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來此就是為了這件事,當然不會拒絕,連忙答應,然後很自然的把車上的千斤木柴給搬了下來,一朵一朵的整齊碼好。
這次沒有送魚,昨天已經送過,再送就沒意思了,作為現代人,很明白一個道理,送東西也是有講究的。
你不能亂送東西,要麼是送必需品,比如木柴這類的,人家不怕放壞,也確實需要,能節省不少時間,而且物品不貴重,也不會因此欠你太多的人情,如此,大家相處起來才舒服。
其次,就是不能送人家不需要的東西,很多人不懂,覺得自己有多餘的,送給別人吧,殊不知,這樣做意義不大,人家甚至還會覺得煩。
因為收了你的禮,就相當於欠了你的情,但自己確實不需要,你說心裡能不煩嗎?
就比如他昨天送的魚,很多了,100多斤呢,兩三天肯定吃不完,你今天再送,那算什麼了。
相反,今天楊林送來了2條蛇,正是昨天抓到的。
這玩意才有意義,因為山村裡打獵,是不會專門找蛇的,浪費時間還沒幾斤肉,只有碰對時候了搞點吃。
重點是,這東西不好抓。
但味道很不錯,愛吃蛇肉的人是真饞,毫無疑問,作為山民,山村裡大部分人都愛吃這一口,屬於難得美味。
“何叔,你今天可是有口福了,伐木的時候,正好看見這兩條蛇,當場就給我抓了。”
雙手遞上,兩條蛇全部下來足有10斤左右,夠美美的吃上一頓了,樂的何叔眼睛都眯起來了。
對楊林現在是越看越喜歡。
奇了怪了,以前咋沒發現這小子這麼會做人,難道是因為長大了?
互相寒暄了幾句,何叔也不耽擱,連飯都沒吃就拉著楊林去老劉家,羊角村的另一頭。
走了十幾分鍾,就到了一個大院子,足有5畝大小,比楊林家大了差不多一倍。
在這個世界,土地不值錢,妥妥的地廣人稀,你愛佔多少都行。
當然,村裡還是有規矩的,並不是你佔多少都行,而是有一套邏輯的,比如,從你的能力方面看,會木工,會打鐵,會釀酒,會織布,會馴獸,等等。
只要你有一種對大家有幫助的技能,而且確實需要擴大院子,那人們就會支持你。
畢竟,世界雖大,但安全區卻不大啊,1000多人的羊角村,想要守護一定範圍的安全,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大家都搞成超大的院子,安全性從何而來,根本管不過來的。
所以,從一個家庭的院子大小,就知道他們在村裡的地位,和重要性。
顯然,老劉地位就非常的不一般。
何叔沒有敲門,因為是敞開的,村裡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大門都不關,周圍全是相處了幾百年的鄰居,沒什麼太大的必要,當然,晚上還是要關的。
楊林一進入這個大院子,就看到四面八方全是木料,還有不少加工的半成品和組塊,他粗略算了算,起碼也有1000多棵樹的樣子,而且很多都是一米直徑的大木。
好傢伙,這是多少年攢下來的。
顯然,這個院子裡的木料,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出來的,應該是老劉幾十年來兢兢業業,零敲碎打從山裡砍伐拉出來的。
光是看品質,就能知道,每一棵樹都是很好的,紋理均勻,筆直的軀幹,散發的木香味道令人精神一振。
他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不能小看任何人,一個山村裡的小小木匠,都能積攢下這麼多的好東西,可想而知,其他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想想就知道,這個世界的人,壽命變相的延長了十倍,普通人能活120歲,要是算成地球的時間,那就是七八百年,
再加上白天80個小時左右的活動時間,人們只要不懶,時間一長,總會積攢些家底的。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家可真糟心,爺爺那一輩就不行了,到了父親這,好不容易花費了家底讓他結了婚,買了角馬,卻又賠了個乾淨,太悲催了。
可見,他們楊家,以前在山村裡,應該是屬於底層的了,要啥技能都沒有,實力也不行,修煉更是沒影。
何叔跟老劉是親家,說話很隨意,也不囉嗦。直接聊了起來。
“楊林,你咋想著學木匠啊,這可不是玩的,需要專心,沉下心來,你一個人還要養活自己,肯定不能專心幹這個,這樣,每天晚上你可以過來,我能教就教你,咱們也不講究師徒,就當聊天解悶了。”
老劉聊了一會,轉過頭跟楊林說道。
楊林連忙點頭答應,顯然,何叔把他的情況說清楚了,知道自己是想建個木屋居住,並不是想走這一行,否則,說不得人家還不願意教呢。
道理很簡單,人家吃飯的手藝,你非親非故的,憑什麼教你技術,開玩笑呢。
倒是簡單的把式可以教一教,精細的活肯定幹不了,但費點時間,弄個木屋還是沒問題的。
可惜,他哪裡明白,楊林只不過是找個名義罷了,今天一過,金手指到賬,他就要灌頂木匠技能了,到時候,瞬間就成為這個世界的神級木匠。
何叔點點頭,看二人都已經對接好,也就不說什麼,回家去吃飯了。
楊林也回了趟家,搬了一些東西過來,雖然不是拜師,但確有授藝之實,多少還是要意思意思的,人不能不懂事。
木柴人家當然是不缺的,所以沒有送,反而是活魚送了不少,足有50條,都是五六斤的大傢伙,還有五隻野雞,五隻野兔,其他就沒了,他現在能拿出來的好東西,也就這些。
再一次來到劉家的時候,天色已黑,看到他帶來的東西,心情很不錯,人家不缺這點東西,但卻在乎你的態度。
顯然,他很滿意,這才是值得認真教一下。
當天晚上,老劉就在院子外,燒著篝火,照的通明,一邊幹活一邊講述,木匠工具,和木材的種類,等等。
二人熱的汗流浹背。
“天氣越來越熱了,以後晚上要點蠟燭了。”老劉吐槽道。
楊林贊同的點頭,天氣越來越熱,晚上不能再用篝火代替照明瞭,但顯然,燒柴的成本更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