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房做的飯。
三嫂孫琴並不知道林母要回來,飯做得不多。
見她們回來,沒去湊熱鬧,馬不停蹄的去廚房裡添了一把火,重新煮了兩碗麵。
等這邊分完東西。
三嫂這邊也把面煮出來了。
大家夥兒整整齊齊的上桌。
家裡平時都是兩張桌,孩子們一張桌,小華這個老大,還有小運這個老二幫忙照顧弟弟們。
其他大人一張桌。
林父,林母,坐上位。
三個哥嫂坐一塊,再加上林茵,一桌子九個人滿當當的。
林父揮手,“吃飯吧。”
三嫂開口說,“小妹,你和媽回來突然,明天我和大嫂一起下廚,給你做好吃的!今天將就將就啊。”
真是遠香近臭。
再加上林茵會做人,去哪裡都想著三個嫂子,三個嫂子真把她當親妹一樣的寵。
吃過飯。
一家子就坐在飯桌上說說話。
林母說了林茵和宋長遠退親的事情。
林父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點點頭,“既然不合適,退了就退了。從前都覺得有些高攀了,這樣挺好。”
林茵接話,“爸,大哥,二哥,三哥,我問宋叔要了三個臨時工位。以後他們宋家就不欠我們了。”
三個嫂子一聽還有三個工位,不禁喜上眉梢。
特別是孫琴。
小妹自己是正式工,那這三個工位一定是他們三家人的。
她笑得掩飾不住。
林父點點頭,“早該斷個乾淨,本就不是一個世界人,強聯繫著,外人看著也是窮親戚,不是什麼好事兒。
這三個工位,你打算怎麼安排?”
林父不是一言堂,他做事,都是和子女商量。
這是林茵爭取來的,他自然問林茵的安排。
林茵看著上面的三個哥哥,“哥,這工作一家一個,你們是賣了也好,留著自己去,也成!你們和嫂子,安排。
我這次回來,還有個事情要和你們說說。”
這是她重生後,就想好了。
雖然距離下崗潮還有十幾年,但是她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
也知道死工資,是沒有什麼前途的。
“爸,我打算賣掉我手裡的工作當第一桶金,我準備在省城租個房子做調料售賣。”
她這話落。
瞬間現場一片安靜。
林母反應極大,“茵茵,你怎麼在路上都沒有提這個事情!你什麼時候有這想法的?
這工作可是你好不容易考來的,這是鐵飯碗,以後能傳下去的。”
林母的思想保守,這很正常。
林茵卻是從後世來的,她很清楚的知道這種制度維持不了多久。
宋廠長把食品廠做得好,才可能堅持個十幾年。
像現在那些盈利不高的國營廠子,撐不過幾年,都會在個體戶的衝擊下,倒閉!
林茵很認真的說:“現在報紙上都強調了個體戶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不是“資本主義尾巴”。
報紙上更刊登了不少個體戶的典型故事,比如《修鞋匠的致富路》《賣大碗茶的老太太》,可見個體戶是未來的趨勢。”
林老二聞聲,“小妹,你說的做調料是做什麼調料?我先前去過一趟鎮上,發現那些私營飯店的飯菜都不比以前的國營飯店差,是不是就是用了你說的那個調料?”
林國柱是老二,在中間位置,很容易忽視掉的存在,所以林二哥特別聰明,有眼力見。
從小就養成的好習慣,做事多觀察,多思考。
難得進去一趟縣城,他好奇的同時,也在觀察,思考。還牢牢的記在心裡,這才有了剛剛的疑問。
林茵的記憶裡,這個二哥就是機靈的, 她點點頭,“二哥,我要做幾種調料,一是滷菜調料,二是涼拌菜調料,三是火鍋調料。”
林二哥眼睛一亮,“小妹,你一個人肯定搞不下來,我來幫你吧。”
他這話落。
二嫂姚莉也點頭,“小妹,我也來幫你。”
林茵問,“那你們的工位?”
林二哥看著林二嫂姚莉,“要不我們把工作賣給你弟弟?他不是正在相親,有了這工作,肯定能成!
賣了工作,我們有了本錢,入小妹的股,一起幹!你敢不?”
林二哥是個機靈,且性子溫和的人。
他沒有大男子主義那一套,兩人結婚十年,從來沒有吵架紅過臉,都是有商有量,互相謙讓著過日子。
十里八村不少人都羨慕這小兩口。
他倆的孩子小三,小四也都繼承他們的好脾氣,性子溫和,穩定。
林茵被有些激動的二哥二嫂驚到了,她都不敢相信二哥二嫂居然這麼相信她。
她還是提醒了一句,“二哥二嫂,生意要是虧了,你們好不容易得來的錢可就虧了?
雖然是臨時工,可現在也能賣四百塊,畢竟那是省城的臨時工。”
林二哥卻是一臉的淡定,“小妹,回頭我們仔細商量,你要做生意,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要麼是我去幫你,要麼是你二嫂去幫你。”
林家大哥見二弟都這樣掏心掏肝的對小妹,他這個當大哥的不能落後了去,也立即表態,“小妹,你放心做生意,我去廠子裡上班,休息時間也可以來幫你。”
大嫂連連點頭,“小妹,你放心做,我們支持你。”
這邊林三哥也忙表態。
林茵心中一片感動。
林母發話,“行了,你們先商量好,你們手裡的工作誰去做。省城可不遠,一來二去,挺能折騰的。”
小會議到此結束。
林母把林茵拉到了屋子裡去。
林母可清醒著,不像那三個蠢的,他們妹放個屁,他們都得說香!
林茵的屋子一直保留著,在東邊耳房,乾乾淨淨的。
林茵愛不釋手的摸著屋中的陳設,熟悉的一切,讓她很心安。
林母見她心大得很,嚴肅的問,“這事兒,你可真想好了!你那工作可值老鼻子錢了。”
林茵笑靨如花,“媽,現在是個體戶的趨勢。不說別的,就說趙大慶家,他們那小飯店在我們食品廠附近生意可紅火了。
不要票,而且味道不錯,實惠。現在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吃了那麼多的苦,誰不想以後日子過得好一些?”
林母看著林茵,真感覺女兒這回變化是真的大。
宋長遠真不是個東西,把女兒刺激成這樣。
隨她吧。
離開食品廠,不面對著宋家人,對她來講,也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