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2章

而沈靈音也根據原主的記憶,以及這幾日閒來無事,在家人口中漸漸瞭解到,她所在的這方世界和沈家人

她所在的東臨國是目前這方世界內,包括北面的胡國和東南沿海的倭國在內,三國之中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簡單來說世界背景跟自己在現世古代差不多少,甚至東臨國使用的文字也都是她熟悉的繁體字

北州府的生活習慣,也很像現世時的東北地區

目前東臨國是建和四年,皇帝雖然年齡才剛過二十,但他卻還算是愛民如子,算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皇帝,而且又有忠勇三代之稱的國之柱樑的母族定國公府相助

但奈何不知是不是天公不作美,還是他這皇帝走背字,好不容易順利按照先皇的遺詔繼承了皇位,東臨國就開始各種天災人禍,好在他是皇帝,否則非得有人說他是什麼災星下凡之類的

先是三年前,他剛繼位不久,就被自己的三皇弟魯王起兵謀反,但好在有定國公府在,定國公攜自己長子和次子,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鎮壓了下來,

並將始作俑者的魯王等涉及謀反的人,都一併押回京城交給皇上定奪,這才結束了這場耗時一年的內亂,當然那叫魯王等人,也都一併抄家斬首,總之沒什麼好下場就是

好不容易內亂結束,兩年前,江南等地三個州府接連發生水患,朝堂掏了不少銀子修補了河堤,又安頓災民,這才得意暫時的安居樂業

但去年起,以北州府到北疆寒州府等三個東臨國偏北的州府,又開始進入乾旱

甚至今年冬季北州府都只下了一場雪而已,可謂是東臨國北地徹底進入了旱災

而她所在的楊樹村,就是東臨國北州府青山縣牛頭鎮管轄的一個挨著牛頭山的小村子

楊樹村也算是牛頭鎮管轄範圍內,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子了,村裡多半都是李姓人家,其中以李村長為首,算是原住民

剩餘的一小半自然都是像沈家一樣,祖輩逃荒來到此地的外姓人家!

沈家目前一共三代人生活在楊樹村,六年前,在沈大成成親前,家裡蓋了五間房,

如今沈老頭和沈老太住在主屋的東間,沈家三個郎住主屋的右間,中間是一個堂廳,用於平時一家人吃飯的飯廳或招待客人

剩餘的四間房分別是沈家三房各自一間,還有一間左邊是灶房,右邊作為堆放雜物的倉房!

所以即便是土坯房,但沈家在整個楊樹村內,也算是不錯的人家了!

原主的爺爺沈老頭,本名沈林,他還有一個兄長叫做沈木,是原主的大爺爺,大爺爺因為年輕的時候考上了秀才,如今一家人住在牛頭鎮內,但大奶奶死的早,他是靠在牛頭鎮內,開了一家學堂,才養活了自己兩個兒子,沈大友和沈大宇,並給他們娶妻生子的

兩家這些年,也算是互相幫助,日子也算是過的相比旁人家還算不錯!

而自己爺爺沈林,人稱沈老頭,年輕的時候因為力氣大,又會一些拳腳功夫,所以做了走鏢人,但後來娶了隔壁瓦窯村的沈老太,也就是自己奶奶趙氏後,就專心在家當個普通的莊稼漢

爺奶共孕育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雙胞胎的大伯沈大奎和自己爹沈大山,以及小兒子沈大成,他們一直遺憾沒有生一個女兒

而沈大奎和沈大山雖然是雙胞胎,但兩人並不是長得一模一樣,只有七分相像!算是現實常見的異卵雙胞胎

兩人雖然自小在大爺爺開的學堂唸了兩年書,但較比原主兩位堂伯父,兩人更尚武,又因為兩人遺傳了爺爺沈老頭的大力氣,所以跟著爺爺沈老頭學武幾年後,就被爺爺送去年輕時一同走鏢的孫老鏢頭,也就是原主的外公所開的鎮遠鏢局進行磨練

後來原主的爹沈大山更是娶了孫老鏢頭的女兒,也就是原主的孃親孫氏為妻

至於自己外公外婆,也在幾年前相繼病世了

所以如今鎮遠鏢局就是由原主的舅舅孫震繼承的,他也成了孫鏢頭

原主的大伯和爹爹平時除了靠打獵外,也偶爾跟著走鏢貼補家計!畢竟走一趟鏢,每人最少有三五十兩銀子!

至於原主大伯孃郭氏,是沈大奎年輕時走鏢救下的,當時郭氏全家被山匪殺了,她也無家可歸,就暫時留在沈家養傷

漸漸的兩人日久生情,自然而然的就促成了一段姻緣,還生下了如今十四歲的沈家大郎沈凌風和十二歲的沈家二郎沈凌雲

原主爹孃成親後也相繼生下了,如今十歲的沈三郎沈凌川和八歲的原主沈靈音

原主三叔沈大成,六年前娶了隔壁瓦窯村的郭氏為妻,還生下了如今五歲的沈四郎沈凌海,雖然原主三叔武藝不如原主的大伯和爹爹,但卻因為多比兩人上了一年學堂,算盤記賬都比兩人好,所以如今在距離楊樹村十里外的牛頭鎮金滿福酒樓,做一名賬房先生

所以相比之下,沈家人算是楊樹村過的不錯的人家!

只是可惜北州府這兩年乾旱少雨,導致糧食大大減產,若不是今年皇帝免除了土地稅,怕是不知有多少人會死在這個冬天裡

而沈家靠原主的大伯和爹爹走鏢,以及在鎮上做賬房先生的三叔貼補家計,如今還不至於像旁人家裡一樣,一天只吃兩餐,還頓頓吃粗麵窩窩頭,

最起碼他們沈家還能一日三餐,每日一餐還能有細糧吃,尤其是他們這些小輩,家裡大部分的細糧都是給他們吃的

沈靈音如今已經大好了,但奈何外面太冷,她也多半是安安靜靜的坐在沈老太太的屋裡,看著前幾日堂哥給她送來的幾本有關東臨國地理風貌的遊記

對於貪玩活潑的她,突然安靜了下來,家裡人雖然有些不習慣,甚至產生了疑惑,但也都是以為她經歷的揹人販子拐走這一遭,還沒有從驚嚇中走出來

而愛看書本就是個好事,家人裡也沒有不贊成的道理

正如以往一般看書的沈靈音,第三次聽見她奶沈老太嘆氣,她好奇的問道:

“阿奶,你咋了?”

沈老太看著窗戶外說道:

“這老天爺冬日就下了那麼一場雪,眼看著要到春日了,這地都凍裂了,若是春天還不下雨,老百姓們還咋種地啊!不種地,沒有糧食,還不得餓死人啊!”

沈靈音也看向外面,對於她阿奶說的話,算是表示默認了

旁邊的沈四郎一邊聽兩人說話,一邊吃著炒豆子

想到昨日大伯和二伯剛買的兩袋糧食說道:

“阿奶,可咱家不是不缺糧食嗎?你愁啥?”

沈靈音看向四郎,解釋道:

“四郎,咱家是不缺糧食,但昨日大伯和我爹去買糧食,粗糧都要十八文一斤了,細糧更是要四十文了,聽大伯說,這短短一個月細糧就長了十幾文,你覺得若是半年後,咱家還能吃得起細糧嗎?”

別看沈四郎才五歲,但他或許是遺傳了他爹沈大成的算賬天賦,所以對數字很是敏感,一聽沈靈音這麼說,他立馬搖起小腦袋

“吃不起”

隨即沈四郎又對著沈老太說道:

“那阿奶,四郎少吃些,四郎不吃白麵饅頭了,四郎吃黑麵饅頭!”

沈老太淡笑

“放心好了,如今咱家還不差你們那點吃的,何況就是真到那一天,阿奶也不會餓到你們的!”

沈老太話是說給沈四郎的,但她卻看著沈靈音

至從上次被拐以後,她總覺得自己這個孫女,安靜了不少,而且有些時候,看待事情比她一個老婆子都通透

沈老太認為可能是這次被拐的事情,讓孩子長大了吧!畢竟不都說孩子長大,有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情嗎?

甚至有時候孫氏這個當孃的,都有種靈寶像變了個人一樣感覺!而每次看見靈寶靜靜看書的樣子,她心裡就更愧疚了,覺得是她這個當孃的沒做好,讓孩子遭罪了

沈靈音看著孫氏看向自己,她合上書,坐在她身邊,看著她正在繡的花樣

孫氏見她看著認真,笑著說道:

“靈寶這是對女紅有興趣了?”

沈靈音搖頭

“不是,我只是覺得娘你真有耐心!”

沈老太聽見這話笑道:

“咱家靈寶啥都好,就是不喜歡學女紅,不過也好,免得累眼睛!”

沈靈音淡笑點頭

可是孫氏還是覺得女孩子會點女紅的好,就像是她和大嫂一樣,偶爾還能繡些花樣賣去鎮裡的繡坊,貼補一下家計

“娘,哪有不學女紅的女孩子!靈寶就是仗著你慣著她,才更不愛學女紅的!”

沈老太看著沈靈音笑道:

“靈寶是我的老婆子的孫女,老婆子願意慣著!再說了,靈寶有你這個善於女紅的娘,還有老婆子我和她兩個嬸孃在,需要學啥女紅?

若將來她嫁人了,真的需要縫補,那咱們就給她多備一些嫁妝就是,讓她也像大戶人家一樣,吃穿不愁就好!”

郭氏和曹氏也在一旁附和

“就是,我說二弟妹你就別操心了!靈寶她不喜歡女紅,就別逼著她學了!”

“大嫂說的對,二嫂,你看我女紅不也不好?那我不也嫁給了四郎他爹,還有了咱娘這麼通情達理的婆母!”

聽見這話,屋裡婆媳四人都笑了

沈老太嗔怪的看著曹氏,笑道:

“就你嘴甜!”

屋內婆媳四人一邊做著手裡的活計,一邊笑鬧著,

而此時兩輛馬車和裝滿東西一輛騾車,由著一隊手拿武器,看起來像是護衛模樣的人,在楊樹村李村長的帶領下,朝著沈家方向去

這年頭別說誰家有馬車了,就是騾車和牛車都極少,整個楊樹村內,也只有李村長和村西頭專門靠牛車拉活的吳老漢家裡有牛車

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村民的注意,甚至有村民問李村長

“村長叔,這是你家來了貴人了?”

李村長對著那問話的村民,擺擺手

“不關你事”

問話的村民癟了癟嘴,但看到最後一輛馬車上的布匹糧食等物,他露出貪婪的眼神

心想村長這是認識了啥貴人?想著想著他就慢慢跟在騾車後面走著

而跟他一樣好奇的村民有很多,所以斷斷續續的不少村民都跟在騾車後面走著,

李村長不悅的回頭瞪了一眼村民們,但見馬車後面那些拿著刀和棍棒的人,並沒有阻攔,李村長也就沒在言語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