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0章

桃花寺乃佛門清靜之地,伊人也不好亂跑。

她一個人走走停停,最後在望月臺邊的小山坡坐了下來。

這時候夕陽西下,霞光漫天,山坡上微風徐徐,景緻再迷人不過。

可慕伊人頭痛欲裂,根本無暇欣賞,她趴在景觀石上,雙手支著腦袋,恨不得把腦仁兒扯出來。

忽然,山坡上響起了幽幽的笛聲,那笛聲曲調委婉,意境幽遠,伊人原本滿心煩躁,聽著聽著,忽然卻安靜了下來。

這笛聲彷彿仙樂,讓天地間歸於寧靜,又過了一會,伊人覺得連自己的頭痛都減輕了許多。

她長舒一口氣,從石頭上起來,好好找了個地方坐著,安安靜靜地聽笛。

落霞歸山,鳥雀還巢,在這幽遠的笛聲中,世間一切嘈雜煩惱全都沉寂下來。

待笛聲停了,伊人站起來,順著方才笛聲溢出的地方走去,不多時,就見到了吹笛人。

那是一個身著白色僧袍的年輕僧人,他年輕俊秀,容貌出塵,可那沉靜的目光與渾身上下所散發出的,特屬於出家人的慈悲寬和之感,讓人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容貌之上。

這是伊人陌生又熟悉的,陌生是因為距離上次見面,已有十幾年之久,熟悉是因為,曾經在這寺中,兩人相識也有四年。

“寧遠師傅。”

伊人喚了一聲。

寧遠回頭,看了看站在小路上的慕伊人,淡笑詢問:“仙客認得貧僧?”

“前世或者認得。”伊人說。

寧遠笑了笑,說:“看來仙客與佛有緣。”

“無緣。”伊人搖搖頭,道:“身處萬丈深淵,不知何處極樂。佛祖的安寧之地,我是進不去的。”

“仙客心有執念?”

“或許吧。”

伊人笑了笑,轉身便走了。

茶嬤嬤已經找了過來,看見她,總算鬆一口氣,繼而又開始唸叨,道傍晚風冷,不該在外流連,免得著了涼。又數落她一個人出去,也不知道帶個人,若遇上不上眼的,衝撞了或者不小心磕著碰著,又該如何是好。

慕伊人連連點頭,任憑嬤嬤說什麼都一一領受。

回去之後,又吩咐盎然,去跟主持要些藥來,她頭痛難忍,不能安眠。

盎然依言去了,很快端了湯藥回來,伊人喝了一碗,昏睡一覺,第二天便輕鬆許多。

卻沒想到又有小沙彌送了藥丸過來,說是寧遠師傅聽聞租客有恙,便親自配了藥丸,送來治她頭痛。

寧遠的醫術自然是極好的,伊人吃了藥丸,又休息了一半日,到了午間,便神清氣爽,再不頭痛了。

她又去望月臺,想著或者能遇上寧遠,也好親自道謝。

綠意還道這樣碰運氣不太現實,等到了望月臺之後,果然見到寧遠師傅,把她嚇了一跳,直言伊人料事如神。

伊人卻只笑不語,前世她在慕家莊生活四年,那時她被玄黎拋棄,心情低落,幾乎生無可戀,卻又捨不得死,便學著人家青燈古佛,想要了此殘生。

在這時,她便遇見了寧遠師傅,寧遠年紀輕輕,卻與住持同輩,也因時常雲遊,乃是桃花寺諸多僧人中名望最高的一位。

慕伊人聽他吹了四年的笛子,自然對他的習性有所瞭解。

不過前生太長,後面十年,佔據了她整個人生,重生之後,她心裡腦中,想的全都是計謀形勢,一時半會,自然沒有一一記起所有人。但再如何,都是認識的,只要一見,她還是會迅速想起來,彷彿前世種種,不過昨日。

寧遠見道慕伊人,笑了笑,便從容走了過來。

問:“仙客頭痛之疾,可好些了?”

“好多了,正是來謝師傅賜藥。”

“仙客雖是頭痛,其實病在心上。鬱結難解,易生心魔,仙客還需看開些。”

這熟悉的音調,把伊人給逗笑了,她微微歪著脖子看著寧遠,問:“那就請寧遠師傅點播點播,我該如何看開?”

寧遠沉吟一聲,說:“仙客的家事,貧僧已經從住持處聽說過了。”

伊人斂了笑,只看著他,不說話。

又聽他道:“令慈仙逝多年,墓中不過軀殼,仙客不必太過為難自己。

“多謝師傅開解。”

伊人嘴上這麼說,心裡卻不以為然,若真的能看開,世上就沒有這麼多事情了。

只觀其言,寧遠哪裡不明白她心中作何感想,但有些事,別人真的無能為力,而且慕家作為,也實在讓人難以認同。

慕伊人做好了打算,準備親自護送母親棺槨回幽州,誰知在桃花寺住了不過兩日,慕家忽然又顛顛兒上門了。

原來伊人嫁入將軍府,消息終於傳到了汴京,玄家聞訊,驚詫不已,立刻寫了書信,並命家人來贇都詢問根由。

老爺子見了信,心裡咯噔一聲,原來玄家即便不娶慕伊人,卻也沒有對她不管不顧。

又才想起,楊平申雖去世多年,但玄黎終究是其入室弟子,他僅剩的外孫女慕伊人,玄家好歹還是要看顧幾分。

這樣一來,伊人忤逆長輩也好,嫁入將軍府也好,反而都是小事了。

只要玄家還對慕伊人有幾分情面,她就依然是慕家大小姐,玄家乾女兒(自然是不能娶伊人之後的場面話)。

可他們卻跑去挖了慕伊人親孃的墳,這可怎麼了得!

況且玄家若還對慕伊人有幾分情分,對慕家,自然也得給幾分薄面。有了玄家在,慕家與贇都王交好也罷,得罪也罷,根本都不要緊。

老爺子當機立斷,把慕淞綁來一頓打,然後帶著人親自來了桃花寺,當著伊人的面道歉求情,直言兒子昏聵愚蠢,慕家對不起他們母女兩。

老太太見了伊人,更是一下子撲了過來,抱著她哭得肝腸寸斷,彷彿之前白綾鳩酒讓她死的,不是她這個老婆子。

慕伊人面無表情,冷眼看著他們做戲。

孫女兒不配合,老爺子老太太這場戲也得繼續唱下去,在哭訴了一通之後,他們道明來意,說要為她們母女主持公道,決定將楊氏棺槨重新葬入慕家祖墳。

“你父親聽信讒言,竟做出這種天理難容的事情,我跟你祖父知道了,幾乎氣出個好歹。然而她到底是你的父親,有道是子不言父過,看在你已世的母親的面兒上,饒了他這回。”

老太太情真意切,慈祥得彷彿觀世音菩薩。

可讓她就這麼把母親再葬回慕氏祖墳,她怎麼甘心?

就慕家人這反覆無常的脾性,有了第一次,誰曉得還會不會有第二次?她無法想象再有一回,她又帶著人來,親眼看自己的父親挖出母親棺槨的情景。

伊人不發一語,老爺子沉聲提醒:“今日之事,是你父親不對,但伊人你可要想清楚,即便你現在已經嫁入平家,可到底是慕家人。尤其你從小長在汴京,有楊大學士與玄家教導,若有行止不當之處,就是玄家也難逃干係,到那時,可再無人替你說好話。”

慕家站著大義,即便做了再可惡的事情,只要象徵性地放一放身段,伊人作為小輩,就得言聽計從。

畢竟,就算她自己嫁入平府,已經不能算是慕家的人,但她的母親,哪怕只剩一壘白骨,也只得聽憑慕家處置。

父子尊卑,就是如此,伊人勉為其難,才忍住打人的衝動。

可剛在緩和沒多久的頭痛,又再次襲來,她顫巍巍地座回床椅,在老爺子再次開口之前,道:“要母親再葬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為了以防你們再次驚擾母親安眠,我要請住持做個見證。”慕伊人說:“慕家不辨是非出爾反爾乃是常事,今日之事,必須白紙黑字,寫下保證,若再驚擾母親安眠,就請寺中寧遠師傅親自上京,與聖上言明慕家作為。慕家如此行徑,所教子女,想來也是不義之輩,自然也不配功名加身,拜官進爵。”

“你……”

“如何?老爺子不敢?”

老太太連忙呵斥伊人,道:“這話怎麼說的?你弟弟慕青則生性正直,又聰慧過人,對你這個姐姐更是迴護有加。你居然還讓我們拿他的前程做保證?”

“若慕家不行不義之舉,又何愁子弟仕途無望?”慕伊人咄咄逼人:“難道你們不敢?”

當著桃花寺眾僧人的面,老爺子到底不能食言而肥,迫於無奈,終究簽了保證,往後無論如何,也不動楊氏墳墓。

伊人尤自不滿,可到底無可奈何,只能親自護送母親棺槨,再次回到慕家墳苑,看著他們將她再次入葬。

待一切完畢之後,老爺子將玄家書信給了她。

伊人拿著書信,沉默良久。

這裡面薄薄一張紙,紙上三五行句子,這般輕飄飄,又這般重如山。

這麼容易,就能置人於死地,也能救人於水火。

可見權勢,當真是個好東西呀。

伊人收了信,卻沒有打開。

有些人,早就是過去,過去不必在想,有些事,還要繼續,繼續就得努力。

終有一日,她會站在高處,讓人再不敢割她血肉,肥人腰腹。

一場鬧劇終於結束,慕伊人風風火火地來,浩浩蕩蕩地走。

離開時,桃花寺外落葉繽紛,青黃的樹葉從或高或矮的高樹上飄飄灑灑地掉下來,青石小路,被撲了滿地。

悠揚的笛聲穿過樹林,飛過山坡,順著小路,再一次飄到了伊人耳中。

她撩開車簾,看著山坡上亭子裡,影影約約站了一個人。

那人橫著笛子,一曲吹完,便回了桃花寺。

住持正在誦經,見寧遠回來,便停下手中敲打的木魚,說:“從沒見你這樣在意一個凡俗世人。”

“那位仙客心魔纏身,恐怕……劫難不小。”

“佛祖渡人,可也要凡人自渡。”

“但人若能自渡,世上又何須佛祖。”

主持沉默良久,終於說道:“隨你吧。”

閱讀全部

相關推薦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