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走的很慢,佯裝凡人之身,一路西行走走停停,日行百餘里就稍作休息,看這人間煙火氣。
不過是十多日,玄奘就走至鞏州,距離長安城一千三百餘里。
這途中,玄奘也沒閒著,見過形形色色各類人,遇到讓他心生有趣的人,會暗中指點一二,傳他武道。
入了鞏州境內,感受著身後逐漸遠去的九州結界,玄奘心知,真正的西行,開始了。
鞏州地界不過數十里,又走了半日,玄奘行至鞏州以西雙叉嶺前,駐足暗中打開武道真眼向山嶺中望去。
數道駁雜不堪的妖氣隱於茫茫山嶺之中是那般顯眼,玄奘心知,這幾道妖氣可能就是那雙叉嶺鞏州三怪了。
這半日,從鞏州過來,玄奘也從些許路人口中得知,鞏州人苦雙叉嶺妖魔久矣。
若玄奘所記不錯的話,這雙叉嶺,就是他西出長安後所要遭遇的第一道艱難。
“既如此,今日貧僧便在這雙叉嶺上,使那降妖伏魔手段,還鞏州一片清寧!”
玄奘上了雙叉嶺,輕鬆愜意的走著。
既然是西行路上的一道劫數,那自然會自己送上門來。
玄奘也沒有刻意去尋那鞏州三怪,在山嶺中轉悠等待了一個時辰後,山林中終於穿出了動靜。
“嗷…呼!”
伴隨著由遠及近催魂的嚎聲,一陣如風掠過地面殘枝敗葉唰唰聲過。
山林中樹木枝葉擺動,簌簌哀鳴,似是在告誡玄奘:快逃!快逃!
果然,不多時從林中擁出五六十個妖邪,多是宵小嘍囉,只有三個身形較大,約麼十尺來高,是一熊,一牛,一虎之精怪。
玄奘看了無語,這三個小精小怪,也就依仗著手底下那五十多個小嘍囉欺負下凡夫俗子了。
但凡在長安一千二百里境內,有些九州結界守護,這三個小精怪還不知道被削成什麼樣。
原本軌跡中的玄奘,但凡是研習過武藝,也不至於恐怕到翻身下馬,遍地打滾的地步。
一想到這些,玄奘就覺得有些丟臉。
恰在此時,一群妖邪小嘍囉們圍住玄奘,三個精怪瞧著玄奘,道了一句:“好一個細皮嫩肉的和尚!”
“兄弟們,將他拿下,今晚我們就有肉吃了!”
“嗷…呼!”
妖邪小嘍囉們嚎叫著視作回應,下一步直接朝玄奘撲去。
“聒噪!”
對付這些距離天仙還差十萬八千里遠的宵小嘍囉,玄奘還不至於動用武道神通。
手持著觀世音於水陸大會賜下的九環錫杖,隨手揮舞,真的是一杖一個小嘍囉。
不過幾下,就有十幾個妖邪小嘍囉被打到在地,化作原型沒了聲息。
“叮,宿主玄奘打殺劣等小妖1只,獎勵一年修為*1,是否提取?”
“叮,宿主玄奘打殺劣等小妖10只,獎勵一年修為*10,是否提取?”
……
空中,剛從九重天上天宮中急匆匆趕來的太白金星立於雲端上,看著下方山林中在大殺特殺的玄奘。
撫著銀白長鬚嘀咕著:“這怎麼沒按劇本來呢?”
“不該呀,”嘴裡嘀咕著,另一隻手兀自掐算著,開始如一團迷霧,怎麼都撥動不開。
直到太白金星動了自身藏匿著的根本力量,似是窺到一角。
太白金星立於雲端,看著下方與前十八年迥異不同的玄奘沉默著。
良久,復自言自語道:“大勢所趨,量劫之下隨波逐流即可”
“偏要逆勢而行,撥亂反正…唉,難矣!”
“玄奘,好一個後生啊!”
這樣,才算是洪荒傳承下來的人族啊!
在萬族中夾縫生存,自微末中崛起,那骨子裡的堅韌,不屈!
永遠是讓人那麼自豪,驕傲……
一道流光自太白金星指尖迸發,射向玄奘,自己折身就往天庭飄去。
雙叉嶺,某山林中。
在那三個精怪‘兀那和尚’的怒喝中,玄奘一杖下去,三個精怪當場身隕。
“叮,宿主玄奘打殺初等小妖3只,獎勵十年修為*3,是否提取?”
於此同時,玄奘似有所感望向天空,一道流光沒入靈臺。
“叮,宿主玄奘獲得三殺劍法(武技)*1,三殺劍法,乃人族武道殺伐神通秘技,可殺敵滅神斷因果,擁有神鬼莫測之威能!”
“這三殺劍法是哪來的?”
玄奘望著空中沉思著,記憶中原本軌跡中他在此遭遇小妖,西行路受阻是被太白金星前來所救。
“難道,太白金星已經來過,這三殺劍法也是他所留?”
在更遙遠的末法時代中,玄奘隱約記得,太白金星是有一人族名諱,喚作李長庚。
至於久遠的人族歷史,不可能事無鉅細得以窺全貌。
玄奘於李世民二人於人族精神傳承中暢遊於過去未來也只是囫圇吞棗記個大概。
想來,這太白金星可能是與我人族某位先賢有些淵源,這三殺劍法,如此殺伐滅人元神手段,定然是遭天妒,創出這位武道神通秘技的前輩,可能早在上古時期就被算計,慘遭不測了。
不管怎樣,得到三殺劍法,玄奘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依仗。
對此玄奘還是要向太白金星致謝,以示感謝當然是見面更好。
於是乎,玄奘不行佛禮反抱拳,對天呼道:“貧僧大唐玄奘,敢問太白星君可在?”
半晌無聲,玄奘知太白金星許是見到他除妖手段,知他性命無憂就早早離去了。
“如此,倒是可惜了!”
嘆息一句,玄奘也沒有在意,手中九環錫杖一揮,隨手打出一個大坑,施展擒龍手將散在四周的小妖屍體拘到坑洞中。
再一揮手,一片塵土飛揚,化作一攤碎土鋪蓋在坑洞上。
自此,雙叉嶺上,再無鞏州三怪之名。
只是,僅僅是除掉鞏州三怪,這樣還不夠!
這一熊一牛一虎精怪沒了,來日還可能會來個蛇妖狼妖,或者是豺妖。
雙叉嶺地界,還少一個能夠護佑此地的人。
想到原本西遊軌跡中保他在雙叉嶺安危的那個山中獵戶,玄奘動了傳武的心思。
只是這個喚作劉伯欽的山中獵戶,究竟是良善之人,還是險惡之徒,需見上一面才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