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9章

至於為啥農民還要從大隊買糧食,這又是一連串的事情,最遠甚至涉及到五八年的大鍊鋼。

當時國家因為和北方關係破裂,為了應對壓迫和威脅,只能緊急發展鋼鐵產能。

但此時國家成立不久,還是一個半農業半工業國家,工業基礎極其薄弱,如何能夠快速生產出大量的鋼鐵呢!

為此轟轟烈烈的全民行動yuejin開始了,因為鍊鋼需要大量勞動力以及燃料,而祖國這時農村人口又佔據主力,因此農民被趕鴨子上了架。

這個政策出的階段剛好是秋收時期,鍊鋼佔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許多糧食未能及時入倉。

而另一邊,鍊鋼的原料和燃料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家家戶戶的鐵器,鍋碗瓢盆甚至是門栓和鎖頭全部被貢獻了出去當做鍊鋼原料,而燃料則是漫山遍野的樹木。

因為貢獻了自家的鍋碗瓢盆,農民就失去了做飯的傢伙事,但還得吃飯呀!因此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出現了,那就是大鍋飯,一起吃。

不用自己做飯,吃大鍋飯這感情好啊!大家剛開始著實是吃了一段時間好的,甚至白饅頭都剩下了。

但沒有計劃的大鍋飯帶來的後果確是慘痛的。

鍊鋼抽調了太多壯勞力,導致先一年秋季的糧食少收,這就讓村裡糧庫壓力大增,成了無根之源。

又因為砍樹鍊鋼,成片成片的大山被砍伐一空,甚至路邊的樹木被砍去燒火,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失衡,災荒出現。

加上先一年夏糧種植面積不夠,再加上災荒,可怕的三年自然災害出現了。

所以今年年初村裡糧食告急,已經解除了大鍋飯。

冒然解除了大鍋飯,農民一沒有顆粒糧食,二沒有做飯工具,一下子麻了爪。(後面的就不用多說了。)

說到這裡,就得提一下蘇王村的情況了。

蘇王村有四百餘戶,丁兩千六百多口,主要姓氏是蘇姓,三成則是後遷移過來的王姓,因此得名蘇王村。

而擁有兩千六百多口人的村子,在這個年代,在方圓幾十裡都算是大村子了。

要不是蘇王村地處偏僻,偏離去縣城的路徑,不適合當鎮政府所在地,這麼多人的村子絕對有當鎮轄地的資格。

人多也就意味著青壯勞動力多,勢力也強,因此蘇王村地也多。

蘇響昨天看的報紙上,“肥豬賽大象,全村殺一口,足夠吃一年。”這樣的故事,這幾年可不是說說而已。

很多村子的負責人為了巴結上面,虛報產量,把十畝地麥子栽到一畝地裡。

這年代普通水澆地,水肥跟上,年景好,莊稼伺候的好,一茬麥子最高產量也不過四百斤。

而這十畝變一畝,產量一下子就變成了四千斤。

聽著確實爽,但這可都是要交公糧啊!

村負責人為了自己出風頭爽了,卻苦了村裡人,糧食收割後公糧一交,村公庫直接能跑老鼠了。

更有甚者,連種子糧都交了上去,還倒欠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蘇王村上面說了,人口多,而這年代法律不健全,人多則代表著勢大。

除了鎮上,縣上,甚至市裡單位有人外,蘇王村在民國時為了防備土匪,民兵最多時足有五百人,當然不是都有槍。

如今雖然縮編了,但也有一個大連,一百五十人,而且大部分都有槍械支持。

蘇王村有人又有勢,村裡負責人雖然權利大,但因為兩姓和各門子都有勢力牽扯,也就不敢太過誇報糧食產量。

(這裡的各門子人是西北一地的叫法,其實也就是各支脈。

在北方很多地區因為戰亂和人口遷移,大多數已經失去了族譜。

加上封建逐漸逝去,同姓之間也就不存在主脈和支脈高低之分。

但為了彼此利益,各脈之間也都密切聯繫,一般以居住在一起加強血緣親屬關係,維護這個紐帶。

不知道在南方如何,在北方很多地區以及村子,如果這個村子大部分都是一個姓,往往會分為很多個支脈,而這些支脈的人會往往聚居在一起。

大家居住在一起,種地也在一起,這樣在村裡劃分小隊時就形成了一個以血脈為紐帶的團結小隊。

在法律不健全的時代,一個以血脈為紐帶的小隊在村集體中,更能保障一脈中各親屬之間的利益。

支脈多了,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村裡最高負責人也就不能明目張膽的欺壓村民,而這就是普通老百姓智慧的體現。)

因為各門子之間的掣肘,加上村裡又毗鄰大河,修有水庫,勞動力勉強夠用,因此蘇王村今年夏收和秋收還算穩定。

不過這些大都是村裡的,普通社員因為前面大鍋飯的奢侈生活導致沒有計劃,分的糧食早早就吃完了。

吃完了怎麼辦呢?那就得向村裡買或者借。

村裡的本來就是大家的,你借的少了,村裡自然沒問題,但也不可能讓你無休止的借。

因此當村裡判斷每一家借的糧食多了後,就不往外借了,即使掏錢購買也會限定量,甚至可以不賣給這家人。

今年到處鬧饑荒,許多地方都鬧出餓死人了。

村裡的糧食本來也就減產了不少,而且虛報了一部分,交了不少公糧,庫存也不多。

但這年月那家又沒有幾個親近的親朋好友呢!

自家姐妹兄弟快餓死了,找你接濟,讓給孩子一口飯吃,你說你給不給吧?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人餓死吧!

因此村裡不少人還是偷偷從村裡借和買,接濟了不少自家的親戚。

因此當村民借糧和買糧時村裡會派民兵和幹部進行檢查,如果檢查出問題,村裡會拒絕借糧或者賣糧給社員。

因此這幾個月以來蘇王村即使糧食勉強夠吃,但也不過是維持社員基本生命運行罷了。

可即使是這樣,最近幾個月也有不少老人看出了災荒的情況,絕食而死。

而大隊書記是蘇王村的最高話事人,雖然老書記人好說話,但瞪起眼睛,也很少有人不怕的。

再加上直接說出不買糧食的殺手鐧,嚇得看熱鬧的人都少了許多,生怕老書記的怒火波及到自己身上。

而蘇有民聽到老書記的話也是打了個激靈,趕緊回話打起感情牌,畢竟都是一個姓,都是一個先人。

“書記叔,我哥嫂前段時間剛沒了,沒之前囑託我多照看大龍他們幾個。

大龍他們每家都是三四個還沒桌子高的娃娃,就兩個壯勞力,現在又傷了筋骨,兩三個月幹不了重活,往後的日子可咋辦呀!”蘇有民說著眼眶紅了起來。

“唉!”

老書記聽著蘇有民扯東扯西的話,也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他和蘇有朋還有蘇響都是二房的人,這次打架事情自然偏向蘇響。

蘇有民一家是三房的,二房三房挨著居住,大家關係也還算好。

蘇大龍父母前段時間絕食而死,人沒了,他還過去幫了忙。

再看看趕來的蘇大龍幾家的孩子,一個個淚眼婆娑,話也軟了下來。

“有朋,響娃子這次打了豹子確實有些手重了,你給拿一塊錢吧!如果手頭緊,回去來我家一趟。

響娃子,書記爺知道你是個乖娃。

雖然不知道你現在好沒好,但有些話還是要說,大家都姓蘇,都是一個先人,打架沒啥,但儘量不要打人要害。

這次豹子算是醒了,萬一沒醒,村裡管你好壞,賠命是一定的。

跟你大伯回去吧!好好養傷。”老書記拍了拍蘇響的胳膊,語重心長道。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