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萬死!”
“陛下,臣等就是萬死,也斷然不敢有此念想啊!”
“天子上膺天命,我等列祖列祖,就是千代萬代,也不可比擬啊,陛下切莫誤會了啊!”
奉天殿上朱元璋的面色鐵青。
見場面即將失控,誠意伯劉伯溫倏然出列,語氣有些急切的看著朱元璋說道:“陛下,呂大人所言雖然輕洮,但也總有幾分道理。”
“況且今日之事,臣等只敢就事論事,諸位大人,定無冒犯陛下之心!”
“臣懇請陛下三思,方為萬民之福!”
聽到劉伯溫這麼說,朱元璋的面色這才稍稍的舒展了些許。
“那就依劉先生所見吧。”
聽到朱元璋這麼說,呂本等人這堪堪鬆了口氣,在山呼萬歲聲中,百官陸續退去。
待百官退去之後,偌大的金殿之上,只剩下了劉伯溫等人。
眾人剛走,劉伯溫便忍不住看著朱元璋說道:“陛下,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不可急於求成,須要徐徐圖之啊!”
“若是當真如陛下所預,加賦一事,將無異於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亙古至今,變法何嘗有旦夕之功者?”
劉伯溫的話倒是提醒了朱元璋。
任以虛說的也不過是,侷限在一個“村子”的範圍內的事情。
一個村的鄉親們,只要是為了全村人好的事情,很容易便可以獲得其他人的支持。
但朱元璋治理的不是一個村子,而是整個天下。
此事涉及到的,絕對不只是一個人的利益。
若是在功成之前稍有不慎,朱元璋便逃不了一個人亡政息的下場。
朱元璋的神情逐漸凝重了下來。
但是自己連話都已經放出去了。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做的話,交給後人來做,會越來越麻煩。
朱元璋長嘆了口氣,而後悠悠的說道:“那伯溫的意思是?”
劉伯溫知道這個政策,肯定不是朱元璋想出來的,隨後說道:“陛下,解鈴還需繫鈴人。”
朱元璋看了眼劉伯溫,而後說道:“咱今天就帶你認識一下這位奇人。”
“但是這事你要保密,同時去了叫咱村長,別露餡了!”
朱元璋說完便不假思索的,朝著紫禁城後面的雞鳴山走去。
原因無他,朱元璋也已經發現了,自己凡是解決不了的事情,在任以虛的那裡,總能找到一條,自己從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跟滿嘴仁義道德,做事扭扭捏捏,說話藏一半露一半的文官們不一樣。
任以虛說的方法更加直率,也更能直擊問題的核心。
等到朱元璋跟劉伯溫等人,抵達雞鳴山上的小院時,任以虛剛好已然完成了今天的課程。
朱標幾人,正在另一旁常氏的病房裡,照顧著常氏。
聽到小院裡有動靜,朱雄英便徑自探出了腦袋,見是朱元璋,頓時便笑著跑了過來。
“爺爺!”
朱元璋徑自走進小院,一把便將朱雄英從地上撈了起來,寵溺的問道:“小兔崽子,想沒想爺爺?有了師公,把你爺爺都忘了?”
朱雄英在朱元璋的懷裡吐了吐舌頭道:“英兒想爺爺,但是娘身子還沒好,英兒不能走……”
經歷了常氏的事情之後,朱雄英彷彿是一夜之間,便長大了不少。
聽到朱雄英這麼說,朱元璋又不由得想起了,朱雄英會在八歲夭折的事情。
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由得,長嘆了口氣道:“好孩子,放心吧,有你師公跟你爹,你爺爺在這裡,你娘一定不會有事的。”
“今天晚上去你奶奶那吃飯,你奶奶兩天沒見你,脾氣都快臭死了,一見面就罵咱,爺爺都快受不了了。”
“好!”
說罷,朱元璋便將朱雄英從懷裡放了下來,徑自走到了小院裡拉開了一把椅子坐下,嘆了口氣道:“任先生啊,你昨天跟咱說的法子,咱回去跟村裡那幾個大戶都商量了,人家都不願意啊。”
任以虛聞言險些笑出聲來。
“老爺子,你這不是說廢話嗎,這種事你還指望他們願意?”
畢竟拿他們的錢給別人辦事,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樂意啊!
更何況將來這些人,是要跟他們的孩子競爭的。
指望他們答應,那不就等於是痴人說夢嗎?
朱元璋嘆了口氣看著任以虛說道:“任先生,您就莫取笑咱了,這件事真搞成了,就是跟上古時候的商鞅變法一樣。”
聽到老爺子這麼說,任以虛都不由得吃了一驚,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老爺子,您還知道商鞅呢?”
經過老爺子這麼一說,任以虛細細想來,這才發現,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到一個國家裡去,那可不就是一次,舉足輕重的變法嗎?
看似階梯稅制,不過就是對稅收制度的小改,但是實際上,需要搭建一整套的組織架構,才能保證這個階梯稅制的順利進行。
而這其中牽扯著的,則又是大量的人事變動,以及一個又一個的,既得利益集團。
“不過,老爺子,您這就是一個村子,哪用得了那麼多的事情。”
“大傢伙都是鄉里鄉親的住著,好好說一下總還是能說開的。”
“再說了,供村裡娃娃讀書才幾個錢,不行你就全都送到我這兒來,我一個人差不多就夠了。”
朱元璋唰的一下愣在了原地,自己有點嘴瓢了?
任以虛方才那一句,差點把朱元璋的老底給揭了。
劉伯溫見狀,趕忙往回拉著說道:“任先生,咱就當是解個悶,倘若村子特別大,該如何是好?”
“而且經過您這麼一折騰,咱們村定然是日漸富庶。”
“到時候總不可能一直像這樣,湊合著過日子啊。”
“咱們既然搞了,就一次性給他搞到底,起碼替後人把整個架子搭起來啊。”
聽到劉伯溫的話,任以虛不由得給劉伯溫豎了豎大拇指。
“老爺子,這位是誰啊?眼光相當毒辣,一眼就看到子孫後代了。”
朱元璋笑著說道:“這位是咱們村的老劉,書讀的多。”
“任先生,您就別賣關子了,今天那幾戶人家,可是連什麼混賬話都說出來了。”
“還張嘴說啥,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十年寒窗。”
“當時咱那個火氣,就直接躥起來了!”