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聲從小區第二排的八號樓傳來,只見一個老人正跪在地上,手捂著右側額頭,並大聲地呼喊,額頭上的血已經順著臉龐流了下來,染紅了手指。
小區裡幾個鄰居見到了,趕緊跑了過去,查看發生了什麼狀況,此時老人一隻手已經撐在地上,額頭仍然血流不止,大夥把她扶了起來,老人忍著劇痛口裡唸叨著:“剛被一個東西砸了。”,然後指了指右上方:“不知道是哪家扔的。”。
老人指向的是正對八號樓的二號樓南側陽臺,大家抬頭四處張望,也看不見有誰,只好先撥打了120,然後把老人攙扶到小區門衛處。
老人姓周,是一位七十八歲的老奶奶,本想去公園散步,卻遭遇飛來橫禍,她此時正用厚厚的紗布按著額頭,滿頭汗珠,正坐在保安室裡等候救護車。
保安小孫就詢問她是被什麼東西砸到的,周奶奶回想了下,有氣無力地說:“太突然了,就覺著腦門一疼,聽聲音像是個罐頭。”。
幾個街坊對小孫說:“要不你們物業查下監控,看看是哪家那麼缺德。”。
小孫回答道:“可以是可以,不過就算找到是誰幹的,物業也沒有執法權,你們看周奶奶傷成這樣,這個情況應該要及時報警,物業肯定會全力配合的。”。
周奶奶點了點頭,大家也覺得應該如此,之後救護車很快到了,去往了附近的醫院。
十分鐘後,兩名警察便趕到小區,小孫和物業經理向警察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把他們帶到了事發現場,警察周蓋問了一句:“扔下來的那個東西當時有找到嗎?”。
小孫摸了摸頭說:“好像沒有吧,我不在現場,是幾個鄰居發現的,然後再把老太太送到門口的。”。
另一個警察黃瑜指了指八號樓前的攝像頭說:“這樣吧,先去看一下監控。”。
一行人來到監控室回看了整個過程,遺憾的是樓前的攝像頭是一個下傾的角度,主幹道的攝像頭也只能看到一個物體從畫面一側飛出,還是無法判斷是從哪個窗口扔出來的。
黃瑜思索了一下說道:“受害人走在道路中間,距離二號樓邊上還隔著一個挺寬敞的草坪,所以這個物體的下落弧度很長,也就是說從低層扔出的概率不大。”。
周蓋指著主幹道那個監控補充道:“你們看這拋物線軌跡是從受害人右上方下來的,不是從其他角度拋過來的,所以我初步判斷受害人右側正對的二號樓這一列陽臺,就是物體拋出的位置。”。
周蓋還要繼續確認拋出物體掉落的位置,由於周奶奶被砸中後,那個物體彈落在地面上,向右側一蹦一跳,出了八號樓的監控畫面,接下來又調取了七號樓門前的監控,從這個畫面可以看到,物體彈了幾下後,又繼續向右滾去,也出了畫面右側,而那裡卻是一個監控盲區。
黃瑜說仔細地觀察後說道:“這像是一個易拉罐,看上去好像比一般的易拉罐要扁一點,有點像充能飲料或咖啡的那種鐵罐。”。
黃瑜要求再把視頻進度往後走一點,果然還是有了發現,大家把周奶奶扶走後,過了兩分多鐘,一名身穿黑色外套,下身藍色牛仔褲,頭戴鴨舌帽的男子出現在畫面裡,他在八號樓和七號樓之間來回轉悠,一直低著頭朝地上東張西望,似乎是在找東西,沒過幾分鐘就走了。
周蓋問了一句:“是在找丟下來的東西嗎,看上去很可疑,這是你們小區的嗎?”。
小孫仔細地瞧了瞧回答道:“看不清臉,認不出來。”。
周蓋馬上說道:“再把二號樓門前的監控調出來看下。”。
果然在出事後不久,有一名衣著相同的男子下了樓,並且又在幾分鐘後回到了樓裡,可以判斷和剛才畫面裡的是同一人,最後從電梯監控確認這名男子住在十三樓。
最終兩名警察決定分頭行動,黃瑜和物業人員去走訪二號樓六層以上右側列的住戶,重點嫌疑對象就是十三樓的那名男子,而周蓋打算再回現場尋找一下消失的易拉罐。
小孫陪同周蓋再一次來到八號樓門前,順著易拉罐滾落的方向一番找尋,但連個易拉罐的影子都沒看見,周蓋雙手一叉腰自言自語說道:“見鬼了,怎麼會沒有呢,不會是被小貓小狗叼走了吧。”。
這一說倒是提醒了小孫,昨晚那隻拉屎的貓就曾出現在這裡,不過四下都找遍了,小孫也沒見著那隻貓。
由於一時半會兒找不見,周蓋決定先去二號樓協助黃瑜對高層住戶進行調查,隨即他們兩人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