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山洞。
藉助著那條縫隙通道投射進來的光,可以隱隱約看到裡面的大致輪廓,總面積差不多有兩三百平。
剛進來就能聽到微弱的潺潺流水聲。
裡面應該是有地下水脈流經。
李長歌往裡面一步步探險。
尤其是見到小灰歡快的搖著尾巴,一路小跑來到山洞裡的一個角落裡,十分熟練的在那裡躺著。
看樣子以前這裡就是它的家。
你還別說,山洞中的氣溫比外面的要高不少。
粗略估摸一下能有個10度左右。
比外面寒風中的零下氣溫,要暖和許多。
就是有一點不好——
山洞中有點潮,不適合長久居住。
他摸著這個山洞的石壁。
凹凸不平,溼潤潮溼。
因為能被陽光照射,外面裹了一層青苔地皮菜之類的。
李長歌跟著小灰到那個角落裡。
蹲下來,伸手往地上一摸,頓時眼前一亮。
這片區域竟然是乾爽的!
難怪小灰會選擇這裡做窩,這傢伙怪聰明的。
由於光線並不是很充足。
李長歌只能小步小步的挪動,同時用手觸摸地面,利用體感去丈量這乾燥的範圍具體有多大。
粗略估計一下,大概是個長五米寬三米的區域。
而且地面相對平整。
把這裡當做生活區域,非常合適!
李長歌暫時收起這種心思。
他起身朝著山洞裡的其他區域進行探險探索。
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
時刻注意著腳下以及頭頂。
生怕被腳下的凸起的石塊絆倒,
或者撞上頭頂凸出來的岩石。
沒辦法,外面能夠提供的光實在是太弱了。
等著他慢慢能適應山洞內的黑暗。
也就能大致觀察到山洞裡的輪廓。
就不用那麼小心,可以放心大膽的在山洞裡走著,查看山洞裡的大致情況,到底適不適合居住。
尤其是順著潺潺的流水聲,一路走來。
終於讓他在山洞的最裡面,看到一面巖壁上有大概大拇指大小的水流從縫隙中滲出,沿著被沖刷出來的光滑的巖壁,落在了地面的一個小水潭之中。
小水潭面積不大,長寬在20釐米左右。
他把手伸進去探一下深度。
一股暖意從手指尖傳來,水是溫熱的。
這可比自家水缸裡的那冰水混合物要好太多了。
每次用水還要把冰給敲碎。
隨著他的指尖向下,將這個小水潭給摸了一圈。
最深處大約15釐米。
平均也就七八釐米深。
小水潭內壁十分光滑,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石盆!
石盆的一角,地勢相對矮一些。
石盆中溢出去的水就是從這裡流出去的。
順著水流往下,李長歌彎著腰慢慢挪動腳步觀察著。
這些溢出來的水在相對平坦的石面上歡快的流淌,撞擊凸出來的部分,發出微弱的嘩啦啦響聲。
在山洞裡聽到的流水聲,大多都是從這傳出的。
這水流有個十幾米長。
可能正是因為有這麼長的水流,而且都是在平相對平坦的石頭上,所以才會讓山洞裡變得潮溼。
走在水流的一側。
李長歌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
這裡的石頭很光滑。
到了盡頭,流水彙集一處,落入一條裂縫之中,裂縫深入山體內部,黑洞洞的,看不清楚通往哪裡。
這裂縫長有個30多釐米,寬有個五六釐米。
見到這裡,李長歌也就停下探索。
不得不說,這個山洞確實適合偶爾用來居住。
有乾燥可居住的區域。
也有水源,可以提供生活用水。
尤其是那個石盆。
從那裡取水,異常方便。
那條裂縫也不錯。
到時候拿東西把那裡圍一下,可以當衛生間。
所有排洩物可以直接順著水流衝進裂縫中,完全不用擔心有異味兒殘留,純天然的馬桶,簡直絕了!
至於為什麼不留著當肥料?
這年頭,你吃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拉的排洩物肯定也和別人不一樣,一旦被某些小心眼的人發現,保不準偷偷摸摸給你舉報了,會惹來不少的麻煩。
沒必要因小失大。
李長歌來到小灰身邊,撫摸它的腦袋。
開口誇獎道:
“小灰,你今天立了大功!”
“等一下咱們加餐!”
“烤肉火鍋全都上,想吃多少吃多少!”
聽他這麼一說,原本臥在那裡的小灰頓時兩隻耳朵支楞起來,汪汪叫了兩聲,尾巴搖得更歡了。
小灰就跟著李長歌一起出去。
原路返回李窯村。
小灰徑直奔向家中,在門口臥著,看著主人收拾陶碗陶罐陶盆,又從牆壁上取下掛著的僅有的柴刀。
讓小灰不解的是——
不管是什麼東西,一旦落入主人的手中……
下一秒就消失不見!
李長歌將僅剩兩根火柴的火柴盒塞系統空間。
又收拾了一些已經幹了的柴火。
等到東西都收拾完,才發現都到晌午了。
村口食堂的方向傳來敲鈴的聲音。
又到了午飯時間。
午飯不能不吃,哪怕是難吃的集體食堂。
他吩咐一句小灰,讓它在家看著。
小灰搖著尾巴汪汪兩聲,表示知道了。
李長歌自己一個人就拿著盆去食堂打飯。
在集體食堂排隊打飯,亂糟糟的,總有人插隊。
你兩家關係好,他幾家關係不差。
你喊一句,我喊一句,就把隊給給插了。
沒辦法,今天小隊長李善民不在。
聽村民們議論,應該是去大隊裡開會了。
沒有他這個能鎮住場子的人維持秩序,村民們索性也就不再管這些,就開始想怎麼插隊就怎麼插隊。
現在這寒冬臘月的天氣這麼冷,飯菜容易涼。
誰都想提前打到飯,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要是排在最後,雖然說飯菜不會完全涼,但也沒有了一齣鍋的熱乎勁兒,當然沒有剛開始打飯好。
而且排隊排到最後,就剩下稀湯寡水。
好東西早就別被別人撈完了。
誰都不想吃虧,誰都不想被佔便宜。
那點小心思,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見到這一幕,李長歌沉默著沒有說話。
他老老實實排隊。
雖然排在了隊伍的最末端,但他也並不著急。
他來食堂打飯,純粹是打個卡。
讓村裡人知道他沒有莫名其妙消失。
在這一片熱鬧的場景下。
排在前面打到飯的人都美滋滋的離開。
排在隊伍最後的幾個就是不停抱怨,說是沒吃到熱飯,撈不到什麼好東西,回家以後又該被罵了。
最後終於輪到了李長歌。
面前的一個大盆,就剩下湯湯水水和一些碎菜。
旁邊盆裡的高粱米飯也所剩無幾。
“長歌,來,嬸兒給你多盛點湯,泡飯好吃,特別容易下飯。”盛飯得是一個喊嬸子的長輩,給李長歌盛了滿滿半盆的湯,裡面的菜幾乎撈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