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聖上明知實情如何也只能幫著護著。
錦心錦香一直到快吃午膳的時辰才回來,明秀等得心焦不已,她怕紀婧慈看出破綻,早上都沒敢去看安國公,好在御醫來複診後,來找她說一聲:沒有變化。
徐凱安聽了流言,知道這事非同小可,也沒再出去,來了明秀屋裡,陪著她。
論政事,他比不過明秀,明秀比不過君無羨。
大家都是半吊子。
但明秀自小耳濡目染,多少比他強一點。
太子這條路行不通,明秀只能將目光放到其他人身上,雖然這有點不厚道,因為一旦安國公府出事,他們極有可能被牽連。
所以之前明秀沒去麻煩他們,現在也只是詢問一些消息,想必不會引起大麻煩。
錦心錦香一回來,喝了口茶就趕緊說起來:
“奴婢二人回來這一路上已經合計過了,國公爺出事的消息傳出去後,今日朝堂上,多數是指責國公府實情不報,欺君之罪等等,再有一部分就是說國公爺手中的七煞營應當分出去。
陳統領說這是國公爺早些年,自己說的,若有一天他不行了,七煞營就分出去。
不過烏大人提醒小姐,這些名頭很可能全是假的,這才剛開始呢,只要聖上沒鬆口,承認國公爺就是昏迷,那後面會有層出不窮的理由,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的。
有人想搞垮國公府。”錦香說完,錦心忙接上:
“對。不過小姐,今天君相幫了忙,他說前往花谷一事,其實是他的主意,您落崖後,身體一直未休養好,他尋了名醫帶您去看看。
但鑑於你們的關係,所以一開始分開行動,回城時,關神醫說您身子無大礙,您才同意與他同行的。”
錦心說:“陳大人說咱們去花谷肯定被人跟蹤了,今日朝堂上,人家不止是說出咱們去花谷尋醫救國公爺這麼簡單,人家連很多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比如走得哪條道,君相爺先出發,您是後來跟上的等等。”
明秀震驚不已。
她以為帶著俞凌,申舜就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有紕漏。
這次確實多虧君無羨。
如果不是他出面解釋,她第二步就危險了。
“但是小姐,聖上下旨,讓君相來探望國公爺。”錦心又道。
“這事無礙,他本就知實情。聖上派他來,是為了服眾,他與國公府不和,誰都可能為我撒謊,就他不會。”
如果不是賜婚的事被君無羨調查清楚了。
那聖上這一步可真會害慘明秀。
“接下來你準備如何?”徐凱安問。
明秀想了想說,“先等君無羨進府再說,我總覺得聖上不會僅僅為了服眾就讓他過來,他在國公府不受待見,他不會願意來看臉色,聖上也沒必要把兩大寵臣弄到一塊兒,激化矛盾。”
大家都是為聖上辦事。
平時不湊到一起鬧騰就是給聖上面子了。
聖上幹啥自己不要臉,非把這兩家扯到一起打一架。
明秀以為君無羨得了旨意,當天或者隔天肯定會來,哪想到君無羨到第三天才磨磨唧唧地登門。
來探望病患,前輩,竟然就提了一包小小的東西。
身後跟著裴西和一個家丁。
怎麼瞧都是沒把國公府當回事。
根本不重視。
紀婧慈聽說君無羨來了,罕見地發了脾氣,放下藥碗,操起一旁的雞毛撣子就往外頭衝。
“他還敢來?誰給他的膽子來的?國公爺倒下了,他就認為我們孤兒寡母好欺負了是不是!別攔著我!我跟他拼了!我女兒受的苦,我今天拼了這條命,也要讓他嚐嚐滋味。”
明秀就晚解釋了一步,哪想到就鬧成這樣。
好在徐凱安一早上陪著紀婧慈,忙讓人送了消息,明秀匆匆趕過去。
“娘,娘您冷靜些,記得我與您說的嗎?關神醫也是他幫忙才請到的,以前的事不重要,眼下醫好爹爹才是要事,他是奉聖旨前來,您與他拼命做什麼?
您出了事,爹爹醒來可如何是好?”
“怎麼不重要?怎麼能不重要呢?你差點就離開我了呀。”看到明秀,紀婧慈到底冷靜些,放下雞毛撣子,一下子哭坐到地上。
明秀失憶了,她不記得這些事情。
雖然錦心錦香都告訴了她,但到底沒有親身親歷的感覺。
她向來冷靜理智些,所以於她而言,更像聽了個自己是主角的故事。
她在故事中的自己和現實的爹爹中,更容易選擇與自己有真實情感的爹爹,所以,更容易接受君無羨一些。
君無羨沒想到他的到來會讓紀婧慈有這麼大反應,一向無所畏懼的他,竟第一次生出些猶豫,不知該不該進去,還是徐凱安先發現他,與明秀道:“人來了。”
他才抬步往前。
紀婧慈一扭頭出了屋子。
不動手教訓這個混蛋已經是極限了。
她沒法跟一個害得女兒九死一生的混蛋待在一個屋裡。
但是自己的夫君又必須得救。
明秀吩咐錦悅去陪著,她將君無羨迎進屋裡,錦香添茶,君無羨剛坐下,明秀就瞧出站在他身後的家丁也有些不對勁,她目光不自覺地打量了幾圈,忽然起身,深深行禮.
“關神醫大駕,恕明秀未曾出門相迎。”
君無羨要演咱們特別不合的戲碼,明秀當然沒安排人在門口迎接。
不然,就他身份擺在那,依規矩,國公府也該有人去迎一迎的。
明秀這一說,屋裡人都愣了下。
關錦自己都忍不住笑起來,“哈哈哈,你這女娃眼神也太厲害了。我還跟無羨打賭,說能撐到你們說五句話呢,嗐,還是他了解你啊。”
錦香忙再添一杯茶,關錦坐下來,細細解釋說:“原本晚你們兩天就能到了,有一味藥不好找耽誤了時間。等我入城時,你父親的事又傳開了。
我再入府,難免引起麻煩,所以我們一商量就決定這麼來。省得那些人揪著什麼欺君不欺君的,麻煩!”
明秀私心裡也認為,這樣的安排甚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