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越來越黑,等了好幾個時辰,孫奶奶就聽見不遠的地方有些響動,可是孫奶奶並沒有著急出去,因為知道狐狸聽覺靈敏,但生性多疑,行止謹慎。在過去有種說法“必俟狐行乃敢渡”,意思就是說冬季狐狸過河常聽之良久,要冰下無水聲然後才行之。人們摸準了狐狸的這種習性,所以狐狸能行之處,人必能行。
等了一會,就聽見狐狸扒籠子的聲音,孫奶奶這才從倉房裡急忙出來。手裡拿著個布袋子輕輕地往籠子那裡挪去。離近些才隱約看到,一隻尾巴很粗的大狐狸,正在努力地扒籠子,夜色中綠色的眼睛閃閃發亮。大狐狸很警覺的發現了身後有人,就將要逃走,四處亂竄。可是就是跑不掉,往任何一個方向跑都跑不出去,只能在圈子裡,弄的狐狸們伊伊的亂叫。孫奶奶看準時機一下子用布袋把大狐狸罩在裡面,然後拴住口袋。
孫奶奶把布袋扛在身上,手裡拿著自己的東西就離開了。回到家裡,就把袋子打開,在地上同樣畫了一個圓圈,把符貼在了牆上後,就把狐狸放在了圈裡。在燈光下才看清楚這是一隻很漂亮的狐狸,身體大概有70釐米長,體型較大,尖尖的嘴巴,狡黠的眼神,黃紅色的毛髮,蓬鬆尾毛,尤其尾尖的那一段白色看上去更是美麗。孫奶奶仔細地打量一番,眼前這隻漂亮狐狸是一隻公狐,這讓孫奶奶更疑惑了,難道還有一隻母狐狸。
因為狐狸很重視家庭,入則同臥,外出緩緩而行,彼此之間極為親密。一般狐狸幼子又都出生在秋冬季節,母狐會用自己的身體替它們取暖,寸步不離守在孩子的身邊。這期間母狐和孩子的食物全部都是由公狐供給,公狐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絕不讓母狐和孩子受餓。這樣一來,應該還有隻母狐狸存在,可是小狐狸被抓,母狐狸不可能坐視不理的,再說在洞裡只見一隻大狐狸,那另一隻去了哪裡呢。
眼前的這隻公狐正用兇狠的眼神盯著孫奶奶,孫奶奶見狀走上前去,在圈子外面蹲了下來。很慈祥的對狐狸說道:“莫怕,老太不是要你性命,也知道小孩的事與你無關,但是畢竟你的舉動很是奇怪,死去的老頭也暗示出狐狸二字,雖與你無關,但也似有關聯,如若知道其中二三,請予以告知,我會確保你的孩子們安全,還會送你們歸回山林。”。公狐聽完孫奶奶這番話,便低下頭,後退了幾步,又抬起頭望著孫奶奶,好像在思考些什麼。
孫奶奶弄了些水和肉放在公狐面前,公狐很警覺的嗅了嗅,沒有馬上吃掉,而是躊躇再三,轉了幾圈,過了一會把肉撕扯吃起來。狐狸天生聰慧,而且這隻公狐年頭多了,更是有了靈性。吃了孫奶奶給的食物,也算是表示出友好,同意了孫奶奶的條件。孫奶奶這才放下心來,便走去看看小西的情況,小西正在閉眼安睡,臉上的氣色有些好轉。
孫奶奶又背起東西來到死去老頭的靈堂,緒了緒長命燈的燈油,換了換蠟燭,在靈堂前的火盆裡,添了些紙錢後就又找到了老人的侄子。開門見山的就說:“你該去給你叔叔守靈了,不然就去鎮上把那些人請來,當然費用你來擔。”。老人侄子的媳婦一聽提到錢,就不樂意的說:“哼,想讓我們給那個老頭子安葬,門都沒有,我們多年沒有來往,早就斷了這一面的親戚,再說繞一大圈也不該我們來出錢。”。老人的侄子也是無奈的瞅了一眼媳婦,又看了一眼孫奶奶,無話可說。
孫奶奶則不緊不慢的說:“到時候你家出了什麼事,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們,做人要厚道。”。老人侄子回想起昨晚的一幕,頓時冒出一身冷汗,趕緊問道:“會出啥事”,他媳婦也是疑惑的看著孫奶奶。孫奶奶則說:“都說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們自己體會吧。”,說完就轉身要往門外走,聽到這話侄媳婦就連忙說道:“這畢竟是我們的叔叔,這錢我出,我出,只要保我們家沒事就好。”。
孫奶奶苦笑了一下對老人侄子說:“一心向善,不做缺德害人之事,是不會有東西找上你們的,今晚還要你來守,明天再去鎮上請人。”孫奶奶說請的人就是指過去在農村,有專門的人家是經營此業為生的,就是替死去的人家守靈,一來懂些術數,防止屍變;二來,有的人家不願意守靈,也能替人行方便,養家餬口。
孫奶奶說完這些轉身就回家了,東奔西走勞累了兩天,年紀畢竟大了,有些抗不住,要躺在炕上好好睡上一覺,一切等明天再說。回到家後,公狐狸已經在圈子裡睡著了,孫奶奶也很快進入夢鄉,然而這一晚卻是不安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