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功的將軍,何潘仁怎麼可能留在馬場這小地方。
何潘仁吃著烤肉笑著:“原本是打算這裡安穩了就回去,可郎君這裡不錯,多留些日子。”
遞了一塊切好的肉給竇樂,何潘仁繼續講:“不是一萬,我那邊人數最多的時候,有近三萬人,不過,也有許多是老弱婦孺。馬三寶這個惡人,他跑來,一邊許下天大的好處,一邊又嚇唬我,若我不歸降,就聯合其他人先打我。”
“我就是一個行商的小販出身,有幾下拳腳,哪見過什麼大場面。這不,就降了,李娘子仁義,但有人不好,欺負我們這些下等人,剋扣我們的封賞。”
竇樂聽完笑出了鵝叫聲。
至於何潘仁說欺負他們的是誰,竇樂能猜到,肯定就是李建成或是李建成的人。
何潘仁伸手一指周邊:“這馬場,當年就是我建的,這一縣之地,當時我最大,我有三萬人馬呢。”
竇樂轉頭又看向獨孤十三:“我說十三,打場比賽怎麼樣,老何帶著李娘子府的親兵,你帶趙國公府的,玄霸帶馬場力士還需要再練練,打比賽可不是隻靠玄霸一個人力氣大就行的。”
獨孤十三:“再練練,挑個好日子,比上一比,這可是要彩頭的。”
何潘仁:“彩頭自然不能少。”
竇樂:“誰輸了,背上五十斤,山裡跑上十里,再賭一隻羊,如何?”
獨孤十三:“咱們私下再加一千錢的彩頭,其餘就按你說的這麼辦。”
何潘仁:“那就比一比。”
說完,兩人也不吃了,起身去召集他們各自的人馬,準備挑出人來集中訓練一下,然後打一場比賽。
此時,再說書院那邊。
書院就是原先的韋家高冠別院,是用來避暑的地方,這裡很漂亮,有河,還有一個很漂亮的瀑布,青山綠水,環境優美。
杜如晦翻看新印出來的《三字經》
別看字數不多,卻是薄薄的印了三冊。
第二冊的結束是:迨至隋,一土宇。
第三冊是勸說的部分,講述著曾經的天才兒童,比如蔡文姬、孔融等等。
杜如晦讀完後看著李靖。
李靖也讀完了:“沒想到,韋家竟然有這樣的藏書。”
杜如晦笑了。
李靖不解:“克明公為何發笑?”
杜如晦:“藥師,自漢始,京兆韋杜不分家,韋家有什麼藏書,我會不知?而且這是蒙學書,韋家有必要藏著不讓我們杜家知曉?”
“還有,那巨大的水車,說是出自魯公秘術。只說一樣,現在用的是木軸滴油,韋家的銅匠正在嘗試製作一種加了畫眉石的銅軸。我自認讀書極多,我杜家書庫,韋家書庫就是孤本也看過,也抄過。”
李靖反應過來了:“克明公的意思是,韋家沒有什麼魯公秘術,也沒有這蒙學書?”
杜如晦十分肯定的回答:“沒有。”
李靖:“那這……”
杜如晦又說:“這雕版印書的奇術,是韋家的?即便真是韋家的,韋家勳公房說要招婿,這作為喜禮,是不是有點太重了?”
李靖點點頭:“沒錯,這印的還顯粗糙,不是熟手。”
說到這裡,杜如晦與李靖兩人看著對方,同時笑了。
都是極高明的人,瞬間就明白了一切。
接下來呢,兩人同時選擇了裝糊塗:“這文章寫的是極好的。”
此事,揭過不提。
杜如晦也沒打算去問韋家人,他可以猜到,除了韋珪,怕是沒有人見過這書,以及這種印書的法子。
此時,韋珪不在別院。
高冠別院距離南山馬場,很近的。步行也就五里多些,騎馬很快就到。
韋珪會騎馬。
竇樂眼下管馬場,很遺憾,他還沒學會呢。
韋珪到了馬場,馬場守衛的力士立即抬開大門,這裡又不是軍營,沒那麼多規矩。還有人過來接下韋珪帶有隨從騎的馬,牽去給喂上好料。
在有人去通知竇樂的時候,韋珪卻突然看到那邊有一排一層比一層高的木架,在最高處,搭著一個棚子,還有一張長榻。
長榻旁坐的人,她認識。
大隋驃騎將軍陰世師之女,韋珪有疑惑,此時她不應該在掖庭嗎?
韋珪決定走近一些看清楚。
這處木架,就是竇樂給棒球比賽準備的看臺,韋珪來到看臺近前,整個人都驚呆了。
那是……
那是尼子,自己的妹子,尼子!
小名尼子,大名韋玎。
此時的韋珪也顧不得儀態,連跑帶爬的衝到看臺最高處,陰麗娘站了起來,韋玎看著姐姐,很想起身撲到姐姐的懷中,把自己遭受的苦難給姐姐傾訴。
可她卻記得竇樂的交待,緊緊的咬著嘴唇,裝出失憶的樣子。
遺憾的是。
畢竟只是十一歲的小丫頭,這哪裡忍得住。
哇!
韋玎哭了,失聲痛哭:“不是我不想見姐姐,只是我不裝失憶,就要被再送到洛陽去,我不想去,我不想去!”
韋珪也哭了,抱著妹子。
此時,她想到了,那天連著大車抬進大屋的重病女子就是自己的親妹子,韋玎。
是親妹子。
她家祖父韋總,韋總有三子,她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父親過世,二叔當家,繼承爵位,大隋再封舒國公。本就沒有分家,所以就是親姐妹。
陰麗娘悄悄的離開了,留下空間給兩姐妹說話。
兩姐妹哭了一會,韋珪示意侍女退到一旁,別讓人過來打擾,坐在剛才陰麗娘坐的椅子上,拉著韋玎的手。
“那晚,你在大車上,病的很重?”
韋玎拉著姐姐的手,講述著之前發生的事情,說完後,韋玎說道:“姐姐,三年契約期滿,你把竇郎還給我。”
這句話一齣口,韋珪先是一愣,轉而笑了。
韋珪在韋玎鼻子上挰了一下:“看來那晚是他去找你商量了,還你,你想的美。”
“姐姐……”韋玎尖叫了一聲。
韋珪靠在椅子上,一臉的笑意,妹妹安然無恙,什麼婚約,她不認了。
這是六叔公韋津安排的。
韋津此時在洛陽,身居尚書右僕射。
現在,韋珪有了底氣,不打算再承認韋玎與王家的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