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2章

自蘇軟軟在府學多次展現出過人的聰慧,名聲愈發響亮之後,蘇府的生活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而蘇銘在皇家狩獵大會上英勇救駕,粉碎李明遠陰謀的事蹟,在朝堂上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日,蘇銘如往常一樣早早起身,準備前往朝堂。他身著朝服,整理衣冠時,眼神中卻透著幾分期待與忐忑。

沈氏在一旁幫他整理著領口,輕聲說道:“老爺,你最近為朝堂之事操勞,可要多注意身體。”

蘇銘微微點頭:“夫人放心,我自有分寸。只是這幾日,總感覺要有什麼大事發生。”

蘇銘來到朝堂,皇上威嚴地坐在龍椅之上,掃視著下方的大臣們。待眾人行禮完畢,皇上開口道:“蘇銘,上次狩獵大會,你護駕有功,朕念你忠心耿耿,決定提拔你為吏部侍郎,望你日後更加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

蘇銘心中一喜,連忙跪地謝恩:“臣蘇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聖恩。”

退朝之後,蘇銘滿心歡喜,腳步輕快地往家趕。一路上,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的喜悅面容。

蘇府內,蘇軟軟如往常一樣在花園裡玩耍,沈氏在房間裡處理著家中瑣事。突然,管家匆匆跑來,興奮地說道:“夫人,大喜啊!老爺被皇上提拔為吏部侍郎了!”

沈氏先是一愣,隨即臉上綻放出喜悅的笑容:“真的嗎?太好了!” 她連忙起身,朝花園走去,想要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蘇軟軟。

“軟軟,軟軟!” 沈氏遠遠地就喊道。

蘇軟軟聽到孃親的聲音,歡快地跑了過來:“孃親,怎麼啦?看你這麼開心。”

沈氏笑著說:“軟軟,你爹爹被皇上提拔為吏部侍郎了!”

蘇軟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哇,真的嗎?爹爹好厲害!”

就在這時,蘇銘走進了花園。蘇軟軟看到爹爹,立刻飛奔過去,撲進他的懷裡:“爹爹,恭喜你升職啦!”

蘇銘笑著抱起蘇軟軟:“哈哈,多虧了我的寶貝女兒,要不是你提前察覺危險,爹爹也立不了這功勞。”

沈氏也走了過來,溫柔地說:“軟軟,多虧了你,咱們家才有今天。”

蘇軟軟抱著沈氏撒嬌:“是爹爹厲害,我只是幫點小忙。”

蘇銘看著懂事的女兒,感慨道:“有女如此,夫復何求。”

一家人正說著,蘇大強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老弟,聽說你升職了?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蘇銘笑著說:“是啊,大強,多虧了大家,才有今天。”

蘇大強拍著蘇銘的肩膀:“老弟,你這可是實至名歸。走,今天咱們可得好好慶祝慶祝!”

於是,蘇府上下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慶祝晚宴。廚房裡,廚師們忙著烹製各種美味佳餚;丫鬟們則在大廳里布置,擺放桌椅,懸掛燈籠,整個蘇府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晚宴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和美酒。蘇大強舉杯:“來,為蘇老弟升職,為軟軟這小福星,乾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蘇軟軟喝了一口果汁,笑著說:“爹爹,以後你就是吏部侍郎了,是不是要更忙啦?”

蘇銘摸了摸蘇軟軟的頭:“可能會比以前忙一些,但爹爹也會盡量抽出時間陪你和孃親的。”

沈氏溫柔地說:“老爺,你在朝堂上要小心行事,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才是最重要的。”

蘇銘點頭道:“夫人放心,我會的。這次升職,既是皇上對我的信任,也是一份責任。我定會為朝廷選拔賢能,為百姓謀福祉。”

蘇大強也說道:“老弟,你就放手去做,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開口,我蘇大強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朋友多。”

蘇軟軟眨著眼睛說:“爹爹,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為國家做貢獻。”

蘇銘欣慰地說:“好,爹爹相信你。你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晚宴進行到一半,蘇銘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夫人,我升職之後,家裡的開支可能會有所增加,我們得重新規劃一下。”

沈氏點頭道:“這個我已經想過了。我會安排好家裡的各項事務,你就安心在朝堂上做事。”

蘇軟軟也在一旁說:“孃親,我也可以幫忙的。我可以把我的零花錢省下來。”

蘇銘和沈氏聽了,都笑了起來。蘇銘說:“軟軟,你的零花錢不用省,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該花的還是要花。”

晚宴結束後,一家人坐在花園裡聊天。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溫馨而美好。蘇軟軟靠在沈氏的懷裡,聽著蘇銘講述朝堂上的趣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蘇銘看著熟睡的女兒,輕聲對沈氏說:“夫人,咱們軟軟真是越來越懂事了。”

沈氏輕輕撫摸著蘇軟軟的頭髮:“是啊,有她在,咱們這個家才更完整。”

蘇大強在一旁感慨道:“看著你們一家人這麼幸福,我也開心。希望以後咱們蘇家能越來越好。”

蘇銘點頭道:“會的,只要我們一家人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然而,蘇銘升職的消息在京城傳開後,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有幾位與蘇銘同朝為官的大臣,平日裡就對蘇銘心懷嫉妒,如今見他升職,更是心生怨恨。

其中一位叫王康的大臣,在一次私下聚會中,對其他大臣說:“蘇銘不過是運氣好,救了皇上一次,就被提拔為吏部侍郎,我看他未必有這個能力。”

另一位大臣李福也附和道:“是啊,他這一升職,咱們的機會可就少了。得想個辦法,讓他知道這朝堂可不是那麼好混的。”

這些話很快就傳到了蘇銘的耳中。蘇銘得知後,心中有些憂慮。他知道,在朝堂上,樹大招風,以後的日子恐怕不會那麼平靜。

回到家中,蘇銘把這件事告訴了沈氏和蘇大強。沈氏擔憂地說:“老爺,你可得小心這些人,別讓他們鑽了空子。”

蘇大強則氣憤地說:“這些人就是嫉妒,老弟,你別理他們。要是他們敢對你不利,我就找我的那些江湖朋友教訓他們。”

蘇銘搖了搖頭:“大強,不可莽撞。在朝堂上,還是要靠智慧和謀略。我會小心行事的,不會讓他們得逞。”

蘇軟軟在一旁聽到了他們的對話,雖然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但她知道爹爹遇到了麻煩。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幫爹爹分擔。

從那以後,蘇軟軟在府學裡更加努力學習。她不僅學習詩詞歌賦,還開始涉獵官場謀略方面的書籍。她知道,只有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在爹爹遇到困難時,幫上忙。

而蘇銘在朝堂上,也更加謹慎。他認真處理每一件事務,公正選拔人才,贏得了不少大臣的認可和尊重。但他也時刻警惕著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上任吏部侍郎不久,蘇銘便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 —— 主持今年的官員考核。這可是關係到眾多官員仕途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爭議。

蘇銘深知其中利害,他整日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官員政績卷宗中,仔細比對、分析,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這天,一位名叫趙德的官員前來拜訪蘇銘。趙德滿臉堆笑,手中還拿著一份厚禮:“蘇大人,此次考核,還望您多多關照啊。我在任上可是兢兢業業,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

蘇銘臉色一沉,嚴肅地說:“趙大人,這考核關乎朝廷吏治,自然是以政績和能力為標準,我定會公正評判,還請趙大人收回禮物。”

趙德碰了一鼻子灰,心中不悅,但又不好發作,只能悻悻離開。蘇銘看著趙德離去的背影,無奈地嘆了口氣:“這官場的歪風邪氣,何時才能根除啊。”

與此同時,王康和李福也在暗中謀劃著如何給蘇銘使絆子。王康眼珠一轉,對李福說:“咱們可以在考核的官員中,找幾個與蘇銘有過節的,故意誇大他們的過失,到時候讓蘇銘陷入兩難之地。”

李福點頭稱是:“好主意,而且咱們再散佈一些謠言,說蘇銘收受賄賂,偏袒某些官員,讓他的聲譽受損。”

他們的計劃很快就開始實施。一時間,朝堂上謠言四起,不少官員對蘇銘產生了質疑。蘇銘得知後,壓力倍增,但他並沒有慌亂。他決定先從謠言源頭查起,同時加快考核進度,用事實堵住眾人的嘴。

蘇銘派出心腹,暗中調查謠言的傳播路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發現了王康和李福的陰謀。蘇銘心中憤怒,但他知道,不能衝動行事。他收集了足夠的證據,準備在合適的時機揭露王康和李福的醜惡行徑。

而在蘇府,蘇軟軟也察覺到了爹爹的異樣。她主動找到蘇銘,認真地說:“爹爹,我知道你最近遇到了麻煩。雖然我還小,但我也想幫你。你跟我說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蘇銘看著懂事的女兒,心中一陣溫暖。他把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蘇軟軟。蘇軟軟聽後,思考了片刻,說道:“爹爹,我覺得你可以先把考核結果公佈出去,讓大家看到你的公正。然後再把王康和李福的陰謀告訴皇上,讓皇上為你做主。”

蘇銘聽了,眼前一亮:“軟軟,你說得對!不愧是爹爹的好女兒,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識。”

於是,蘇銘加快了考核結果的整理和公佈。當考核結果張貼出來後,眾人看到蘇銘的評判公正合理,對他的質疑聲漸漸平息。而蘇銘也帶著證據,向皇上稟明瞭王康和李福的陰謀。

皇上聽後,龍顏大怒:“王康、李福,竟敢在朝堂上興風作浪,陷害忠良。來人,將他們二人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蘇銘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他在朝堂上的威望也進一步提升。回到家中,蘇府上下一片歡騰。蘇大強笑著說:“老弟,你可真是好樣的!這下看那些人還敢不敢使壞。”

沈氏也欣慰地說:“老爺,你平安無事就好。”

蘇軟軟開心地說:“爹爹,你真棒!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解決問題的。”

蘇銘看著家人,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感激。他知道,無論朝堂上有多少風雨,只要有家人的支持,他就無所畏懼。

經過這次事件,蘇府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蘇軟軟依舊在府學裡努力學習,她的夢想也越來越堅定 —— 將來要像爹爹一樣,為國家和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而蘇銘在吏部侍郎的位置上,也更加堅定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為朝廷的繁榮和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蘇府舉行了一場家庭聚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溫馨的時光。蘇銘看著蘇軟軟,笑著說:“軟軟,你最近在府學裡表現怎麼樣?”

蘇軟軟自豪地說:“爹爹,我最近學習可認真了。夫子還誇我進步很大呢。”

沈氏也笑著說:“是啊,軟軟越來越懂事,學習也越來越努力,將來肯定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蘇大強在一旁打趣道:“那是,咱們軟軟可是蘇家的小福星,以後肯定比她爹爹還有出息。”

一家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蘇府的上空迴盪,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蘇銘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朝堂上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他就有信心迎接一切。而蘇軟軟也在家人的關愛和鼓勵下,茁壯成長,向著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邁進 。

隨著蘇銘在吏部侍郎的位置上愈發站穩腳跟,他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旨在整頓官場風氣,提高官員的辦事效率。然而,這些改革措施觸動了一些保守派官員的利益,他們聯合起來,試圖阻止蘇銘的改革。

為首的是一位名叫孫正的老臣,他在朝堂上資歷頗深,人脈廣泛。孫正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官員,在自己的府邸秘密商議對策。“蘇銘這小子,剛當上吏部侍郎就不安分,他推行的這些改革,分明是在削弱我們的權力。” 孫正一臉不悅地說道。

一位官員附和道:“是啊,孫大人,我們可不能坐視不管。得想個辦法,讓他知道我們的厲害。”

孫正沉思片刻,說:“我看這樣,咱們在朝堂上公開反對他的改革,列舉出種種弊端,讓皇上對他的改革產生疑慮。同時,我們再暗中蒐集他的把柄,一旦找到機會,就把他拉下馬。”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很快,他們的行動就開始了。在朝堂上,孫正帶頭對蘇銘的改革措施提出質疑,言辭激烈,態度堅決。其他保守派官員也紛紛響應,一時間,朝堂上爭論不休。

蘇銘面對眾人的反對,並沒有退縮。他鎮定自若地一一回應著孫正等人的質疑,用詳實的數據和合理的分析,闡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位大人,如今朝廷吏治存在諸多問題,若不改革,如何能讓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蘇銘慷慨陳詞道。

儘管蘇銘據理力爭,但孫正等人依舊不依不饒。這場爭論持續了數日,皇上也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蘇銘的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但也擔心改革會引發一些不穩定因素。

蘇銘回到家中,滿臉疲憊。沈氏心疼地說:“老爺,你為了朝堂之事,操勞過度,可要注意身體啊。”

蘇銘嘆了口氣:“夫人,我沒事。只是這改革之路,困難重重。那些保守派官員,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蘇軟軟也走了過來,關切地說:“爹爹,你彆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

蘇銘看著女兒,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軟軟,你還小,這些朝堂之事,你不懂。”

蘇軟軟認真地說:“爹爹,我雖然小,但我知道你是為了國家和百姓好。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能成功的。”

蘇大強也在一旁說:“老弟,軟軟說得對。你就大膽去做,我們都支持你。要是那些人敢再使壞,我就找幾個江湖朋友,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蘇銘連忙制止道:“大強,不可胡來。在朝堂上,還是要靠道理和智慧。”

就在蘇銘為改革之事焦頭爛額的時候,蘇軟軟在府學裡也遇到了新的挑戰。府學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學術辯論會,邀請了京城各大府學的學子參加。蘇軟軟所在的府學也選派了代表參加,蘇軟軟憑藉著出色的表現,成為了代表之一。

辯論會的主題是 “治國之策,應以德為先還是以法為先”。蘇軟軟抽到的觀點是 “以德為先”。為了準備這場辯論會,蘇軟軟查閱了大量的書籍,請教了許多夫子。她深知,這場辯論會不僅關乎自己的榮譽,也關乎府學的聲譽。

辯論會當天,現場氣氛熱烈。蘇軟軟站在臺上,鎮定自若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以德治國,方能使百姓心悅誠服,社會和諧穩定。法律固然重要,但若無道德的約束,法律也難以真正發揮作用……” 她的言辭清晰,邏輯嚴謹,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然而,對方辯手也不甘示弱。他們從法律的權威性、公正性等方面進行反駁,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在激烈的辯論中,蘇軟軟突然想到了爹爹在朝堂上推行改革所面臨的困境。

她靈機一動,將話題引到了朝堂改革上:“如今朝堂之上,改革之聲此起彼伏。改革不僅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官員們的道德自律。若官員們都能以百姓的利益為重,心懷天下,改革又何愁不能成功?”

蘇軟軟的這番話,不僅讓對方辯手一時語塞,也讓臺下的夫子和學子們陷入了沉思。最終,蘇軟軟所在的團隊贏得了這場辯論會的勝利。

蘇軟軟回到家中,興奮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人。蘇銘聽後,欣慰地說:“軟軟,你做得很好。這場辯論會,也讓爹爹深受啟發。”

蘇軟軟好奇地問:“爹爹,我這和你朝堂上的改革有什麼關係呀?”

蘇銘笑著說:“你在辯論中提到的以德治國,讓我明白,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靠制度和法律,更要注重官員的品德培養。只有官員們都能一心為公,改革才能順利進行。”

受到蘇軟軟的啟發,蘇銘調整了改革的策略。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