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色矇矇亮。
城外便傳來密集的鼓角之聲。
發了瘋似的的金兵,集中所有兵力,朝著城南城牆,發起了攻勢。
以千人為方隊的金兵,在弓騎的掩護下,抬著雲梯。
拼命的衝向城牆,手持盾牌,馬刀的金軍步卒,人人悍不畏死,一波接一波爬上雲梯。
“進攻,進攻,後退一步者斬!”
完顏受速親自在軍陣後方督戰。
蒲察阿里刮率軍在陣前指揮,昨夜在城下被韓烈一頓羞辱之後。
憤怒不已的蒲察阿里刮,也是怒火中燒。
回營之後,他與完顏受速一番商議之下。
認為之所以久攻不下東明城,除了缺乏攻城器械外。
主要是他們分兵四面攻城,導致兵力分散,沒有發揮兵力優勢的原因。
當初合圍城池,是擔心城中軍民突圍逃竄。
但這些天的進攻下來,完顏受速和蒲察阿里刮都確定了一件事。
城內的守軍不會突圍。
之所以不會突圍,是因為跑不過他們騎兵追擊。
城內的宋軍,依靠城池堅守,尚有一戰之力。
若是出城突圍,在野外一旦被騎兵追上,那就只有被宰殺的份。
確定了這件事情,完顏受速和蒲察阿里刮,立即調整好戰術。
集中所有兵馬,全力進攻南門,只留下一千精騎,隱於營寨之內。
一旦城內宋軍突圍,立即追擊掩殺。
不得不說,女真韃子新的戰術,確實打了韓烈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金兵韃子,突然的猛攻,城頭上的軍民守軍,倉促迎戰。
由於缺乏弓箭和守城器械,韓烈也只能率領軍民,堵在女牆上,揮舞著手中的刀槍。
朝著雲梯上攀爬上來的敵兵,展開劈砍,捅刺。
但面對瘋狂的敵兵進攻,守城軍民這樣的反擊,卻根本無法給金兵,造成致命的傷害。
“董山,點燃狼煙,派人傳令各門,派出援兵,支援南門戰鬥。”
“張懷,組織敢死隊,跟女真韃子拼了。”
揮舞著戰刀的韓烈,連殺數名金兵之下。
眼看身邊不斷倒下的守城軍民,以及越來越多的金兵韃子登上城頭。
韓烈知道,再這樣打下去,南門必然守不住。
不是兵力不夠,是裝備不齊,單兵戰鬥力不足。
畢竟臨時武裝起來的民夫,再怎麼拼命,一對一的情況下,也很難拼殺過,兇悍的韃子。
在韓烈的命令下,董山立即派人,點起狼煙,派出快馬,向東西北三城求援。
張懷舉刀吼道:“弟兄們,女真韃子一旦破城,必然是雞犬不留,家園不保,妻兒子女受辱。”
“此時不拼命,更待何時?”
左右原本就挑選出來的一批青壯軍民,在張懷的吼聲下,無不是面容嚴肅,目光凌厲的吼道。
“拼了,拼了!”
這批三百人的青壯軍民,早就簽下生死文書。
在金兵圍城的第一天,韓烈就承諾過他們,戰死之後,家小由他贍養,並且能夠得到五百兩銀子的撫卹金。
而這批青壯軍民,妻兒子女都在東明城內。
如果他們不拼命,那麼金兵破城之後,拼命流血的就只能是他們的妻兒子女。
為了保護家小,他們不得不加入敢死隊。
因為這樣即便戰死,也能讓家小過上無憂的生活。
“該死的韃子,去死吧!”
面對衝上女牆的金兵,敢死隊的一名青壯,怒吼一聲,直接撲了上去,抱著那名金兵,從數米高的城牆之上一起滾落城頭。
隨著第一個敢死隊的士兵,抱著衝上城頭的韃子,滾落城頭。
接二連三的敢死隊士兵,怒吼著撲了上去,抱著衝上城頭的金兵,一道滾落下了城頭。
面對守軍士兵,這般自殺性攻擊。
金軍士兵也不由為之膽寒。
他們雖然兇悍,但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怕死。
即便是陣前督戰的蒲察阿里刮,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他是真沒有遇到過,如此拼命的宋軍。
以至於他不由感慨道:“宋軍若人人如此守城,我大金豈能踏過黃河一步?”
完顏受速在軍陣後方,看到這一幕,也是鐵青的吼道。
“這股宋軍不滅,我將寢食難安啊!”
這一天的血戰,從凌晨持續到傍晚。
整個南門城牆上下,守城軍民死傷高達三千七百人。
其中過半陣亡。
但是城牆下,金軍的屍體,同樣躺滿了一地,足足有兩千餘人。
回到營地的完顏受速,出奇的冷靜了下來。
“阿里刮,明天開始圍城,困住這股宋軍,我去一趟東平城。”
“東平安撫使劉豫,手中必然有攻城器械,也有人馬。”
“我去那邊抽調一萬人馬過來,父仇不能不報,這股宋軍不能殺絕。”
完顏受速的話,讓蒲察阿里刮不由的刮目相看。
“都統大人儘管前去,卑職定會牢牢盯死城中的宋人。”
接下來,一連三天,金兵圍而不攻的舉動。
對於城中的普通士卒軍民來說,自是樂於所見。
但李孝忠,劉子羽,張伯奮卻都憂心不已。
三人先後來到南門城樓見韓烈。
“韓大人,金人圍而不攻,顯然是去搬救兵了。若女真韃子大軍抵達,以眼前情況,我們如何能夠堅守?”
李孝忠是第一個,說出心中顧慮的。
“少嚴兄所言有理,東明顯然不能守了。”
韓烈點頭之餘,沉聲說道:“但金軍營寨,至少還有數千兵馬,我們集中兵馬突圍容易。”
“但城中的幾萬百姓,必然難逃厄運。”
“我們不能拋棄百姓而走。”
“那大人您的意思?”
李孝忠看著韓烈,有些遲疑的問道。
“今晚你我率軍,突襲敵營,牽制住敵人行動。”
“其餘人馬,從西門出城,撤往濟陰城。”
“由劉子羽,張伯奮兄弟,護衛百姓為中軍,董山,張懷率一營兵馬開路。”
“胡天寶,王橫,戚方,傅慶率領帳下人馬,隨我們出戰。”
“不知少嚴兄意下如何?”
聽完韓烈的部署,李孝忠頷首道:“如此佈置,並無不妥。”
“只是,金兵防守甚嚴,如何才能夜襲成功呢?”
韓烈淡淡一笑,看向李孝忠問道:“少嚴兄,可聽過火牛陣?”
“火牛陣?莫非是昔日齊國田單,大破燕軍使用的火牛陣?”
李孝忠回答之餘,轉而苦笑著說道:“大人,可咱這城中哪裡有牛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