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我跑得匆忙,和宋家籤的婚書和我的戶籍書都沒有拿走。”
“你是想我幫你拿出來嗎?”
趙巧菱點點頭,“戶籍書雖然能補制,但有些麻煩,至於婚書,我要親手把它毀了。”
孫盼娣一口應下,“好,你放心,我知道鎖在哪個櫃子,鑰匙也不難找。但是宋家那裡還有一份婚書呢,這可怎麼辦?”
“這個不怕,到時候我自會應對。”
“好,阿姐回去就找機會把戶籍書和婚書偷出來,咱約在哪裡見面?”
趙巧菱想了想,“要不在咱們兩個村子的公山相連的那個谷地?就是那條小溪邊,阿姐你知道嗎?”
“知道,溪邊有個很大的岩石,那就明日辰時正,我在那裡等你。”
趙巧菱點頭,又想到了什麼,道:“阿姐,你等我一下,我得給個東西給你。”
說完,趙巧菱轉身去找趙小石。
趙小石已經買好了鹽,此時正站在巷子口等著。
“小石,我想寫一紙信,就幾個字就行,哪裡可以辦到?”
“阿姐,我倒是會寫,但是手邊沒有筆墨紙硯,對了,街頭有代書人,收費幫人寫書信、狀子、對聯之類的。”
“好,你快帶我去。”
趙小石點頭,快步走在前面帶路,不一會就到了一個代書攤子前,代書人是個鬍鬚花白的老者,以此掙些銅錢謀生。
“老先生,我們想寫一封書信,只寫幾個字就好,要幾文錢?”趙小石捏了捏錢袋,買了鹽沒剩多少錢了。
趙巧菱補充道:“就寫十二個字,紙張也不用太大。”
老者捻鬚點頭,“那也不費什麼筆墨,給兩文錢吧。”
趙小石給了兩個銅錢,老者揣進懷裡,裁了一張小紙,提筆蘸墨,“什麼字?”
“你們不配當我爹孃,落款就寫趙家巧菱。”
老者聞言怔住,以為自己年邁,耳朵聽岔了。
趙巧菱又重複了一遍。
老者才確認自己沒聽岔,又問明瞭巧菱是哪兩個字,然後一邊搖頭一邊落筆寫了。
拿上信紙,兩人又飛快跑回巷子,趙巧菱遞過,笑道:“阿姐,你偷出戶籍書和婚書後,記得把這張紙放櫃子裡。”
孫盼娣不識字,一臉不解,“這上面寫的是啥?”
趙巧菱道:“反正是寫給他們看的,你就裝不知道,他們看了就會以為是我回去偷的,不會懷疑到你身上。”
孫盼娣這才明白這張紙是為了保護她的,心裡有些感動,也配佩服她的細心。
收好信紙,兩姐妹又拉著說了幾句話,才分別了。
“小石,咱們逛逛再回去,好久沒來鎮上了。”趙巧菱今日跟著來,其實是為了看看鎮子上有沒有什麼商機。
如今身上還背了幾兩銀子的債,她的當務之急是在兩個月內掙夠錢,不然她就得自行離開趙家。
今日先考察考察市場,看看這裡有些什麼,缺些什麼。
元順鎮還挺大,是周邊十幾個村的商業聚集地。
主街道總共兩橫兩縱,成一個“井”字形。
最中間“口”的一圈,坐落的都是鎮上最有派頭的鋪子,首飾鋪、胭脂鋪、錢莊、酒樓、茶肆等等。
邊角的街道則是雜貨鋪、糧鋪、鐵匠鋪、客棧、包點鋪等等,各種行當應有盡有。
主街道之間,還有無數的巷子,或大或小。
大巷子住的是有錢的大戶富戶,小巷子住的普通坊郭門戶和一些小商販、手工業者。
原主的小姑趙三秀嫁的夫家就是上西街一條小巷子裡的小門戶,在街面還有間小小的鐵匠鋪子。
鎮子的東邊是一條支運河,雖然不是很大,但往東北方向航運一段就可以匯入大坤朝的南北大運河。
大運河一路往北可途徑府城、各直隸州,最後到達京城。
溜達了半晌,趙巧菱對整個鎮子的佈局和商業有了大致瞭解,又讓小石帶著她去了肉菜行為主的那條街。
這個歷史上不存在的朝代,農作物資有些混亂,有些比較晚的東西已經有了,比如辣椒、花生、玉米。
有些比較早的東西卻沒有,比如胡椒、小米、胡蘿蔔。
不過種類還算多,加上運河互通,碼頭眾多,南北物資通過漕運往來集散,物資也挺豐富的。
有錢的大戶富戶,自然能生活富足。沒錢的農戶、賤民,就艱難苟活著。
逛了一圈,看到街邊有好些賣吃食的小攤,這樣的小攤成本低,起步容易。
趙巧菱在腦袋裡把家裡有的東西過了一遍,想到那一筐幹豌豆,心裡有了大概的盤算,她打算做點這裡沒有的小吃食。
兩人悠哉哉準備回家,經過玲瓏閣時,卻見門前圍了一大群人,裡三層外三層。
但聽得人圈中間有人高叫:“都來看看,無良商家售賣假貨,欺壓百姓!”
趙巧菱和趙小石對視一眼,“是孫有財。”
“哈哈,遇到大戲的下回分解了,走,看看去。”
趙巧菱連忙拉著小石往人群裡鑽,站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在人群縫兒裡偷看。
只見人群裡,孫有財正義憤填膺地痛斥玲瓏閣售賣假貨,用不值錢的假金簪騙了他們十兩銀子。
苟氏還拿著那支金簪給圍觀的人看,“看看,做得可真像啊,若不是拿去當鋪典當,我還不知道這是個假的。”
“天可憐見,我們小門小戶的,好不容易攢了點錢,買了這麼個金簪,誰曾想被這奸商給坑蒙了。”
圍觀的路人都竊竊私語,有的不信玲瓏閣賣假貨,有的同情眼前滿臉委屈的美婦人。
更有不明所以的小娘子們,取下身上在玲瓏閣所買的首飾,想要進去質問一番。
見門外鬧將起來了,玲瓏閣的唐掌櫃連忙從裡面走了出來。
“兩位,是怎麼個事?可否進店內詳說?”
孫有財後撤一步,“我們不進去,誰知道進去後還出得來嗎?你們這是黑店,就在店外說,當著大家的面解決。”
孫有財兩口子方才被典當鋪看成拿假貨坑蒙典當銀的下三濫,一通羞辱攆了出來。
兩人羞憤之餘就商量好了,今日一定要讓玲瓏閣賠錢,還要把事情鬧大,讓他們鋪子名譽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