圍,自己從千年之後來到大宋朝這件事,沒有人可以分享。
手在大腿上模擬著用鍵盤打字。
【我想回家】。
又模擬著用退格鍵,把字一個一個的刪掉。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想家。
潘金蓮握住了武一的手,說道:“大郎別難過了,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回來看看。”
聽到潘金蓮的安慰,武一好受了點。
還好在這一世,身邊有金蓮,還認識了不似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石秀。還拜了周侗為師,還認識了凡爾賽的福伯。
過好這一世吧。
武一拉著金蓮的手,說道:“還好有你陪著我,要不然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這世上可怎麼辦?”
“放心吧大郎,我會一直陪著你的,還有三郎。你不是說九天玄女娘娘說你今年就能見到你二弟麼,我們都會陪著你的。”
大路疾行,小路慢跑。馬車晃悠了一天,終於到了陽穀縣。
車伕按武一的要求,找了縣衙附近的一個客棧停下了。
武一跟掌櫃的要了兩個房間,備一桌飯菜,中午的時候就休息了一會兒,吃了點乾糧。想趕緊吃了飯,好去休息。
大堂裡有一個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的道人正在自斟自飲,見到武一一行人進來,打量了幾眼。
看了眼身材高大的那人,觀其面相推其命,心裡暗自說道:“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澆油。心雄膽大有機謀,到處逢人搭救,怎奈救人不自救。人是好人,奈何命苦,終究不得好死。”
又觀察他旁邊的婦人,心裡又說道:“怎睹多情風月標, 叫人無禍也難消,好一個陰毒剋夫的面相,誰要是娶了她啊,唉!~”
最後看到那個人的時候臉色一變。
“怎麼可能?這世上有我看不透的面相那倒正常,但是此人的面相所示命運居然是一直在變。”
再看另外兩人,那身材高大的壯漢面相沒變,命卻變了,榮華富貴,壽終正寢。
再看那女人,賢良淑德,貴不可言。
那道人趕緊低下頭,不敢再看。
心說,我師父讓我下山應劫,說是順應天意。
我下山時師父還囑咐我說,別胡亂窺測他人命運,今天喝了點酒倒是忘了。
這人的面相倒是神奇的很,居然還能影響別人的命格。再抬頭看見那人正看著他。那人見自己抬頭,還跟他點頭示意。
道人心中暗想,莫不是我窺視被他發現了,只好也跟著點頭示意。
武一進來後環視大廳,看見一個道人在喝酒,這是來大宋朝這麼久,第一次看見道人。
覺得新鮮,就多看了兩眼,那道士一抬頭,兩人目光就對上了,武一覺得自己這麼盯著人看,好像不太禮貌。
跟那道人點頭示意了一下,就去客房安置行李去了。
安置完行李,三人到大堂找了個桌子,等著吃飯。
武一坐了一天的車,那車還沒個減震,坐的屁股痛,乾脆就在大堂裡站著,四處打量這個客棧。
別怪武一沒見識,這穿越過來後,基本上就是家和集市兩點一線。之前出門最遠的地方就是清風山的土匪窩。
“兄臺到此處,可是走親訪友?”
武一沒想到這個道人居然主動跟自己搭話。
“哦,我與我兄弟在縣衙裡謀了個公職,今天才到此地。”
“在下公孫勝,雲遊一道人,想與閣下交個朋友。”
武一稍微怔了一下,不是吧,吃個飯都能碰見未來的梁山好漢。
小時候看水滸傳的電視劇覺得公孫勝好牛逼,但是你讓我說具體牛逼在哪,我是真的說不出來。好像就是一開始劫了生辰綱,然後就一直打醬油,最後反正是得了個善終,唔,樑上的人能得善終好像就挺牛逼了。
他這個時間點在這裡出現,恐怕是要去晁家莊找晁蓋。要去劫生辰綱啊。
雖然武一現在是即將上任的都頭,但是沒打算管這個事兒,出我管轄範圍了。
“在下武植,幸會,幸會。”
“敢問兄臺在縣衙所任何職?”
武一想了想,告訴他也無妨。
“縣衙裡的都頭,先生可是要往南去?”
武一說著,乾脆坐到了公孫勝對面。晁家莊在鄆城縣,正是在陽穀縣南邊。水滸傳梁山聚義的起因就是從這公孫勝七人智取生辰綱開始的。
要是沒有智取生辰綱的事情,那宋江也就不會因為給晁蓋通風報信被抓,好好的在鄆城縣當押司不好麼?主要是四處亂串的宋江在柴進那裡碰到了武松,想到武松一口一個哥哥的叫宋江,武一心裡就不爽。我只是不想武二遇人不淑,我管其他人死不死。
不過好像因為自己的穿越,已經死了燕順和鄭天壽兩個梁山好漢了。不知道到時候他們怎麼湊夠一百單八將。
公孫勝一聽這話,也是一愣。你是道人,還是我是道人。怎麼你先把我的去處給算出來了。
“不知都頭怎麼知道我要往南去的?”
公孫勝乾脆大方的承認,莫非這都頭也是個能掐會算之人。
“瞎猜的,此地往北上,不如坐船,東西方向,這裡也不是必經之路。”
公孫勝釋然,熟知地理,又能推理,怪不得能當都頭。
“先生你會不會騰雲駕霧啊,會不會五雷正法?”
小說裡的公孫勝賊厲害,施耐庵簡直把公孫勝神話了。武一覺得施耐庵像極了寫都市小說寫到後面,把都市小說寫成修仙玄幻的撲街作者了。
“兄弟說笑了,那些都是愚民以訛傳訛的說法罷了,我只是個普通的修道之人罷了。”
“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去南邊圖那些錢財幹嘛?”
公孫勝這下有些慌了,這人怎知我要去劫生辰綱。
“兄臺所言,我不太明白。”
“康親王最喜歡修仙問道,收容了好多的修道之人,還予以厚待,先生不是去南邊投康親王嗎?”
“哦,是的,貧道正是要往南去投康親王。”
這時,武一他們那桌的飯菜好了。武一告辭離去,走的時候說了一句。
“我勸你別去,也勸你那些同行別去,得了那些錢財,未必是好事。”
“哦,多謝兄臺指點。”
公孫勝此時只覺得毛骨悚然,武一每一句話都看似平平無奇,卻每一句話都暗有所指。
這個都頭太邪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