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7章

第十六章 高性價比的海容級巡洋艦

“6英寸速射炮談下來了,但是我們為此付出了五萬英鎊的保證金,又交了15萬兩買了6門炮,這就差不多四十萬兩。

苦味酸我們又花去了六十萬兩才將製作工藝買到手外加一部分的成品,英法兩國就賺走了一百多萬兩。

1871年苦味酸的軍備價值就被發現了,甚至1771年就被髮明瞭出來,我們用六十萬兩買了一百多年失去的時間。”

王啟文看著李鴻章給他這幾個月的交易報告十分可惜的搖了搖頭。

“這就是技不如人,得受著他們的刀,我們自己的6英寸速射炮如果能用著四十萬兩就能省下來,如果我們早一點知道苦味酸的價值,法國人也就賺不走這錢。”

李鴻章喝著茶,耐心的開導著王啟文。

“你說的沒有錯,現在還不晚,我們還有時間,已經丟掉的時間補不回來,但是我們能抓住眼下的時間,小小日本算不了什麼。”

“李爺爺,現在日本都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我們被朝廷束縛住了手腳,在對付敵人之前要先對付自己人,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事了。”

“你以後就會知道,這是常態,而且並不荒謬,或者說已經沒人覺得它荒謬了。”

李鴻章說著示意僕人將一份密信給王啟文看。

“這是什麼?”

王啟文有些疑惑的問道。

“醇王的信,這位翁大人執意要和我北洋打打擂臺了,這一次恐怕要不了太多軍費。”

在信中沒什麼重要內容主要是醇王講了目前朝內的局面,同是說出了他的擔憂,北洋今後很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太多軍費可用。

最重要的原因是,那個老太太的六十大壽,朝裡面到處都是打這個主意的人。

王啟文對這一段歷史很是清楚,所以這封信其實對他沒什麼價值,醇王也改變不了什麼,除非他能得到北洋的傾力幫助。

“你怎麼看?”

在發覺王啟文將信隨意的放在一邊後,李鴻章半眯著眼睛問道

“還是那句話,全看皇帝了,他是個年輕人,有衝勁有野心,最重要的,他有一顆天朝上國皇帝的自尊心。

如果讓他知道小小日本走在了大清前面,那麼在質詢….朝會上,我們有很大概率要到一筆錢,那個翁師父也不得不鬆口。”

“重要的是誰來給皇帝展示這些真相。”

“我推薦劉步蟾大人,身為水師將領他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身為英國留學回來的留學生中最出色的一個,他的話更容易被歸類為專家。”

“哼,還最出色的。”

李鴻章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是的,就是最出色的,至少朝廷認為他是最出色的,並且他還跟一個有英國教官待在一起,這位教官可是個在英國海軍部裡能說得上話的角色。”

王啟文也喝了一口水,笑眯眯的看向李鴻章。

“反正朝廷不會有人查證,對吧?”

李鴻章也笑了,信息優勢,現在在北洋的手中。

“還有一件事,晚輩需要李爺爺幫忙。”

正事談完了,現在就該談一些私事了。

“天津局的事情對吧。”

“李爺爺怎麼什麼事情都知道?”

王啟文“很是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你和你爹兩個人在這些機械局殺得人頭滾滾,一鏟子下去就能挖出一具屍體,搞的天津局邊上的新廠房都只敢在夜間施工,不然全漏了底。

你們兩個啊,做事情一點都不小心,多費點心思將人丟進海里,或者拉遠一點埋了不都成?最後還得老夫給你兜著。”

李鴻章說起這件事還有些“氣憤”

“晚輩沒什麼經驗,所以還是得多仰仗您老人家,順便其他幾個局還有造船廠底下也得處理。”

“行了,趕緊去你請來的那些造艦專家那看看,他們找不到你都跑到老夫這裡來了。”

李鴻章擺擺手將王啟文給趕了出去,現在快要到了他午睡的時間,這個習慣沒人改得了,即便現在被王啟文催得常駐旅順也沒改了。

“看起來先生主動示意把柄的舉動讓李中堂很滿意。”

在前往造船廠的路上,秦炳輝提到了剛剛的閒聊。

“錯,這並不是給李中堂把柄,事實上,他和我都清楚這並不是把柄,而是一種保證,我殺了那麼多的人,紫禁城的,八旗的,士紳的。

凡是有能力摻和軍工企業的基本都被我給殺過來了,現在除了北洋外,哪兒還有一棵大樹給我遮風擋雨?”

“您自己就是一棵大樹。”

“未來也許是,但現在,我們還需要一顆大樹,或者說得讓他們認為我們需要一棵大樹。”

…………………………

“王公子,您可算來了。”

在造船廠一個戒備森嚴的小樓裡,王啟文見到了以魏瀚為首的十幾個造艦專家,他們是整個清國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魏瀚急匆匆的將王啟文拉倒桌子前給他展示模型。

“X型穹甲巡洋艦,我們的新作品,這是超乎我們想象的一種作品!我可以斷定,她的重要性是超過龍威艦的..哦,平遠艦。”

“現在就能開工嗎?”

“完全可以,您的原始圖紙以及數據幫了不少忙,旅順的造船廠也遠遠超過我的想象,工人們造艦經驗豐富。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有原材料,這裡完全可以建造類似定遠這樣的鉅艦。”

“那麼預估造價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在蒐羅所有北洋的工廠產品後發現,除了鍋爐其餘我們都能夠自己製造,可能只需要六十萬兩。

尤其是鎳合金鋼,你們是怎麼在漢陽那裡投入這麼先進的技術的。”

“這並不是先進的技術,這種鋼去年英法就開始用了,根據我的情報,明年,他們就會拿出一型更先進的裝甲。”

王啟文很快接過了這個話題,在造艦方面北洋因為那位前輩的原因在不惜一切代價的追求先進性,通過各種手段得來的技術都在國內複製。

不過,魏瀚在來旅順之前不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他並不能知道。

“六十萬兩….”

王啟文琢磨了一下,原本歷史上的海容差不多也是這個造價,以一英鎊換四庫平兩的兌換來說差不多六十四萬兩多,不到七十萬兩。

在加上不用考慮太多的利潤,這個價錢可能還要降一些,是一種很適合現在北洋的高性價比船隻。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