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十五六歲的小子,居然和老人孩子坐在一邊乾等著。
其實以他們現如今的力量,完全有資格過去爭奪權力的。
爭執的結果和李若軒所說的分毫不差。
以村長為首的老一輩習慣了發號施令,當家作主。
讓他們聽小年輕的安排,根本不可能。
除了不習慣,放不下面子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手中沒有權力的老人,很容易被拋棄。
就憑這一點,村長他們是死也不會妥協的。
以王二狗為首的一眾年輕人則覺得,一路上背糧食,找水源這些他們出力最多。
以後遇到土匪,也是他們衝在前面,犧牲太大,理應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雙方徹底撕破臉。
“現在的小年輕,全部都是端起碗喊娘,放下碗罵孃的貨色。”
“孝順兩個字怎麼寫都不知道,人家不要我們這群累贅了,嫌咱們幹吃飯不幹活。”
村長啞著嗓子,說的十分憤慨:“鄉親們,我這個村長無能啊……結果你們也看到了,人家不願意聽我的話,還要讓我們這些長輩聽他們的話。”
“這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道理?”
“我想了又想,這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人家不願意帶咱們,那就咱們自己走。”
“現在願意跟著我走的人,都站到這邊來。”
村民們一個個面面相覷。
王二狗也不甘示弱。
大聲道:“大傢伙可是都聽到了啊,村長往咱們身上潑髒水呢,說咱們不孝順。”
“放屁,不孝順,一路上咱們吃的少乾的多是為啥?”
“不孝順,早把家裡的丫頭片子和老人都丟下了,能拖家帶口的走到這兒?”
“說白了,不就是想說咱們年紀小不懂事兒,應該乖乖聽話嗎?”
“呸,我王二狗今天就把話放在這,跟著我,怎麼公平怎麼來。”
“出力最多,打土匪衝在最前頭的,就應該得到更多的食物,這才公平。”
“好了,就這樣,願意跟著我的都來這邊匯合,咱們從今天起跟他們分開走。”
近三百人的隊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雖然都是一個村的,可村裡也並不是一片和睦。
這個村子原本就是早年間四面八方逃難過來,被縣令大人安置在一起的。
各種各樣的姓氏,雜亂的很。
並沒有什麼宗族的觀念。
也導致村長說話不太好使。
平日裡左鄰右舍間摩擦也有。
很快,大家就都有了選擇。
李若月帶著李若軒站在旁邊大致看了下,跟著王二狗的幾乎都是家裡有青壯年的。
跟著村長的,則是老弱婦孺居多。
等所有人都拖家帶口,拿著行李做好了選擇後。
依舊在原地的李若月兩人就顯眼了。
王二狗和村長兩人都看向李若月,幾乎同時開口。
村長:“李丫頭,來我這邊吧。”
王二狗:“李……那個啥月……愣著幹嘛?快過來。”
若是換成別的丫頭,兩個人都會選擇沒看見。
可剛才一箭一個土匪,讓他們都想把對方拉入自己的陣營。
有這丫頭在還怕什麼土匪,來多少殺多少。
“村長爺爺,我帶著我弟弟單獨走。”
李若軒微微錯愕,弟弟麼……
村長不悅:“你這孩子,咋那麼不懂事兒呢,你們兩個半大孩子,那不跟狼群裡的小白兔似的。”
“這一路上還要遇到多少危險都不知道,哪是你們兩個孩子可以抵擋的,聽話,你爹他們都在我這邊……”
村長這話才出口,王二狗就嗤笑:“你沒聽到人家之前說改姓了嗎,還拿她爹說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