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鼓罷,眾軍將全都到齊。郭威這才徐徐起身高聲道:“契丹猖狂,進犯中原,以致天下無主。北虜貪婪,多行濫殺,以致天怒人怨。今我皇劉氏,順天應民,欲率我河東軍馬,匡扶漢家河山,驅除韃虜,正我漢家雄風……”
史德統也知道現在的形勢對契丹人越來越不利:從天福十二年三月起,時鎮寧節度使契丹人耶律郎五,殘虐好殺,澶州人深受其害。賊帥王瓊帥其徒千餘人,夜襲據南城,北渡浮橋,縱兵大掠,圍郎五於牙城。契丹主聞之甚懼,始遣天平節度使李守貞、天雄節度使杜重威還鎮,由是無久留河南之意。
彰武節度使(治延州)周密昏庸而貪婪,將士譁變,周密退守東城。因錄事參軍高允權乃前節度使高萬金之子,將士認為高氏世代帥延州,因而推舉其為留後,佔據西城。三月初六,高允權上表向劉知遠歸降,不久,周密棄東城也向劉知遠歸降。此前,丹州都指揮使高彥珣殺契丹所署刺史,自領州事,三月初七,高彥詢以丹州降劉知遠,而晉州、陝州、潞州等地也是亂兵四起。種種不利的消息,讓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泥潭,稍有不慎就有來無回,再也見不到北方的草原,加上中原漸趨暑熱,他終於下達了北返的命令,於三月十七兵發大梁並任命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留守東京。其實中原暑熱,只不過是他北返的藉口罷了。
天福十二年四月,北返的耶律德光攻入相州,此前滏陽賊帥梁暉,有眾數百,送款晉陽求效用,劉知遠許之。磁州刺史李榖密通表於劉知遠,令梁暉襲相州。梁暉偵知遼主新任命的彰德節度使(治相州)高唐英未至,相州積有兵器,守備軍士很少。梁暉遂遣壯士趁夜逾城入,打開城門,放入部屬,殺死遼人數百,其守將突圍走,這梁暉據州自稱留後,向劉知遠上表說明情狀。
耶律德光北返,梁暉又向耶律德光投降換了主人,耶律德光封他做防禦使。梁暉心存疑慮,又拒城而守,耶律德光哪裡咽得下這口氣,發大軍圍攻相州,不費吹灰之力便將相州拿下,城中男子皆殺,婦女皆被擄向北庭,所殺者不下十萬。遼人喜歡將嬰孩扔到半空中,用槍尖去接,手段殘忍,城中最後只剩下七百人,耶律德光一路上看到荒涼景象,對蕃漢群臣說,破敗到這個地步,都是趙延壽的罪過,又指一個漢奸張礪說,你也有一份。
四月十一,劉知遠以王守恩為昭義節度使,高允權為彰武節度使,又以岢嵐軍使鄭廉為忻州刺史,領彰國節度使兼忻、代二州義軍都部署。丁卯,以緣河巡檢使閻萬進為嵐州刺史,領振武節度使兼嵐、憲二州義軍都制置使。又聞遼主北歸,欲經略河南,故以郭威為前驅,又遣閻萬進出北方以分契丹兵勢。
四月末,耶律德光在一個後來名叫殺胡林的地方,死於熱病,部下將他的腹部剖開,裝入幾十斤鹽,好歹全屍而還。劉知遠在河東得到消息,知道進取汴梁的時機已到,遂下令郭威開始準備。
郭威侃侃而言,聽的史德統直欲瞌睡,聞言“眾將聽令”,史德統這才驚醒過來。
“郭崇威,令你部為大軍先鋒,明日開拔,出兵晉、絳!”
“諾!”郭崇威單膝跪地,接過令牌,閃到一旁。
“白重贊,令你部為我後軍,護我糧草,拱衛我中軍後翼。”之前的那位老將閃了出來接過令牌之後又閃自一旁。
“凡臨陣退縮者,殺民冒功者,姦淫婦女者皆斬,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如有違者,亦斬!”郭威突然提高聲貝肅然道。
郭威看軍心可用,拔出寶劍高舉激勵道:“眾將士需戮力同心,建功立業就在今朝,諸將敢不發奮?”
眾軍將大呼“萬勝!”,之後,郭威又交代了種種,於是散會,眾將官魚貫而出,各歸本營準備起來。史德統牽過馬匹與黨進剛要打馬回營,韓通卻湊了過來說郭威有請,史德統吩咐党進先回營地,告知眾人好生準備,自隨韓通重回了中軍帥帳。
“卑職史德統參見郭帥。”史德統進的帥帳,抱拳跪拜道。
“賢侄,快快請起。”郭威連忙上前一把扶起。
郭威上下打量史德統,不住的點頭,面帶微笑:“果然是虎父無犬子,賢侄端的是一表人才啊,上一次見你時還是十歲左右,帶著左右附近的子弟操練槍棒騎射,如今卻已出落的英武不凡,真是時光催人老啊!”
史德統不知如何回答,摸了摸頭,傻傻一笑,郭威看得他的窘態,遂開口道:“我聽郭將軍說,你入營不過月半,雞鳴練兵,日日不輟,已將一營士兵整理的頗有精兵模樣,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郭帥謬讚了,小侄月半練兵能有此成就,全賴郭帥與郭將軍行的方便,小侄只不過順勢而為,豈敢居功?”史德統謙遜道。
郭威聞言並不點破,心想此子不驕不躁,處變不驚,若在軍中捶打個幾年,他日必有所作為。
“明天,你部也將充做先鋒先期而行,身上擔子不輕,你可知曉?”郭威好言問道。、
“郭帥放心,侄兒必不辱軍令,為大軍掃清荊棘。”史德統凜然道。
“好,你若有所建樹,來日我定在陛下面前為你請功。”說完,抬手招來侍立一旁的一男子,“這是我子郭榮,賢侄你倆當好生親近。”郭威撫須笑道。說話間,一二十七歲上下的男子走上前來,這男子相貌平庸,身著普通牙服,卻顯一股英氣,男子一拱手恭敬道:“久聞太原城中,史家大郎的威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許些花名,當不得真。倒是哥哥常在軍中捉陣廝殺,才算的真英雄啊!”史德統笑道。
……
兩人拜別,郭威出了營帳,細細攀談。
郭榮本姓柴,郭威娶得柴氏後,良久無子,柴氏便將自己孃家的侄兒柴榮過繼到郭威膝下,改姓郭。這位郭榮,自小就謹慎敦厚,郭威十分喜歡。郭家一直很窮,這位養子郭榮年紀雖小,卻擔負著幫郭威養家餬口的重任,年輕時,曾跟隨商賈遠赴江陵販運茶葉,以便掙錢養家。況且,郭威想要出人頭地,這上下打點,也是需要錢財的,柴氏當年用自己的嫁妝幫助郭威飛黃騰達,所以,郭威雖然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在妻柴氏死後,仍將郭榮視作長子。
史德統與郭榮稟性相近,脾氣相投,索性直接拜了異性兄弟,史德統心中卻激動不已:這根大腿算是徹底抱定了。
兩人遂約定了時間,等入汴再敘,史德統拜別了郭榮,回到軍營,又與上司郭崇威詳談出兵事宜,郭崇威念他入得軍營至今還未與家人團聚過,出征在即,便準了他半日的假,命他酉時歸營,明日一早,拔營出發。
史德統回營交代諸將準備事宜後,匆匆打馬回府,史弘肇卻不在府上,想來現在軍中也是少不了他,史德統遂與母親團聚半日,史夫人許久不見兒子,聽聞又要上得戰場,一時間老淚縱橫,史德統逗鬧鬨騙,這才破涕為笑,按下不表。
史德統陪史夫人用完晚飯,辭別母親,史夫人又好一陣囑咐,出的府來,正欲翻身上馬,卻是史弘肇打馬回府。兩人就在府門前並列而站,史德統詳說旬月以來的種種,史弘肇聞言不住點頭,好生勉勵了史德統幾句,史德統辭過史弘肇打馬而去。望著縱馬而去的史德統,史弘肇流露出久違的欣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