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与云川相隔甚远的都城,已连着几日绵绵细雨。

寒风刺骨,钻进鼻腔直透人心。

红墙下泥水轻溅,宫人疾行的步子穿过九重深宫的明黄瓦,白石梯,最后悄声落在宣政殿外。

天光散发着苍白的寒意,宫人跪在殿外奉上一封书信,低垂着头:“颍川来信,还请禀报皇上。”

此时早朝未散,理应不该去叨扰,但前日御前公公传了皇上的话说若有颍川来信,需立即上报。

小黄门不敢耽误,急忙向内通传。

片刻后木门响动,殿门被打开。

御前公公周顺出来接过信,轻看一眼,信封上镶了金丝龙印,这是专给帝王的奏信。

他托着信经过一众朝臣,中史大人郑沧垂眼,瞥见了信边的一角金印,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半步,隐在朝臣中。

周顺走到御案边,小声开口:“皇上,是颍川郑国公府来信。”

宁呈安轻轻点头,并未作声,而是接着问工部尚书:“冯伦,你继续说。”

“回皇上,方才说到今年天势极寒无雪,来年恐有大旱。俗话说‘无雪乃荒年’。臣以为,应当在年初时将赈灾的银子预备出来,以免不时之需。”

“冯大人,这才冬月,论之尚早吧?此时就预备出灾银,难保不被有心之人拿去私用了。”

说这话的是掌管国库的禄正司司正,徐闻才。

冯伦回答:“徐大人这话意思是,我会将禄正司的银子昧了去?”

“冯大人慎言,这是朝廷的银子,可不是禄正司的银子。”

说完他对着冯伦轻哼一声,转身仰起头望着宝座,说:“陛下,如今各地战事未了,军饷已吃紧。臣以为灾银之事还需等入夏后,看天势而定。”

紧接着冯伦也说:“陛下,若等灾情来时再议,恐怕百姓已颗粒无收,还请陛下念及百姓,早做筹谋也并无弊处。”

宁呈安看这才抬眼,悠悠开口道:“你这话,若朕不允岂不是置民生于不顾?”

冯伦闻言急忙跪下,惶恐解释:“臣并非此意。陛下为民尽心竭力,怎会至于不顾。”

“起来吧。”

宁呈安拿了金帛卷轴铺开在御案上,若有所思地开口:“朕觉得,冯大人所言有理。百姓乃是国之基石,各地备些银子,若真有灾情了也可及时处理。只是如何备?备多少?”

他说完后便提笔在金帛上写字,朝臣面面相觑,只当他已经开始写下拨库银的诏允书了。

冯伦回答:“臣以为应当遵循往年旧制。”

有人附议:“可按各地人口分配……”

宁呈安没有说话,朝臣也哑了声,大殿里安静下来。

郑沧朝后头望过去,闭着眼垂了一下头,接着听到一个声音传来。

“臣以为,应当以良田面积为主,占亩越大灾情自然越重,所需银两就越多。”

宁呈安抬头,看着站在最左那列靠后,是平日里极少发言的川州知事汪善。

川州知事总管各地政务,往年下发灾银都将过他的手,可是这油水极大的差事,历年来账上竟都毫无差错。

要么是此人刚正不阿,要么就是朝臣早已沆瀣一气。

宁呈安看着汪善,不说话。

他一贯喜怒不形于色,即位以来,无论行封赏还是下斩令,都是淡淡的。好似没有什么能左右他,也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他越是如此,越令人胆颤,因为生杀之令全然无迹,便不知如何应对。

朝中一片哑然,所有人都噤了声,无人附议汪善。

片刻后,宁呈安转头问:“郑卿,你如何看?”

一直不出声的郑沧,被点了名,不得不站出来。

思考一番他回了个稳妥之词:“回皇上,往年是依照各地报上的灾情严重情况而分,按良田分配并无先例,各地良田亩数差异大,此事还需再细化。”

“嗯,那此事便由汪善督办,各地川州概况他最熟悉不过。”说完又看向徐闻才,“禄正司当全力配合,不可含糊。”

事已至此,徐闻才就是一百个不愿,也不敢当众与皇帝辩驳。

只得与汪善齐开口:“臣领命。”

宁呈安拿起玉玺在金帛卷轴上按下红印,站起来又看了一遍。

周顺极有眼力见儿地宣:“退朝——!”

阅读全部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