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1章

第十章 馬可波羅級巡洋艦

如果要說1889年最麻煩的事情,王啟文一定會說是整合北洋以及各地督撫而不是日本海軍的挑戰。

現在是五月出頭,旅順已經開始將排著隊的北洋水師艦艇送入其中改造,主要集中在換炮上,而火炮的來源只靠旅順和天津根本做不到,

北洋佔有一半的江南製造局也就非常重要了,所幸曾國荃並不迂腐(也可能是北洋的護衛隊在側的原因)總之,李鴻章和王啟文費了番功夫就讓他鬆口了。

作為清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製造廠,他們的的實力與穿越者建立的旅順軍械局不相上下。

他們的最新成果是仿製出來的阿姆斯特朗12英寸艦炮,這種炮的威力遠勝於現在定鎮二艦的克虜伯火炮。

這種火炮歷史上共造了四門,三門用於臺灣防禦,後來又被日本人拖去日本,是一種先進的火炮,日本人現在還造不出來。

但唯一的問題是,這種炮太重,舊有的火炮重31.5噸,這種新炮重50噸,但是海軍咬了咬牙決定全換,炮換了,輔助炮臺轉動體系也換了。

趁著日本人三景艦明年才下水,下水高峰也在90年以後,現在趕緊換,騰出位置來造新艦。

此外北洋還有一個要求,這種炮要儘量使用無煙火藥,一定要用苦味酸炸藥。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無煙火藥雖然1884年就被法國人研製了出來,但是應用到武器上還是1888年德國人的步槍。

所以金陵因為有上一個穿越者的原因有成熟的無煙火藥製造工藝,但是燒灼等因素還是會讓這款炮壽命大大降低。

苦味酸炸藥更是要向西方購買,並且這種炸藥極不穩定,很有可能出現自己殉爆等可怕的事故

掙扎了一陣子後,這個中國技術最雄厚的廠子還是給了一個答案

江南製造局總辦劉麟祥親自回信

“可以,但是得加錢!”

王啟文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並且要他們一年間必須供應兩位數這種炮,

而4.7英寸的速射炮也是全力生產,越多越好,而且不管生產多少門北洋都全部吃下,北洋陸軍會全力協助,軍情局也會為這個目標服務。

所以多方都能插手,誰都能摻和的江南製造局在這一筆訂單後也改變了命運,他變成了北洋獨有的,誰敢破壞北洋的軍備計劃,誰就要嚐嚐軍情局的子彈。

軍情局甚至直接在廠子中設立了辦事處,專門負責工廠工藝以及貪腐等問題,上任第一天就讓12個人全部消失,這都是混進來撈好處的人。

王啟文已經不打算將軍情局完全隱藏起來了,他們越來越多的開始在明面上活躍,雖然現在並沒有完全公開。

在子彈和白銀的雙重刺激下,這個軍工廠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行動,軍情局也在觀察,誰在破壞計劃,誰準備告北洋的密。

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兩廣總督或者一個地方總督沒什麼了不起的,擋路的話,紫禁城的親戚也不是不能殺。

王啟文現在越來越嚐到軍情局的甜頭,用死亡和白銀能夠搞定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軍情局的擴張也加速了。

北洋的發展速度也來越快,再這樣的氣氛中,馬尾造船廠的船政局工程處制機總司魏瀚帶著建造龍威號的團隊來到了旅順。

“魏先生,久仰大名,您的作品已經下水,您不愧為大清最出色的造艦專家。”

在旅順,王啟文和李鴻章親自迎接了這一行人,雖然李鴻章心底還有那麼一點點的不情願。

在和李鴻章不痛不癢的說了幾句話後,王啟文開始和魏瀚詳談。

“龍威號下水成功了?可惜我並不能回去親眼看一看。”

魏瀚有些遺憾,這畢竟是中國第一艘自造的全鋼甲巡洋艦。

“兩天前竣工的,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您的作品會越來越多,這也是我叫您來旅順的原因。”

“很好,我希望現在就看到你在電報中提到的那種全新的設計。”

王啟文將一眾人請到了李鴻章的住所內,在清退了其餘的人之後,王啟文將一張圖紙給鋪在了桌子上。

“諸位,這份圖紙的來路不正,所以必須要謹慎一些,這是意大利海軍明年準備開建的穹甲巡洋艦,暫時叫她X巡洋艦吧。”

魏瀚幾人趕忙趴在桌子上仔細的觀察起來。

“106*14.7*6.2,嗯…….長寬吃水看起來還不錯,滿載4390噸,如果旅順造船廠真如你們說的那樣的話,完全可以造,就是線性太差了,速度快不起來。”

“那麼您認為這樣的船可以壓倒浪速這樣的日艦嗎?”

王啟文又將浪速號的基本信息擺在了桌子上。

“火力也許稍差,不過要是選用新型發射藥和速射炮,浪速號的主炮就沒什麼可怕的。”

“那您認為這艘船有價值嗎?”

王啟文心中對這條船實際上也沒底,這條船實際上是意大利海軍的馬克波羅級巡洋艦,是明年才下水的船。

這也不是從意大利搞到的圖紙,而是王啟文以前瞭解前無畏艦時代軍艦時從書上看到的現在給拿了出來,這種軍艦雖然不能和吉野比拼速度,但是防禦力和火力還不錯,航速更是遠勝現在的北洋軍艦。

“此外,您看看這個,這是北洋搞到手的日本艦隊情況,重點是他們的這個計劃,需要三到四艘快速巡洋艦從側翼切入,發揚側舷火力的戰術。

與之配套的是,航速在18節及以上的快速巡洋艦,目前有浪速號,高千穗號,他們正在尋求類似的軍艦。

考慮到日本的經濟狀況,在94年之前,他們最少將有四艘航速在18節以上的快速巡洋艦,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對手,配合先進的速射炮,北洋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不是有速射炮嗎?4.7和6英寸的,如果大量配備應該也不差吧。”

魏瀚作為軍艦設計師還是知道一些火炮消息的。

“很遺憾,魏先生,我們的6英寸速射炮實際上並不是真正完全的速射炮,我們通過得到了英國4.7英寸速射炮技術強行建造的6英寸速射炮實際上過於笨重,

而且更大的問題是,炮管燒灼十分嚴重,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結束後就很可能報廢,甚至有炸膛的風險。”

王啟文對這一點也表示遺憾,穿越者能夠解決很多的麻煩,但是軍工技術的升級卻並不能夠拔苗助長。

王啟文也不能抱怨太多,畢竟因為他的原因北洋提前了數年就擁有了4.7英寸的速射炮製造技術以及無煙火藥技術。

相比起歷史上江南局直到94年才突破來說,北洋現在的軍備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可以嘗試著製造6英寸的速射炮了,雖然6英寸速射炮很差勁,還上不了軍艦。

“他們會有進步的,實在不行可以尋求外國的協助,不過這條軍艦還是放入後備計劃吧,要以日軍為假想敵,她的航速和線型問題太大了。”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