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輕易降罪,必定讓百姓和朝臣心寒。
而且如此俊秀的人,長孫皇后也不忍懲罰,因此直接轉移了話題。
“下聘一事理應由父母操持,怎麼今日只有你一人前來?”
昨晚陛下只是告知了她名字,其他的一概沒說。
但都訂親下聘了,自己這個當阿孃的,竟然對男方的情況一概不知,所以她想先了解一下男方的身世。
“小婿的父母皆已經過世,小婿又是家中獨子,所以只能小婿親自前來了。”
蘇長風淡淡的說道,臉上沒有絲毫窘迫。
“你是如何謀生的?”
若是種地,可不會長的這樣白淨俊秀,跟世家公子一般。
“小婿家中有六百畝薄田!”
長孫皇后點點頭,看到他身旁放著的幾筐紅薯,繼續問道:
“這些便是你的聘禮?”
蘇長風搖搖頭。
“不,還要再加上這份聘禮。”
蘇長風說著,將寫有紅薯的種植方法的冊子拿了出來。
長孫皇后接了過來,看過之後,驚訝道:
“居然這麼簡單?”
昨晚陛下一直心心念念紅薯的種植技術,做夢都在唸叨此事。
誰能想到,種植竟然這樣簡單。
讓宮女收好冊子,又讓人拿來紅薯,仔細打量著。
“此物出自番邦?”
“岳母可要嚐嚐?只需煮一下即可。”
“那便嚐嚐。”
長孫皇后對王公公說道:
“你將紅薯都搬去御膳房,先煮上幾個,嚐嚐味道如何。”
“是!”
王公公朝著一眾宮女揮了揮手,宮女們紛紛走來,將紅薯快速搬走。
轉眼間,立政殿裡,只有長孫皇后,蘇長風,還有長孫衝三人。
“讀過書嗎?”
長孫皇后想著此人熟悉農耕,頂多識字,做文章什麼的,估計就不行了。
想要刁難他,在這上面動些心思,正好消消他的氣焰。
“小婿讀過幾年私塾。”
蘇長風如實回答。
這種事不用他說,估計他所有事情,李世民現在都查的清清楚楚了。
這些都不值當他撒謊。
長孫皇后嘴角一勾,果然和她想的一樣。
讀了幾年私塾,估計只是學了識字算賬。
要知道她的麗質跟乾兒,從小名師傾囊教授,都學識有限,更何況他了。
“本宮希望麗質的駙馬,一定要德才兼備,你對耕種深有研究,但在文韜武略方面怎麼樣呢?”
蘇長風聞言挑了挑眉。
這是丈母孃要考較女婿嗎?
不過這都正常,公主的駙馬,學識不行,確實說不過去。
幸虧他現代有一對望子成龍的父母,在別的孩子整日玩樂的年紀,他就被迫走上了背書的道路。
秉承著背多了總沒錯的思想,什麼六韜、中庸等等,這些晦澀難懂的書,他的父母都讓他一一背了下來。
即便後來上了學,課業再多,也依然讓他堅持每日背一些。
還美名其曰,這是中西結合式教育。
“小婿雖只讀了幾年書,但博覽群書,對文韜武略也略懂一些。”
“不錯。”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嘴角微微勾起。
“說到文韜武略,就要講到《三略》和《六韜》了,那你可知三略裡的下略,其宗旨是何意?”
長孫皇后並未讓蘇長風背誦,而是談理解,這可比背誦難多了。
“咳咳……”
蘇長風輕咳了兩聲。
在長孫皇后和長孫衝的眼中,認為他這是在故意拖延時間。
長孫皇后忍不住猜想:這小子不會連《三略》都沒看過吧?
長孫衝忍不住得意。
長得再好,也架不住內裡是個草包。
自己雖然比臉比不過對方,但是才學卻超出那小子好幾倍。
“下略乃是: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
長孫衝剛想開口譏諷蘇長風,就聽到了蘇長風的回答。
一時怔住。
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還可以這麼回答?
長孫衝自然也熟讀《三略》,也有大儒為他講解過此書。
但這個概括卻是他頭一回聽到。
他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對是錯,於是朝長孫皇后看去。
而長孫皇后在聽到蘇長風的回答後,原本的幾分敵意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讚賞的神色。
“好,很好。”
能得到長孫皇后這般誇讚的人可不多,可見她對蘇長風的回答有多滿意。
“本宮沒想到你不但精於耕種,對兵法也同樣有自己的見解。”
長孫皇后的讚賞喜形於色。
這小子很好。
不但心繫於民,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才華也同樣出色。
一時間,她越發滿意蘇長風了。
頗有種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滿意的情況。
蘇長風淡然一笑。
“多謝岳母謬讚,小婿對詩詞歌賦也十分精通,岳母可要考校啊?”
長孫衝一愣,他從未見過這般狂妄之人,簡直不知謙虛為何物。
“哦?”
長孫皇后見蘇長風這般囂張,眼中的戲謔之色一閃而過,笑著說道:
“好啊!那你便作一首關與農民的詩吧!”
雖然長孫皇后對蘇長風十分讚賞,但是卻覺得他的性子太過張揚,所以打算磨磨他的性子。
因此當場讓他作詩一首。
“你慢慢想,半炷香的時間可夠?”
結果,讓她沒想到的,蘇長風仍然張揚無比,說他兩步之內就能作出詩來。
不過他是抄的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沒等長孫皇后反應過來,蘇長風就將詩給作出來了。
“竟真的作出了詩。”
長孫皇后詫異的看向蘇長風。
這首詩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必定會流傳千古。
“這,當真是你作的詩?”
長孫皇后難以置信的詢問。
“沒錯。”
蘇長風沒有絲毫心虛。
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誰都能背出這首詩。
長孫皇后點點頭,她對蘇長風越發滿意了。
原本自己想讓他收斂下性子,沒成想他竟作出了這樣的好詩。
這樣的人才去種地,簡直就是暴斂天物。
長孫衝在一旁,早就傻眼了。
兩步成詩,別說他一個平民,就是當代大儒都很難做到。
這時,李麗質端著一盤蒸好的紅薯走進殿中,遞到長孫皇后面前。
“阿孃,紅薯可以吃了……”
長樂公主臉上邀功的表情十分明顯,不過並不讓人覺得諂媚,反而多了幾分可愛。
長孫皇后咬了一口紅薯,眼神一亮。
“沒想到此物長相普通,卻香甜可口。”
看向蘇長風時,突然好像想到什麼,意味深長道:
“不如,你再作一首關於紅薯的詩,如何?”
“是!”
蘇長風點頭應下,隨即朗聲道:
“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
李麗質詫異的看向蘇長風,沒想到他作詩竟然這麼快。
原本她以為他只是長的好看些,種地厲害些,做吃食厲害些,沒想到作詩也這樣厲害。
“好!”
長孫皇后要比李麗質淡定許多,畢竟這首比剛才那首,要差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