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雁露自是不必說,一齣現就讓男男女子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美女嘛,誰都會多看一眼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男知青讓不少人側目,他也是新知青。
是昨天另一波知青中的一個,他的個子高挑挺拔,眉毛濃密,他的眼睛特別有特點。
平行雙眼皮,眼睛很大,而且還是深眼窩,眼睫毛也是少有的濃密型,看人的時候顯得特別有神,特別的明亮。
而且通身又有一種文質彬彬,溫潤如玉的氣質,格外地抓人眼球。
這要是戴上一副金屬邊框的眼鏡,換上白襯衫,再打理好髮型,這不就是妥妥的斯文敗類。
江盼魚一看到他就知道他是誰了,小後媽劇情裡的絕色男配連修然。
這個連修然可不單單是長得符合女孩子的幻想,家世據說也是槓槓的。
在這個年代表示家世好的一種方法,大概就是家裡人經常給你寄包裹吧。
連修然就是這樣一種情況,吃的用的都都有家裡人給他寄來,什麼也不用愁,於是就成了很多女孩眼中的香餑餑,桃花運格外地旺盛。
但是連修然偏偏單戀一枝花,可是對女主譚雁露很有意思來著。
這就導致了譚雁露被不少女孩子找麻煩,繼而一步步的推動劇情,將譚雁露和男主湊到了一起。
然後,連修然就下線了回城了,這個傢伙其實就是一個感情推動器。
然後就再也沒有上線過,在整本書裡連修然算是一個白月光角色吧。
這不,幾個女知青都在偷偷打量連修然,昨日對他們一直愛搭不理的李雲英和趙秀珠這時候可熱情多了。
李雲英還拿出一籃子剛摘下來的黃瓜,招呼他們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李雲英嘴裡說著讓他們吃點東西,可實際上眼睛卻一直看著連修然,那點小心思一眼就能讓人看出來了。
新來的知青們,都沒有拿黃瓜去吃,而是簡單的喝了一點水,就在一旁等著了。
戶長李高陽將碗裡的粥幾口喝進了肚子,撂下碗,就領著新知青們出門,往村裡的辦公室走去。
新知青們還需要將自己的戶口落實在村裡,然後才能領到糧食。
落實戶口這個事情倒是很快,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八個人的戶口就正式落戶到了農村。
大隊長這才帶著他們去到糧倉,每個人給了兩個月的糧食,都是粗糧,差不多能吃到九月份。
那時候剛好是秋收,就有新的糧食下來了,倒也勉強能夠接得上。
在領糧食的時候,江盼魚和譚雁露商量了一下,覺得也就兩個月的糧食。
還不如直接拿錢換工分,再拿工分來換糧食,這樣她們也能多換一點糧食也能吃飽了。
江盼魚認為什麼時候都可以省,唯獨糧食上她是不能省的。
她的身體本來就營養不良了,接下來還有下地幹活,還是體力活,不吃飽身體哪裡承受得住?
於是,江盼魚和譚雁露每日就換了一百斤的糧食,換算成工分,差不多花了10塊錢左右。
因為她們花了錢了,所以裝糧食的麻袋,大隊長也做主送給了她們。
幾個知青在糧食袋子上各自做下了標記,然後便抬的抬,扛的扛回到了知青點。
新知青們在知青點裡,安置好糧食袋子後。
新知青們才正式收拾自己的鋪蓋和行李,鋪炕用的報紙和抗席就是必須有的。
哦,還有可以存放行李的炕櫃也必須儘快弄回來一個。
然後還有像什麼勞保手套,還有草鞋這些,對於他們那些第一次下地的城裡姑娘來說,那可是必需品
畢竟在農村下地幹活,好好的千層底或者是小皮鞋,怎麼捨得下地糟蹋呀。
這種自己編織,且沒有成本低廉的草鞋,就成家家戶戶必備的東西之一。
還有臉盆,桶這些,他們不可能千里迢迢的帶過來,所以只能在當地買了。
這些倒是不用去鎮上的供銷社買,村裡就有手藝人做這些的。
幾個知青在李高陽的指點下,去了村裡的五保戶楊老八家。
楊老八天生雙腿殘疾,地裡的活是幹不了的,所以就學了一手木匠的手藝。
炕櫃、炕蓆、木盆、木桶甚至草鞋都有,而且還物美價廉,總共才花了3塊錢就置辦好了。
有了這些東西,總算是將自己的行李都歸納整齊了。
李高陽還帶著他們在村裡轉了一圈,主要是讓他們知道,村裡的衛生室、大隊辦公室、打麥場在哪都認一遍。
回來的時候,已經快要中午了,下地幹活的人都下工了。
在李高陽的指點下,新知青們在自己的糧食袋子裡,根據自己的胃口拿自己的份例,裝到飯盒裡遞給做飯的李雲英和趙秀珠就好了。
因為他們是剛來的,所以倒是不用幹活。
李高陽又講了知青點的活計是怎麼安排的,簡單的一說就是輪流制。
做飯,洗碗,挑水,劈柴以及後面的菜地,澆水,施肥,這些都是要輪流做的。
知青點的門邊有塊木板,上面用燒黑的炭塊寫了排名表。
每天每人要幹什麼活都排上了號,這樣就避免了很多紛爭。
另外還有一點,糧食袋子可以各自保管,但知青點的油鹽醬醋和後院地裡的菜,卻是老知青的。
新知青要吃要用也行,必須拿出同等價值的東西獲得使用權和食用權,總之就是一句話,有錢的你可以出錢,沒有錢的你就拿東西來換也可以。
畢竟人家辛辛苦苦花錢出力弄出來的,你一個新來的總不可能想著要白嫖吧,也沒有這樣的道理。
不過,等到這一季瓜菜下來,下一季的瓜菜,只要新知青們參加知青點的勞動就可以免費吃了。
新知青們沒有意見,江盼魚花了一塊錢就將這件事給解決了。
吃過了中午飯,新知青們結伴要去鎮上的供銷社買東西,順便再到鎮上逛一逛玩一玩。
這回李高陽就沒有陪著去了,他下午也要去上工的。
玉山鎮並不大,不過因為坐落在幾個村來往的樞紐位置上, 所以還算是挺熱鬧的。
新知青們到了鎮上說好了,下午四點在路口這邊集合,就各自分開了,江盼魚和譚雁露作伴,兩個人一路打聽去了廢品回收站。
買了不少報紙,除了用來鋪炕蓆之外,上廁所的時候,可以充當手紙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