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7章

葉青蘿驚訝地看著葉劉氏,沒想到娘還真是熬夜將新鞋做出來了。

看著娘有些憔悴的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眼中泛著血絲卻亮晶晶地看著自己,一臉期待地喊著自己試新鞋。

從來沒感受過母親和家人溫暖的葉青蘿,這一刻突然紅了眼眶。

“娘……”她聲音哽咽,有些不知所措。

這樣的情況,她沒有應對經驗。

“傻孩子,還愣著幹啥,過來這裡坐著,娘第一回給你做鞋,也不知合不合腳。”葉劉氏笑著過來拉著閨女去竹椅上坐下,蹲在閨女面前給她換鞋。

農婦略顯粗糙的手掌第一次握住自己親閨女秀氣的小腳,也是眼眶含淚,嘴唇顫了顫卻沒有說出話來。

她曾經悉心照顧長大的孩子不是她的親生,她親生的孩子在別人家裡過得富貴,可那人家的娘疼愛她嗎?

有像她疼愛青芳那樣疼愛她嗎?

有像她使喚青芳幹活那樣使喚她嗎?

都說這孩子在大戶人家養得嬌氣,是享了十三年福回來的,可她瞧著怎麼這孩子對廚房裡活兒也是熟悉的?

因為學做過糕點所以熟悉嗎?

她不知道,她不敢問,她怕孩子勾起傷心事,委屈。

她又想著,不管這孩子以前過得咋樣,這是她的親生女兒,如今回來了,她還可以彌補。

就從這雙新鞋開始吧。

徹夜趕做新鞋時,她滿心都是這些胡思亂想的念頭。

“娘,合腳的,比舊鞋好穿多了。”葉青蘿坐在竹椅上任由娘給她穿上新做的布鞋,驚喜地道。

沒有鑲珍珠也沒有繡花,就是純色布頭縫製出來的基礎款,顏色是淺灰,鞋底雖不是厚實的千層底,但也輕快柔軟。

應該是為了趕時間在匆忙中沒有選擇下針太硬的厚底,在如今中秋之前的天氣還是能穿些時日的。

葉青蘿個子嬌小些,腳也秀氣,穿上合腳的軟布鞋順眼多了。

葉劉氏回過神來含笑看著她:“走幾步試試。”

葉青蘿聞言起身,在廚房裡來回走了幾步後轉身,又大步邁過門檻去院子裡小跑了一圈兒回來,笑得很開心。

“謝謝娘,娘辛苦了。”她由衷地感謝著。

雖然比不上原身從蘇家穿著的那雙鑲珍珠繡花鞋,但在農家,孃親手趕做的這雙純樸的布鞋,已經很好了。

見她喜歡,葉劉氏也鬆了一口氣。

母女倆有說有笑和了些面做了半鍋酸菜麵疙瘩湯,葉青蘿吃了一碗,回屋收拾了一下就準備出發。

葉劉氏送到籬笆院外,看著孩子手中拎著一隻小包袱走去老宅那邊,心中思緒萬千。

葉青蘿來到老宅就見兩個堂哥從廚房走出來,手裡還拿著直冒熱氣的二合面饅頭在吃。

看見堂妹過來,葉青彥將另一隻手中抓著的兩個饅頭遞向她。

葉青蘿連忙搖頭笑道:“我吃了很大一碗麵疙瘩湯,飽著呢。”

“那就吃一個。”葉青彥也沒勉強,只不過是不由分說往葉青蘿手中塞了一個饅頭。

葉青蘿無法拒絕也就接下了。

“走吧,村裡的驢車昨天說好了,我先去趕車。”葉青楓將手中一隻小簍遞給葉青彥,“你們往村口去等著便是。”

他交代了一聲,便大步先走了。

葉青蘿看了那隻小簍一眼。

葉青彥低聲解釋:“裝的饅頭和水,咱們來回一趟得大半天,自己帶乾糧能省不少錢。”

葉青蘿這才明白,有些訕然。

她只想著去縣城找當鋪,儘量將首飾和衣裙當個好價錢。

先忽略了去縣城需要多少車錢,後忽略了去縣城來回大半天,餓了吃什麼又需要花費多少錢的問題……

葉青蘿昨天跟著二弟穿過村子回到家,今天跟著二堂哥穿過村子來到村口,沒多久就見大堂哥趕著驢車到了。

他們趕緊上了驢車坐好。

葉青楓趕著驢車出了村子才笑嘆了一句。

“幸虧昨天早有防備,是說要送你去劉家畈還要去陳家村不方便在路上耽擱,不然至少有三家想搭咱的順風車。”

“咱出發早,人家也不好硬扒著咱們等,不然真是麻煩。”

劉家畈和仙桂村隔著河灣,卻沒有橋只能經過鎮上就要繞很遠一段路。

反而是陳家村在鎮子西北郊,離鎮子比較近很是方便。

進鎮子時天色微亮,先到了東南街的沈傢俬塾。

敲開了門後,葉青彥匆匆走進去找沈夫子請了一天假,出來上了驢車出鎮往東走官道去縣城。

他們鎮子叫柳東鎮,要去的縣城叫青河縣,坐驢車個把時辰。

這一路兄弟倆也有意和堂妹親近,有說有笑地聊了不少。

大堂哥葉青楓會聊一些村裡的事情,二堂哥葉青彥會回答葉青蘿關於抄書換錢以及詩文、話本的行情。

知道葉青蘿在蘇家從小學習琴棋書畫,兄弟倆都驚了。

農家閨女能識得自己的名字就已經很厲害了,很多小閨女是大字不識的,能算清楚小帳都是不錯的了。

葉青蘿卻是三歲就跟著蘇家二公子在府裡讀書,是西席先生的旁聽學生。

六歲才有自己的女先生,開始學習琴棋書畫,年紀漸長又開始學習女紅、中饋。

她啟蒙讀書比葉青彥還早,所學比葉青彥還多……

葉青彥看著自己這堂妹,一時竟是無言以對,一臉複雜,莫名生出幾分憋屈。

“我過兩天去書局交稿時問問行情,若你想寫最好是……先想好代名。”葉青彥提醒葉青蘿。

市井之中靠寫話本為生的文人也有不少,為避免生活中的不便尤其是影響將來科舉之路,幾乎都默認使用代名。

除非自己說出去,否則只有書局接洽之人才知代名之後真實的身份是誰。

當然,他們謄抄書籍的不算。

謄抄書籍,多是貧寒學子為了省下買書錢、甚至還能賺點筆墨錢的最佳選擇。

做營生的都是寫話本。

有些名望的大儒或是有口碑的文官則是著文章、出文集,所謂著書立說以傳世,越有名,筆墨費越高。

還有賣詩或是為人定製詩詞的潤筆費,也是一筆不菲的賺頭。

當然,葉青彥不會跟堂妹說這些讀書人賺錢的事情。

他清楚堂妹寫書是為賺錢養家,但他不清楚堂妹讀書的底蘊,不清楚堂妹行文的實力如何,也不清楚堂妹適合寫什麼。

但基本該要注意的常識問題,還是要先提醒的。

葉青蘿連忙點頭,又問了不少關於書局的問題,青河縣就到了。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