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歷遍了青山綠水,看不盡野草閒花。光陰迅速,又值九月,楓葉滿山紅,黃花更耐晚風。

一行三人,豬八戒挑著擔子,孫悟空扶著唐僧,一路行走,餓了孫悟空便去尋些食物,困了就在山野支起帳篷安睡。一路艱辛,不知不覺天色漸暗。

“呆子,趕緊把帳篷支起來。”孫悟空安頓唐僧靠著大樹坐好,轉頭對豬八戒說道。

“知道了。”豬八戒抹了把頭上汗,打開包裹,突然見前面升起一道緲緲的炊煙。

“師傅前面有人家居住,我們去借宿一夜吧。”

“你我出家人之人,風餐露宿臥月眠霜早已習慣,還是不要去叨擾別人了。”唐僧道。

“正是入秋時節,夜裡甚是寒冷,要是師傅受了病,是會耽誤取經大事的。”孫悟空勸道。

唐僧知道取經之事要緊,只能說道:“八戒你去問問那戶人家是否能夠讓我們借宿一晚。”

“師傅,我這就去。”豬八戒放下正在整理的帳篷,向前面的炊煙的方向走去。

砰砰砰……

豬八戒敲著門扉,心裡尋思是不是也能在此化些齋飯,這些日子野果清泉,連些像樣的飯都沒吃過。

“誰呀。”隨著聲音門扉左右,只見一個半老不老的婦人從門內走出,上下打量一番豬八戒,責怪的說道:“你這人好生無禮,竟然傍晚敲寡婦門。”

“施主,我是出家之人。”八戒手打佛禮,解釋道。

“原來是個和尚。”

“正是和尚,施主能否讓我師徒三人借宿一晚。”

“和尚倒沒什麼問題,另外兩個和尚呢?”

“我師傅在後面,一會就到。”八戒解釋道。

“好吧。”

“施主能否在施捨我們一些齋飯。”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剛剛做好飯菜。”

“多謝施主。”

八戒再施一禮,轉頭就走。

“和尚你不借宿了。”

“我去把師傅接過來。”

“你這和尚到是懂得尊師重道。”

豬八戒往回趕去,見到唐僧,把剛才婦人的話學了一遍。

唐僧搖搖頭道:“都是婦人,怕是有些不方便吧。”

“師傅不是常說世人平等,出家人哪有男女之分。”豬八戒勸道。

“你到學著教訓師傅來了。”唐僧笑罵道。

“那師傅我們趕緊走吧。”豬八戒催促道。

“好。”

師徒三人在次敲開門扉,只見婦人正收拾好一桌豐盛的飯菜。

“三位高僧趕快入席吧。”婦人笑著把三位讓上飯桌。

“阿彌陀佛,多謝施主款待。”唐僧看著桌上的飯菜,說道:“施主,貧僧師徒是出家之人,不能吃肉的。”

婦人笑道:“高僧這裡又沒有旁人,吃一次沒什麼關係的。”

“貧僧修行佛法,有沒有人知道,都不能開葷的。”

“你這和尚好不知趣。”婦人不滿的看了眼唐僧,轉頭看向孫悟空和豬八戒說道:“二位高僧可要多吃一些。”

“出家之人不能吃肉。”孫悟空聽到唐僧的話,放下剛剛夾起的飯菜。

“哎,可憐我老豬,怎麼就進了佛門了。”豬八戒抱怨的放下差一點就吃到嘴的肉。

“三位高僧,這可是我和三個女兒辛苦做的飯菜既然你們不吃就餓著吧。”婦人生氣道。

“施主勿怪,我等出家人只可食用素齋。”

“真真,愛 愛,憐憐端些饅頭出來給三位高僧食用。”婦人嘆息一聲,衝著門外說道。

“多謝施主。”

只聽到門外環佩叮噹之聲,只見三個女子推開屋門,淺淺一笑道:“媽媽,女兒們聽說來了三位高僧特意準備了一些素齋。”

“一群鬼機靈。”婦人搖搖頭道。

師徒三人重新入席,吃喝起來。

待三人吃喝完畢,老婦人說道:“三位高僧,我這三女兒可配得上你們?”

“女施主這是何意。”唐僧嚇了一跳。

老婦人說道:“小婦人孃家姓賈,夫家姓莫,夫家公姑早亡,我夫婦二人守承祖業,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奈何只生養了三個女兒,前年不幸,又喪了丈夫,如今偌大的家產只剩下我們婦人繼承。若讓女兒們外嫁,又捨不得她們受苦,今日正巧趕上你們師徒三人到此,我也正有三個女兒,這到是上天註定的緣分,你們正好一起還俗娶了我這三個女兒,以後你們就可以榮華富貴再也不用受這修佛之苦了。”

“貧僧早已投生佛門,婚配之事早與於我無關。”

“你這和尚,榮華富貴都不要,非要苦哈哈的修佛。”

“貧僧求佛之心不會更改,施主不要在說了。”

婦人不滿的哼了一聲,轉頭向豬八戒道:“這位高僧呢?”

豬八戒打量了三位女子,搖搖頭道:“我已有愛人,不敢再奢望。”

“老婦見你憨厚,我這女兒也可以給你做妾。”

豬八戒搖搖頭道:“多謝施主好意。”

“冥頑不靈。”老婦怒道。

老婦把頭轉向孫悟空還未開口就聽到孫悟空說道:“四位菩薩,不用在試探了吧。”

“你這猴子好眼力。”

一陣青煙,四位婦人現出本來模樣。

“拜見四位菩薩。”

觀世音菩薩點點頭道:“唐僧一心向佛,孫悟空本領高強,豬八戒……”

“菩薩我怎麼了?”

“紅塵是苦,卻不知回頭,何時才能成佛。”

“多謝菩薩。”豬八戒撇撇嘴,成不成佛對他來說,根本不重要。

“我們在靈山恭候各位。”四道金光消失在天際之間,剛才的房屋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師傅,菩薩也太摳了,好好地房子也不留給我們住,看來我們又要住帳篷了。”八戒抱怨道。

“八戒不可心生抱怨。”

“知道了師傅,我這就去搭帳篷。”八戒轉身,從行李力拿出帳篷,又開始搭建。

孫悟空看著天空,不知道在想什麼。

夜色越來越濃,星光顯得格外耀眼。

“好美的星空,比天河還要美。”八戒感慨道。

“八戒,天河在哪裡?”孫悟空好奇問道。

“在地界是看不到天河的。”

“好可惜。”

“沒什麼可惜,地界要比天上好太多了。”

孫悟空和豬八戒就這麼看著滿天星光,慢慢睡熟了。

你歌舞曼妙,你悲天憫人,什麼是色,什麼是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女兒國國王再次熱情的款待著師徒三人。

“貧僧多謝國王盛情款待。”唐僧閉著眼,不敢去看這誘人的歌舞。

“唐長老,是不是看不慣這些歌舞。”國王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貧僧不懂歌舞。”

“我教你。”

“貧僧多謝國王好意,只是貧僧真的該走。”唐僧無奈的說道。在女兒國呆了足足半個月了,一次又一次的請辭,只換來一次又一次的盛情款待。熱情如火,卻讓人更難拒絕。

“唐長老,女兒國你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了。”國王委屈的說著。

“貧僧已經在這裡停留的夠久了,真的該走了。”

國王眼淚滴滴落下,看著唐僧道:“你就這麼討厭我嗎?”

“貧僧早已發下大願,要去西天求取真經,真的不能再耽擱下去了。”唐僧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半個月,只要一說到要走,國王就會淚眼婆娑說上這麼一句。一開始還有些不忍,可是每次都這樣,只能在心裡無奈嘆息。

“八戒,一直呆在這裡好不好呀。”國王知道這招沒用了,轉頭對吃的正香的豬八戒問道。

“好呀。”豬八戒含糊的說道。

“悟空你也呆在這裡好不好呀。”

“我要去西天取經。”孫悟空道。

“討厭了,一天天就知道取經。”國王無奈說道。

“國王我們真的該走了。”

“走走走,你們都走。”國王皺著眉,滿臉委屈。

“貧僧告辭了。”

“不送。”國王耍著脾氣道。

“八戒別吃了,趕緊走了。”孫悟空扯著豬八戒的耳朵,向外面走去。

“猴哥,疼,鬆手。”豬八戒求饒道。

師徒三人不敢停留,生怕國王又後悔了。

出了女兒國,唐僧心中竟然生出一絲不捨。

“師傅捨不得了。”豬八戒見唐僧望著女兒國的方向一動不動。

“你這呆子,就知道胡說,師傅是得道高僧又怎麼會像你一樣捨不得兒女私情。”孫悟空教育道。

“七情六慾人之常情,師傅現在是凡人還沒成佛,自然會動情的。”

“呆子,好好挑著擔子,別胡思亂想,惹得師傅生氣。”

“八戒說的沒錯,我是有些不捨。”唐僧不知何時轉過頭,豪不掩飾的說道。

“師傅。”孫悟空生怕唐僧回女兒國。

“男女之愛,本是天地繁衍之道。”唐僧道。

“師傅,這話沒錯,我老豬最想要的就是可以和翠蘭生兒育女。”

“你那是情 欲。”孫悟空強調道。

“什麼色不情 欲的,我早就不是神仙了,天條也管不到我了。”

“你趕緊回你的高老莊去吧。”孫悟空有些生氣,本來是想勸導唐僧,八戒光在這裡唱反調了。

“悟空,不要惱火。”唐僧聽到二人的話全解的說道。

看著女兒國,又看看西方,唐僧道:“愛與不愛皆是佛性,佛需愛眾生,眾生才會供奉佛,佛是無私的,不會因私慾而失公允,佛也是悲苦的,要為眾生捨去私慾。”

“修佛就是修心,佛度也是心度,只有用心才能更好的渡化眾生。”唐僧看著西方,取經之心更甚了。

“師傅我們走吧。”孫悟空明白唐僧的意思,男女之愛是私慾,修佛就要捨去私慾,只有這樣才能誠心禮佛。

“上路。”唐僧道。

師徒三人再次上路,不知前路多少艱險,也不知會有多少人思念他們。佛渡眾生,真的度的了痴愛的人嗎?唐僧不知道,但他堅信真經一定有度化的方法。

一日又一日,師徒三人不敢耽擱,一路西行,看盡世間疾苦,度化可度之人。

唐僧感覺他們離西天越來越近,但是卻感覺他們離佛越來越遠。

西天取經,必經劫難,度化眾生,這卻讓唐僧變得迷茫。

愛恨秋愁真的能夠度化嗎?

貪嗔痴真的摒棄嗎?

世人多情,越是痴迷越難度化。可是世人如果不想度化自己,哪怕擁有再高深的佛法也難度化他們。

唐僧滿是憂慮,望著夕陽,腦中的芸芸眾生,或哭,或笑,或痴,或瘋。

“師傅在想什麼呢?”孫悟空奇怪的問道。

唐僧嘆了口氣道:“佛法真的能夠度盡眾生嗎?”

“肯定能的。”孫悟空肯定的說道。他不懂佛法,但是他這一路上看著唐僧一心度化世人,給他們希望和方向,教他們分辨善與惡。他漸漸相信佛法的慈悲,相信了佛能度化眾生。

“我不如你呀。”唐僧感慨道。

他在懷疑什麼?懷疑佛?還是懷疑自己?當他內心出現遲疑,他知道他永遠不可能求取到真經。

“師傅你不是常說,佛是慈悲的也是公平的,會給世人希望和慈悲。”

“是呀,佛渡眾人,是佛的慈悲,可是真能度盡世人嗎?”

“師傅,老豬不懂什麼佛,但是我知道只要盡力就好。”豬八戒也勸道。

“盡力?只要能夠普度眾生哪怕窮盡我終生我也不後悔,但是我離西天越近,我的心卻越感覺迷茫。”

“師傅,又為什麼迷茫?”

“佛經高深晦澀,世人卻難以參悟,一花一世界,可並不是每個人都看的到花的美麗。”

“正因為這樣才需要師傅弘揚佛法,助世人脫離苦海。”孫悟空道。

“我雖有心卻力不足。”

“普度眾生,只要用心就可以。”

“用心普度,卻度不盡世人。”唐僧陷入了迷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泥沼,快速的吞沒他的雄心壯志,越是掙扎陷得越深。

唐僧盤膝坐在地上,閉上雙眼。

佛法高深,世人難懂。但我輩修佛之人要以弘揚佛法為己任,度不盡人世,卻要更努力的度化世人。

這條路越是艱辛,越要努力。

孫悟空看著唐僧,輕輕地嘆了口氣道:“師傅,我曾聽聞地藏王菩薩發下宏願地獄不空永不成佛。”

“地獄不空,永不成佛。”唐僧嘴裡重複著。地獄永遠不會空,可是地藏王卻一直在度化,到底是為什麼呢?度化眾生,是一個希望,有了希望才能讓心看清前路,度不盡眾生,那就度化有緣人。善是可以傳播的,正如佛也會隨之被人傳播一樣。一傳十十傳百,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卻可以給眾生一個希望。

佛度眾生,首先要度化自己,心不堅,佛法難修,世人難度。

唐僧呼出一口濁氣,睜開了雙眼:“貧僧也只是一粒希望的佛種。”

“師傅,你又悟了?”

“佛渡眾生只是宏願,但是我要為這個宏願努力下去,哪怕度不盡世人,也要給世人善的希望。”

“阿彌陀佛。”孫悟空雙手合十,口誦佛號。

“阿彌陀佛。”豬八戒同樣口誦佛號。

唐僧深吸一口氣,看著西方,眼中再次變得堅定,一定要取回真經普度眾生。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