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时期,国家设有管理全国财政经济的官员“治粟内史”;到了汉代,这个官职逐渐演变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之事,现在朝中的大司农由孟光担任。
刘闪初听到“孟光”时,还以为是典故“举案齐眉”中的那个女子,细问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还有另一个叫孟光的男子。
孟光,字孝裕,曾任符节令、长乐少府,现任大司农之职。
据说此人性格有些古怪,他经常与朝中众臣发生争执,所以经常借故不来上朝。
刘闪本想传孟光到宣室殿,眼看天色已经不早,只得作罢,并让黄晧传信,请他明日上朝议事。
秭归,西周时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地处长江中游,为巴、楚之门户,地势非常险要,一千多年后的三峡大坝就建在这里。
据说屈原有个姐姐,在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达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蜀中地势难行,而秭归以东则以平原地形为主,出了秭归之后,地势就变得相对开阔起来。因此,秭归的位置就像喇叭口一样,如果吴国丢了秭归城,荆州的西大门就会敞开。
上次的夷陵之战,孙权也清楚秭归的重要性,他要求孙桓坚守秭归一个月,结果张苞势如破竹,仅用三个时辰就攻下秭归,吴军一时非常被动;此战之后,吴国加固了秭归的城墙,现在已是固若金汤。
自古以来,攻城为下。
姜维的兵马少于吴国,他自然不会傻傻地去攻城。他布好阵势后,几番派人到秭归城下辱骂挑衅,一连骂了好几天,也用了多种激将之法,兵力占优的朱然却闭城不出。
姜维随诸葛亮多次北伐,他见识过司马懿的气量。眼前的朱然跟司马懿相比,恐怕不分伯仲,弄得姜维也没了脾气。
“大将军,我只有一万八千兵卒,强攻肯定拿不下秭归,这该如何是好?”梁绪问道。
“既然拿不下,那我就不要了!我回永安便是!”姜维诡异地笑道:“梁虔、梁绪,领兵两千,将巴东城的粮草运往永安,留下五日口粮即可。”
“诺!”
“吴班、高翔,请二位将军,每日准时去城下骂阵,我自有安排!”
“诺!”
“张嶷、廖化、邓芝,各自领兵三千,攻占空虚的建始、恩施、利川、咸丰各县。不过,不要留兵驻守,大肆劫掠后速退永安。”
“诺!”
“慢着!”三将即将离去时,姜维说道:“你们攻城时,全都打本将的旗号!”
“诺!”
几将奉命而行。
当蜀军攻到建始城下时,全琮生怕被姜维捉住,早早地领着兵马望风而逃,顺着夷水一路逃至长阳城,然后逆江而上,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秭归城中。
……
秭归。
“朱将军,姜维的大军早已远离秭归城!他正在抢劫我建平郡的西南诸县!”全琮肯定地说道。
“蜀军……不是在秭归城外么?”朱然疑惑地问道。
朱然猛地想起,这两日蜀兵没来骂阵,于是赶紧登上城头查看。借着淡淡的月光,朱然发现,秭归城外的蜀兵营寨中,全都是草人!
“姜维果然狡猾!本将太过小心了!”朱然愤愤地说道:“姜维兵马不足,他知道攻城不下,想要退兵又担心被我追赶,这才袭扰各县以示强,借机暗中退去!”
想到这里,朱然详问了全琮与姜维交战时的详情,再结合各路探马的报告,仔细分析蜀军各部的运行轨迹,然后得出结论:姜维手上,最多只有两万兵马!
“哼!我有三万大军,却被姜维的几千人吓得龟缩城内,简直贻笑大方!”朱然愤愤地说道。
“唉!原来姜维不到两万兵马!”全琮懊悔地说道:“陛下给我三万精兵,不仅没有攻下永安,损兵两万多不说,还连丢巴东和巫县二城!若不能拿下永安,恐怕……只能提着脑袋回建业了。”
“报……将军!姜维已经撤回永安城!巴东、巫县并无兵马驻守!”
朱然、全琮彼此看了看,朱然说道:“既然如此,我可兵进永安,顺便收复巴东、巫县二城!”
“朱将军,姜维狡诈,我得小心进兵才是!”全琮提醒道。
“丁奉,你三千兵马先行;太史享、孙桓、周舫,各率五千兵马紧随其后,各部间隔一个时辰起行!”朱然说罢,自信地笑道:“我沿途确认没有蜀兵的埋伏后,我再领城中剩余兵马,继续往永安进发。”
“朱将军果然谨慎!”全琮赞道:“朱将军分兵错时而进,各部兵马可相互掩护;如此行军,就算中了埋伏,也不会损失太大,可谓万无一失。”
……
成都,崇德殿。
“陛下,为解决粮草不足的困境,我大汉曾效仿北方的曹魏,实行过“屯田”制度,但效果不佳,再无施行。”孟光简单地说完,然后一语不发。
“孟大人,何为“屯田”?”刘闪问道。
“陛下,屯田分“军屯”和“民屯”。所谓“民屯”,就是以五十人为一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粮食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军屯,则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收成皆归朝廷所有。不过,由于长年的战乱,现在的各国,军屯和民屯都很少,多以征收赋税为主。”
刘闪点点头,孟光又说道:“陛下,我大汉的赋税已经达到官7民3的程度!对百姓来说,他们只要能保证一家人的口粮,都不愿意种粮。众多的土地荒芜,也就不足为奇。”
“孟大人,我要想屯集足够的军粮,可否施行军屯?”刘闪充满期待地问道。
“陛下,如果加上一些老弱残兵,大汉的现有兵士已近二十万!然而,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十万左右。如今征战连年,并不适合军屯!”
“难道……只能提高赋税?”刘闪极不情愿地问道。
“陛下,若是提高赋税,百姓更不愿意种粮!”孟光肯定地说道。
“朕欲解决军粮不足的困境,不知孟大人有何建议?”刘闪诚恳地问道。
“削减军队,鼓励种食!”孟光简单地说道。
“孟光!你此等祸国之举!休要再言!”
“孟光!以前我与吴国结盟,你提消减军队倒也罢了!如今,我与魏、吴两国皆交恶,你还敢提削减军队,到底有何居心?”
“孟光!你到底是吴国的细作,还是魏国的细作?还不从实招来!”
……
面对众多朝臣的指责,孟光再也不说话,刘闪几次询问,他始终含糊其辞。
刘闪终于意识到孟光极少上朝的原因,于是换了一种问法:“孟大人,依你之见,我大汉有多兵马,才可保蜀中之安全?”
“陛下,汉中易守难攻,有魏延将军镇守,两万足矣;东边有大将军镇守,六万足矣;再有两万保卫成都,总共十万足矣。”
众臣刚要反驳,却被刘闪坚决止住:“孟大人,你鼓励种粮的建议,朕甚是赞同,请问有何具体措施?”
“陛下,其一,我可施行官2民8的轻赋税政策,再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购买百姓余粮,如此一来,百姓有利可图,必会努力耕种;其二,迅速赶制一批铁制农具,免费提供给百姓,减轻百姓租用支出;其三,可用“免税五年”的政策,引吸魏、吴两国的流民前来入籍,迅速充实我大汉的人口……”
“孟光!你简直祸国殃民!若是官2民8,大汉不出半年就要粮尽!”
“孟光!我军的兵器尚无足够的铸铁去打造,你却用来打造农具,其心可诛!”
“孟光,你对我大汉的百姓收取赋税,却对魏、吴的外来人口免赋税,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
面对众臣的指责,孟光不停地摇头,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出大殿。
接下来的几日,众臣获悉孟光被单独请到宣室殿,与刘闪商谈了两日之久,皆感到一丝不妙,赶紧请出吴太后向刘闪施压,希望能贬斥孟光。
然而,刘闪毅然顶住各方的压力,全盘照搬了孟光的各项提议,当廷发出好几道诏书,要求各郡县立刻施行新政。
当日,永安城外。
“姜维鼠辈!脖子洗干净!快快出来送死!”
“姜维!有胆就出城,老子要跟你单挑!”
“贼子姜维!缩头乌龟!滚出来给爷爷磕头!”
……
“闭上你们的狗嘴!”张绍站在永安的城头,厉声大喝道,突然又换了一副温和的语气:“几位将军,好像没几个菜吧,你们为何醉成这样?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咱们的卫将军一直都在秭归,难道……你们上路时没看见?”
“哈哈哈!朱然小儿!没想到你聪明一世,自以为万无一失,还是中了咱们卫将军之计!哈哈哈!”
“全将军,姜维正在秭归城中吃烤肉呢,你现在回去,应该还能赶上,哈哈哈!”
永安城头,张绍、傅佥、赵统和赵广哈哈大笑,朱然恍然大悟,顿时脸色大变,大声吼道:“遭了!又中计了!撤!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