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但是王宮燈火通明,服侍的下人來來往往,宮外馬車停留。
“興平侯,靖安伯,如今建奴在義州、寧邊外虎視眈眈,本王意調京營北上,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洛儀與劉墉二人對視一眼,皆是有些驚愕,他們對出兵無異議,只是京營是拱衛京師的,他們本以為會是奮勇營出征。
看出了他們二人的疑惑,洛軒只是輕嘆道:“此乃立國之戰,只許勝不許敗。”
二人明瞭,京營是寧國真正的精銳,畢竟是當初系統饋贈的精兵。
“只是……”
洛儀眉頭緊鎖,京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若是在義州、寧邊出了什麼事,寧國的統治怕都是要受到威脅。他貴為侯爵,是寧國宗室,自然要為了寧國的統治去考慮。
見他模樣,洛軒長嘆道:“糊塗,此戰敗了,根基就沒了。”
洛儀驚醒,隨即大聲道:“臣願親帥大軍,護衛邊疆,抵禦建奴!”
洛軒緩緩搖頭,沉聲道:“此戰,本王要親征!”
“不可!”
三人異口同聲,連帶一旁同聽的王府長史許恆也是同樣。
三人對視一眼,洛儀先聲道:“大王坐鎮寧京,安定民心,怎可以身試險。”
另外兩人皆是頷首,洛軒卻是道:“不過月前,本王還在慶州征戰,怎得就不能上陣殺敵?”
“這這這……不一樣啊大王!”
稱王建制,和以前,怎麼會是一樣呢?以前可以是大將,但是現在是王!
況且,大王無後,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這寧國……豈不是要崩?
洛軒卻是搖頭,道:“立國之戰,這般戰役,本王必須在,三位愛卿放心,本王坐鎮中軍,不會有什麼意外的。”
三人遲疑,卻是不再說話了,畢竟大王都這般說了,再勸便是不妥了。
“興平侯洛儀領京營同本王出征,靖安伯劉墉為寧京留守,領武威營駐守寧京,由長史許恆暫代理朝政,若有大事裁決,可遣信使上疏。”
他又從那三萬還沒安置的兵卒中調來了萬餘,以壯軍威,但是沒有全部調用,至少還有近兩萬沒有調動,那些兵卒戰力低下,人又多,這一同北上,能不能建功不知,但是絕對會把後勤吃垮的,到時候也不用打仗了,自己就玩完了,所以此次開戰需要精兵。
洛軒三言兩語便是把大致安排定下,三人只得稱是。
“許愛卿,如今府庫還有多少糧草,可否支撐出徵兵馬?”
洛軒看向許恆,目光灼灼。
許恆張了張嘴,有些苦澀,心裡默算許久,道:“若是緊一緊,還能額外拿出十萬石糧草。”
“足夠了!”
雖說十萬石糧草只夠出征大軍數月之用,但是,建奴南下打草谷,也不是拼盡全力,數月之間戰事能夠結束。
“一應糧草後勤,令兵部速速解決。”
許恆苦笑,只得應下。
“三位愛卿若是無其他事,便回去各自準備吧。”
“諾!”
————————
費而古遙望著高麗故地的方向,猶有興趣的問道:“布爾汗,本爵聽聞,那寧王,不過是一個十六歲的青年人,可真?”
“回貝勒爺的話,確實為真。”
“倒是個少年英傑,嘿,若是那寧王願意歸降,本爵定為他請求大汗,讓他領一漢旗,當一旗主!”
布爾汗心中一驚,自己這貝勒爺看來非常重視那寧王啊,也是,年紀輕輕,孤身攻破高麗,當這件事情傳到興京的時候,他大金國上下,哪個不是震驚?
不過……其他旗主都還沒做什麼,自己這位貝勒爺便是率領正紅旗,又帶著漢、蒙各一萬兵南下了,想趁南邊根基不穩之際,立下戰功。
而且布爾汗心中清楚,自家貝勒更是想借此機會,讓寧國俯首稱臣,好支持他奪取汗位……
“下去吧,做好準備,明日攻打義州!”
“嗻!”
————————
“該死的,建奴果然兇悍。”
義寧都尉張洵目光凝重,從十一月十日探查到消息,火速回稟,而現在不過是過了五六日,建奴已經是兵臨城下了,甚至沿途已經是拔掉了寧軍多個據點,當然這也是他有意為之,建奴兇悍,他不敢分散太多的力量,但也足夠證明建奴戰力。
也不知朝廷是否已經調兵前來,不過就算調兵支援,再急行軍,也得有個五六日路程,這五六日,只能是死守了。
他義寧都尉府雖有邊軍一萬五千人,但是防線不小,還要分設五千人防備寧邊,此時手上真正能用的不過萬人,而且兵員質量參差不齊,比起建奴虎狼之師遠遠不如。
“死守!義州絕不能被攻克!”
箭矢呼嘯如風,幸好的是,攻滅高麗之後,大王重視邊防,將所繳獲的軍備箭矢什麼的給了很大一部分給義寧都尉府和孔州都尉府,因此箭矢充足。
“圓木、火油,都給我放,不得令建奴靠近城牆!”
而另一邊,建奴兵卒亦是悍不畏死,哪怕是蒙漢兵卒亦如是,後方旗兵督戰,他們不敢後撤,衝一把還有機會活命,後撤會被督戰的八旗兵弄死的,連帶著還有自己的家人。
義州城下血流成河,一片狼藉,血戰許久,見久攻不下,費而古這才是下令收攏軍隊撤兵,留下千餘具屍骨,退回營帳。
而義州城這邊,作為守城方,竟然也都是死傷千餘人,令人觸目驚心。
回到營帳後,費而古臉色陰沉,只是一天攻城,他就已經是看出來了,這批寧軍,戰力與以前的高麗王國軍隊不可同日而語,肉眼可見的強上許多。
不過其實也就那樣,只要多給他幾日,就定能破城,而且,戰場不只是這有這一處,周邊數個軍營也是大戰不止,殺的人頭滾滾,寧軍損失慘重。
不過……
女真兵馬有限,死一個少一個,而且女真擅長野戰,若是折損在攻城之中就太過不值。
思忖許久,費而古叫來布爾汗,道:“布爾汗,本爵命你領兩千旗兵,蒙、漢各三千兵馬,繼續圍困義州,堤防寧邊軍,本爵繞過城池,直接攻入樂浪郡。”
到了這個時候他也知道,不能把寧國和高麗等同了,但是也是看不起寧國,只覺得以女真兵力之精銳,這樂浪不過是自己來去自如之地!
雖說不打算攻入寧京了,但是至少劫掠一番還是可以的。
布爾汗領命,他也不在乎不過八千兵馬,要堤防一萬五千邊防寧軍,畢竟這八千兵馬其中兩千都是旗兵,他甚至敢就拿這兩千兵馬衝擊大周的萬人隊,更別說小小寧國!
而且他的任務只是圍困,又無需攻城,若是對方出城野戰,就更隨了他意了。
安排妥當後,費而古便是叫來親兵,準備甲冑,點齊兵馬,準備繞道攻入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