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嬴政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直接震懾著大殿上的每一個人。
“對於大將軍蒙驁戰敗之事,諸卿有何看法?”
嬴政自己也沒有想到,系統前腳剛頒佈任務,後腳蒙驁就戰敗了,看來系統似乎一直監視著整個戰局的變化啊!
“大帝,臣願意先領兵前往相助蒙驁,五國聯盟聯盟實力不弱,懇請大帝下令各地開始徵兵訓練,好為後面的戰事做補充。”
王翦知道是該自己立功的時候了。
雖然王翦沒有什麼野心,但為了自己的家族著想,他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功績。
倘若不然,等到科舉制度絕對執行的時候,即便是自己的家族也不可能如此的好過。
至於其餘的家族就更不要說了。
“大帝,老臣願意提供行軍補給,以及前線所需要的物資。”
呂不韋也是積極萬分。
他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光是從嬴政的決策上,他就已經看到了利益,難以設想的利益。
只要大秦在嬴政的帶領下站立起來,
未來的七國必然是罕見的盛世,他們這些大臣都將是這個時代的創造者和推進者。
“相國大義,那後勤供給的事情就交給相國了。”
嬴政朗聲道:“至於前方戰事一事,王老將軍不需擔憂,本帝打算親征五國聯盟,開創戰之序章。”
嬴政傲然道:“本帝要秦帝二字響徹七國上下,本帝要大秦鐵蹄所過之處皆歸樂土。”
“本帝要將那害苦了天下百姓的割據局面徹底的打破,本帝要讓這天下只有大秦這一個聲音。”
狂傲的聲音裡充斥著絕世霸氣,彷彿整個天下,整個九州,整個七國都在嬴政的睥睨當中。
可嬴政卻是忘了自己的身份,身為一個國家的君王,哪有親自領兵打仗的道理?
萬一有什麼閃失,該怎麼辦?
更何況現在的嬴政可還沒有子嗣,要是出了點什麼事情,那大秦可就完了。
“大帝不可!”
王翦直接跪在了地上,諫道:“大帝萬金之軀,怎可做這樣的事情?”
“這該是我們這些武將的事情,陛下還是安心呆在咸陽宮中,翦以項上人頭擔保,此戰必將凱旋之曲奏響。”
王翦心裡是無奈的。
我的小祖宗喲,為什麼好好的突然要奔赴前線?
你可知道你要是死了那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你要是死了,誰來完成你的不世霸業?
腹誹了幾句後,王翦繼續道:“戰場之上危機四伏,大帝當以保護自身安全為重,翦絕不同意讓大帝以身犯險。”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就在王翦聲音落下之後,百官異口同聲的附議了起來。
但他們不知道嬴政本身就是個雷厲風行、果敢勇決的人,既然做出了決定那就不會更改。
更何況,嬴政認為自己若是在前線,對於將士們的士氣也是一種很好的鼓勵。
“諸卿不要再勸了,自大秦建立以來,歷代秦王多是能征善戰之輩,這是大秦不同於其他國的地方,豈能在本帝手裡給斷了?”
“本帝心意已決,絕不更改。”
秦國本就地處西陲,是民風彪悍,可以上至秦穆公,下到秦昭襄王多是能征善戰之輩,歷代君王能做到的事情,他相信他自己同樣能做到。
嬴政厲聲道:“本帝和拼殺在前線的將士沒有絲毫的區別,都是血肉之軀,他們血肉之軀和生命守護著本帝的山河,本帝就算不能陪他們衝鋒陷陣,也要隨他們同赴戰場。”
“傳本帝旨意,大將軍王翦留守咸陽,隨時做好出兵準備,其餘人等隨時待命,若有絲毫延誤,定嚴懲不貸。”
拂袖而起,嬴政直接從王位上走到了大殿門前。
“大帝此舉過於兇險,還望大帝以安全為貴,慎思明斷。”
呂不韋直接帶頭跪下,沒有絲毫的猶豫。
“還望大帝以安全為貴,慎思明斷。”
王翦也是一同伏跪在地。
不知不覺當中,嬴政已經成為了所有人忠心的對象,
即便是那些呂不韋一手提攜起來的官員,
也是站在了嬴政的安全上著想。
整個大殿之上,全是勸諫之聲。
看著群臣再次伏跪在地,嬴政也是感覺這制度有些莫名其妙,動不動就跪,真是麻煩。
“都給本帝起來,從今日起廢除跪拜之禮,全部以拱手作揖為大秦通用禮節。”
嬴政繼續道:“本帝希望你們下一次跪的是天地,跪的是父母,跪的是蒼生,而不是本帝。”
“我需要的是你們的忠心,不需要你們的繁文縟節。”
“從今日起,由相國呂不韋帶頭,全國上下建立文武學堂,讓大秦的子民都能上學,讓大秦的子民都能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