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燕嵩看不慣虞家自詡清高的做派。
身為臣子忤逆聖意,乃為官大忌!
當眾駁回陛下面子,老師真是老糊塗了。
虞太傅自知言行無狀,也只能倚老賣老裝糊塗,他不能給鳳玄塵順杆爬的機會。
“草民有罪!”
有什麼罪?
四哥拿虞老頭兒打趣他呢!
明知道虞家避他如蛇蠍,還要替他加把火,虞老頭兒能買賬才怪。
鳳玄塵抓著佛珠直起身,盯著燕嵩撒火。
“燕重,你算個什麼東西,也敢在這兒大放厥詞?
諂媚逢迎,奴顏婢膝的玩意兒!
讓你做太傅屈才了,後宮嬪妃的教習嬤嬤都沒你會曲意邀寵,敗壞聖心!
朝鳳文武百官要都是你這種沒骨頭的,早就亡國了!”
見鳳玄塵頂著佛子面孔開始毒舌,眾人默默降低存在感,生怕被殃及。
七王爺罵起人來,六親不認的!
“七王爺,下官……”
燕嵩被鳳玄塵罵懵了,他堂堂天子老師,何時被人指著鼻子如此辱罵過!
偏偏罵他的人是個權勢滔天,離經叛道,敢把太子罵下臺的混世魔王。
燕嵩只覺得頭頂烏雲密佈,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欺人太甚了!
他說什麼了,要倒這大黴,被鳳玄塵點名?
許久沒有痛快罵人,鳳玄塵一通輸出後,又把矛頭指向虞太傅。
“教出這種欺師滅祖的玩意兒,還讓他成為天子老師,虞老頭兒,你家今日這場災遭得不冤!”
虞太傅聽得額角抽筋。
這個混不吝,說話一如既往捅破天。
別惹為妙。
“七王爺教訓的是!”
鳳玄塵挪動膝蓋,避開虞太傅的大禮,繼續敲打老頑固。
不是虞家迂腐固執,他娶小尼姑哪裡要繞一個大彎?
白白蹉跎五年!
生氣!火大!
無可奈何!
萬惡的虞家祖訓!
他冷眼掃一圈在場的虞家人,都是榆木!
“我四哥沒學壞心性,也多虧您指點,算功過相抵了!
有些地方,您還真得聽聽我的教訓,別太頑固迂腐。”
鳳玄策蓋著茶碗看戲,嗯~好茶!
很多年沒聽過老七發瘋罵人了,出家兩年裝聾作啞,嘴皮子功夫倒是沒丟。
適合拉去早朝,滅滅那群老東西的氣焰。
和尚手持佛珠,舌戰群臣,光想到畫面就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他象徵性的厲聲呵斥道。
“鳳臨淵,不可對虞老太傅無禮!”
“是,臣弟謹記!剛剛一時沒忍住,太傅請恕罪,臨淵失禮了!”
鳳玄塵順著臺階下,對虞太傅行了個大禮,繼續,“以後臨淵還會失禮,請您多擔待。”
虞太傅:……
眾人:……
好好的一個出塵佛子,偏偏長了張嘴!
不學無術的毒舌七王爺,出家兩年後,很遺憾又活著回來了。
當年他憑一己之力,罵廢了太子。
這次是打算罵倒虞家?
鳳玄策憋笑憋得辛苦,差點破功。
“咳,虞老太傅多擔待,這混小子打小不知天高地厚,回頭朕給他尋個厲害的人,替您教訓他討公道。”
虞太傅聽完,立刻招呼全家下跪磕頭。
他不想跟鳳家混世魔王對上啊!
尋人也千萬不要尋上他的韻兒呀!
“陛下折煞草民了,能得七王爺指教,是虞家上下的福氣,何來教訓討公道一說?”
“還不快扶老太傅起來!”
鳳玄策瞪了眼自家不爭氣的,還沒做上虞家孫女婿呢,先把全家上下一口氣得罪個遍。
唉……
有個到處闖禍的弟弟,屁股永遠擦不完。
“太傅快快請起!”
鳳玄塵當做沒看見,起身去扶虞太傅時,感覺老頭兒的胳膊躲了一下,被他牢牢抓住。
躲了他初一,還想躲十五,沒門兒!
“有勞七王爺!”
傅太傅想抽回老胳膊,紋絲不動,混小子這股無賴蠻橫勁兒,愁人啊!
“無需客氣,太傅賞我一口飯吃就行。”
虞家眾人聽得瑟瑟發抖。
這是什麼虎狼之詞?
他們哪敢賞鳳玄塵飯吃?
“咳咳……七王爺莫再開玩笑,草民年紀大了,聽不懂年輕人的玩笑話。”
“我沒開玩笑,以後請太傅賞口飯,不餓死就行。
我已經三天水米未進了,太傅,開飯吧!”
虞太傅:……混小子是不是賴上他了?
午膳重新上桌。
鳳玄塵吃上了虞家為小尼姑準備的素齋:肉姑,素雞,冬三鮮,八寶飯。
還有小尼姑親手做的蘿蔔湯,果仁糕。
別問他為什麼能嚐出來?
問就是,出家兩年,她做的吃食他都偷偷嘗過,是她房裡貪吃的“松鼠”。
一頓飯,只有皇帝和鳳玄塵吃飽喝足,其他人食不下咽。
特別是燕嵩,大冬天,冷汗早已浸溼衣裳。
自從長子燕亭君從北疆帶趙無雙回來,休了虞韻後,他的心沒一天踏實過。
今天皇上親臨虞家,七王爺親自下山管虞修通敵叛國案子,徹底印證了他心底的不安。
皇上根本沒打算動虞家。
即使他當年被老師拒之門外,即使虞潛做過廢太子少傅,即使虞家藏著另一份傳位詔書。
燕嵩以為皇上放任虞家被人打壓,是忌憚九代太傅的百年影響力,要除舊迎新,建立下一個百年太傅府。
沒想到事情會演變成一團和氣。
他錯判形勢了,皇上既能容得下虞家,也不怕七王爺功高震主,可能憑詔書奪位。
燕家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用過午膳,虞太傅帶領長子,請皇帝一行人來到書房密談。
“陛下恕罪,先帝駕崩前,確實私下給了草民一封遺詔,且叮囑草民,只有您和七王爺一起來,才能請出詔書。”
鳳玄策露出一抹苦笑,父皇真是,臨行還要給他留一道考題。
這三年,關於遺詔的流言愈演愈烈,詬病他的皇位得來不正,蠢蠢欲動的大有人在。
他旁敲側擊問過虞太傅,是否真的有遺詔,太傅只說流言止於智者,讓他只管勤政愛民。
意思很明顯,只有父皇指定的人能拿到遺詔,十有八九是父皇為老七安排的退路。
父皇啊,您偏心老七,兒臣也偏疼弟弟,怎就不信我能保護好他呢?
“請出來吧!父皇是不是還要求遺詔要在早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