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江盼魚又趕去了百貨商店,拿著知青辦開具的下鄉通知。
在櫃檯買了不少東西去 ,哦,對了,知青下鄉不僅有一定的補貼還會相應地給一些票據。
這些票據可以從百貨商場裡買東西,價格會很優惠。
江盼魚將手裡的票據都花光了,買了一個水壺,一件雨衣,一雙雨靴,一個揹包,兩雙勞動手套,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牙膏牙刷,月事帶等等的必需品。
而且還從二手櫃檯那裡,買了別人拿出來賣的二手衣服,原身的衣服她是不打算再上身的,以後做個衣冠冢一塊埋進去。
她自己就沒有衣服可以穿了,好在吃瓜系統挺有用的。
指點了江盼魚去了二手櫃檯買舊衣服穿,雖然是舊的,但是它不需要布票棉花票等等之類的,只要有錢你就能買。
如今這個情況,江盼魚也沒有什麼可挑揀的。
一共買了四套舊衣服,兩套薄的,兩套厚的,甚至還有兩雙千層底的鞋子,只能先這樣將就著,等下了鄉有條件了再給自己置辦新衣服吧!
等江盼魚從百貨商店出來時,手裡的錢已經花了一半了。
大包小包的東西,拎著走進了一條無人的小巷,上下打量了一番,確定沒人後就將東西全部扔進了隨身空間裡。
江盼魚看了看空間裡的東西,其他都預備得差不多了, 如此也算裝備齊全了。
那麼,就應該幹下一件壞事兒,天色越來越暗,一看就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節奏。
江盼魚抓緊時間,去了紡織廠附近的肥皂廠家屬院。
將提前寫好的兩張紙條塞進了其中兩戶人家的窗戶裡,為了能夠顯眼,讓人的一眼就看到。
江盼魚還在上面綁了一塊石頭,這一下就不怕別人看不見。
等她從肥皂廠的家屬院出來的時候,天空已經開始下雨了,下的還真的挺大的。
江盼魚拿出剛買的雨衣穿在身上,穿梭在雨幕裡走回了紡織廠的家屬院。
這個時候已經是五點了,紡織廠已經要下班了,只可惜這一場大雨拖延了他們下班的時間。
也給了江盼魚足夠的時間完成這一場報復計劃。
回到了江家,江盼魚將戶口本原樣的放回了餅乾盒裡。
然後,江盼魚又冒著瓢潑大雨去了婦聯。
雖然說,江盼魚自認為自己拿了自己應得的 ,但江家人卻不會這麼認為的。
尤其是她給江朝東報名下鄉的事情,重男輕女的江家父母肯定不會說出什麼好話來。
江盼魚本人是無所謂的,但是這樣卻會抹黑她的名聲 ,在政審上對她是有害無利的。
江盼魚可不想幹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所以她必須先下手為強把這個缺口給補上,讓江家人無話可說。
江盼魚在一張白紙上寫了一段話,努力模仿著原身的字跡。
裡面的內容嘛,都是一副好寶寶我最聽話的口吻,說是已經按照江家父母的交代,給江朝東報名下鄉了,知青辦的補貼也領了。
這補貼她花用在什麼地方,買了什麼什麼東西都寫得一清二楚。
又在上面寫著這些東西,她已經預備好了,到時候一塊帶到鄉下去,江爸江媽不用擔心她在鄉下過得不好之類煽情話。
整段話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江盼魚乾這件事情是江家父母讓她去辦的,她只是聽話照辦了而已。
誰都知道原身反應很遲鈍,又是個老實孩子,讓幹什麼事情從來都不會反駁的。
原身可是用好幾年的時光,向周圍人證明她是一個老實聽話又不會和父母對著幹的好孩子呢!
她寫下這段話,百分之九十的人會相信這是江家父母讓她替哥哥報名的。
而不是江盼魚自己自作主張要報復江家才幹的。
真正的內情只有江家人自己知道,可是他們敢說嗎?
敢說江朝東不想下鄉嗎?所以把親妹妹推出去頂包嗎?然後又被江盼魚報復了回去,是江盼魚私自給哥哥報名下鄉的嗎?
江盼魚還是有點信心的,他們不敢說,因為江家的大哥二哥臨時工的工作上已經做了很多年了,今年有可能有機會會轉正。
在這種關鍵時刻,這種違背政策思想的話,說出來,不僅會丟了轉正的機會,極有可能連臨時工的工作都會被人擠掉。
這要是沒了工作,以後要怎麼娶媳婦,靠著江爸江媽養嗎?這不可能的。
所以,江盼魚篤定,他們不敢說出實情,這口氣,他們咽得下也得咽,咽不下也得咽,打落牙齒和血吞!
這一份大禮一定要讓他們永生難忘。
至於江盼魚拿錢給自己置辦行裝,這不是正常的嗎?
哪個知青下鄉不需要置辦行李啊,總能不能讓她兩手空空就下鄉吧!
江家人再怎麼刻薄,對著外人還是要裝一裝樣子的,江爸江媽要是拿這件事來說江盼魚的不是。
別人嘴上不會說什麼,可心裡怎麼想的那就不知道了。
現在工作崗位競爭那麼激烈,江家要是犯這個蠢,拿這件事來做文章,那絕對沒有好結果的。
江盼魚找到婦聯的主任,將寫好的紙條以及江家大門的鑰匙交給了主任,委託她轉交給江爸江媽。
紙條沒有摺疊,婦聯主任自然是要看到了上面的內容。
她不解地問江盼魚:“小魚兒,怎麼你們兄妹怎麼一下子都要下鄉啊,之前怎麼沒聽你爸媽提起過呀。
按理說你哥下鄉才對呀,你是可以繼續讀書的呀,你爸媽這是怎麼想的。”
江盼魚反應了一下,才聽懂婦聯主任說的什麼話,到現在也是深受身體的影響,說話做事,各方面的反應也都是慢吞吞的。
她就臉不紅心不跳地,慢慢悠悠地說:“我也不知道啊,之前三哥是不去的。
可能是我大哥二哥轉正後要娶老婆了吧,家裡的房間不夠住,就想讓我三哥下鄉吧!”
江盼魚裝出一副我也不知道的表情,說出的話卻大有深意。
婦聯主任眨了眨眼睛,她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點,
轉正?什麼轉正,江家的兩個大兒子要轉正了。
現在的工作崗位競爭那麼激烈,臨時工要轉正可不容易,不僅考核高,政審也嚴格。
江家這是為了兩個大兒子的前途,所以才決定把這個三兒子也送去下鄉了,就怕到時候有紕漏,兩個兒子沒法轉正了?
婦聯主任一下子就腦補出了江盼魚想要讓她腦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